“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币馑际钦f,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這里喻指與世無爭的圣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老子最讚美水,他認為水德是最接近道的。水是怎樣的呢?水善利萬物,也就是水給萬物帶來益處。而不爭,爭就是爭利益,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幫助別人而不要求回報。他說崇高的德行應(yīng)該具有水一樣的品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他試圖借水的品格來給人的行為樹立一個榜樣:水自身柔弱至極,善於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論長短。一個人要效法“水”的無私善行,就要做到水一樣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體現(xiàn)道的“上善”之水所擁有的是“不爭”的品格。老子所說的“不爭”,通俗地講就是不爭利、不爭名、不爭功。
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名將馮異就具有老子所說的水之“不爭”的特性。馮異跟隨劉秀起兵,一直以治軍有方而著稱。每次戰(zhàn)斗后都要為戰(zhàn)士們評功論賞。這時各位將軍都為爭功鬧得不可開交,唯獨馮異每次都獨坐在大樹之下,任憑光武帝評定。於是大家就給他取了個雅號,叫“大樹將軍”。馮異直到去世,都從不居功自傲,一直盡忠王室。當(dāng)然,他的美德也使他深得劉秀的信任,並且得到了開國武將難以得到的善終。
“不爭”所產(chǎn)生的理想效果,這就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敝档弥赋龅氖牵献咏虒?dǎo)我們效法水之“不爭”,並非是教人凡事不求進取、無所作為,而是教人要用無為的心來做有為的事:一個人的行為要像水一樣甘居下位,即“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樣深沉淵默,即“心善淵”;待人像水一樣仁愛友善,即“與善仁”;說話像水一樣有信,即“言善信”;從政要像水一樣持正平衡,即“正善治”;做事要像水一樣發(fā)揮最大效能,即“事善能”;行動要像水一樣把握時機,即“動善時”。老子心中,水有“七善”:
一曰守拙。水乃萬物之源,論功勳不可謂不厚??伤鼌s始終保持一種平常心態(tài),不僅不張揚,反而“和其光,同其塵”,哪兒低往哪兒流,哪裏洼在哪裏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靜。
二曰齊心。水的凝聚力極強,一旦融為一體,就榮辱與共。匯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蕩今滌古;乘風(fēng)便起波濤,轟轟烈烈,激濁揚清。
三曰堅忍。水至柔,卻柔而有骨。九曲黃河,縱有多少阻隔,東流入海的意志未曾有一絲動搖;浪擊礁盤,即使粉身碎骨也決不退縮;崖頭滴水,日復(fù)一日,滴水穿石,真可謂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四曰博大?!昂<{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它通達而廣濟天下,奉獻而不圖回報。它養(yǎng)山山青,哺花花俏,從不起分別心。
五曰靈活。水不拘束、不僵化、不偏執(zhí)。它因時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故曰“水無常形”,能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六曰透明。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無顏無色、晶瑩剔透;光明磊落、無欲無求。惟其透明,才能以水為鏡,照出善惡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靜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水不汲汲於富貴,不慽慽於貧賤,不管置於瓷碗還是置於金碗,均一視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謂“水平”。倘遇坑蒙拐騙,水便奔騰咆哮,此乃“不平則鳴”。人若以水為呎,便可裁出長短高低。
若人能像水一樣低姿態(tài)、心寬容、泛愛眾,以自身崇高、美好的品德去感化他人,博得他人尊重與景仰,這才接近於老子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