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燕
抱歉,或許讓你失望了,我無法教你具體該怎么做,因為你才是自己最給力的問題解決專家。不過,我可以和你聊聊為什么你會如此沖動?;蛟S,你明白了原因,就能找到答案。
你這個年紀的大腦運作有點微妙,你的脾氣頻頻“暴走”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是拜它所賜。
人的大腦里面有一個情緒中樞,還有一個理性中樞。情緒中樞里有一個最原始的部位叫杏仁核,主宰恐懼和憤怒。而理性中樞所在的區(qū)域——前額葉,具備情緒控制能力。這兩個中樞總是相互較勁,此消彼長。
一般來說,對于成年人,高冷的理性中樞往往十役九勝,可是成年之前,由于前額葉還未發(fā)育成熟,熱血的情緒中樞多半占上風。所以,當你遇到不順眼的事情時,腦子里馬上冒出來這樣的念頭:“氣死我了,真想抽他!”而接下來的六七秒內,未成熟的前額葉無法阻止這個念頭的滋長,理性中樞就會全部鎖死,你的行為便會完全由迅速暴走的杏仁核所驅使,那么,脾氣一點就著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信,你仔細觀察你周圍的同齡人,是不是大多數(shù)人都會這樣:欣喜時總是手舞足蹈,恨不得全世界知道,憤慨時往往罵罵咧咧,唯恐不夠激烈。又或許,去問問身邊的成年人,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人的青春里必然有一些草率、沖動、魯莽、笨拙、焦慮等窘迫的經歷。
你看,無論科學規(guī)律還是生活常識,都在告訴我們,動輒就“情緒暴走”是青春期必經的窘境,十分正常,大可不必恐慌。而且有意思的是,心理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情緒暴走”的意義并不僅僅只是讓人發(fā)愁的不良體驗。每次的情緒失控或者劍拔弩張,對于你來說,都是讓前額葉發(fā)育成長的絕佳機會。
當然,作為一個社會人,要學會及時安撫好你的杏仁核,盡量激活本就勢單力薄的理性中樞,將事情導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例如當你心生不滿,瀕臨抓狂時,可以試試在心里喊話:“且慢!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或者使用數(shù)數(shù)法:1,4,7,10,13……在做加法的過程中,理性中樞會被喚醒,就會自動抑制杏仁核的激烈反應,你也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還有,從你講述的事件來看,你要學會更寬容地看待這個世界。每個人的成長經驗都不一樣,但是,偏偏我們太習慣把自己當作標準,因此,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嫉惡如仇,總是理直氣壯地苛責、批判別人。尤其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覺得看在眼里的事情分明是錯誤的,不公的,在這些情形下,要否定自己建立起來的“正確”立場,沒有敵意,沒有憤慨,不鄙視,不出言不遜,實在是很困難。這些就像青春期的杏仁核會“暴走”一樣,是很正常的,但卻不能說是對的。我們可以擁有自己的經驗和好惡,但不可以將這種經驗和好惡當作標準,并不假思索地拿來衡量甚至打擊別人。所以,不妨拿出你安撫杏仁核的眼界和耐性,對他人和這個世界多一點好奇和寬容,你要的冷靜自持也就會早一點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