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袁兒
無論是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忘抬頭看看天。
——題記
小時候,最喜歡和外公下地干活,最喜歡吃那一顆顆帶著泥土氣息的花生了。
春雷驚動了沉睡的大地,貴如油的春雨在外公的守望中飄灑著,土地微潤。播種機種到田里的是外公和媽媽一個冬天的勞動成果——花生種子。冬天,他們會從去年收獲的花生中挑出飽滿圓潤的放進一個大口袋中,然后每天利用空閑時間剝?nèi)セㄉ鷼?,留下一個個胖嘟嘟的小粉球兒,這便是要留著來年播種的花生種子。此時,播種機已經(jīng)駛出了很遠,不斷有土被掀起,終于,所有的花生種都被播進了土壤中,還被蓋上了一床溫暖的被子。這時,外公總會笑著在地頭走幾圈,把漏掉的種子撿起來種上,同時也種上了他一年的希冀和那樸素而美好的愿望。
花生的生長并不簡單,因為溫度要適宜,它們還被蓋上薄薄的地膜。初夏時節(jié),到了該去捅開地膜的時候了?;ㄉN子已經(jīng)長成了一株株幼苗,這時,外公會用一個特殊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撥開地膜,每次都不會碰到那正在生長的小苗;而笨手笨腳的我和外公相比,實在相形見絀。在地頭休息時,我曾向外公詢問這其中的技巧,他笑而不語,抬頭望向遠方的天空,又低頭看看腳下堅實的土地。
華北平原的初夏是干燥的,滿足不了花生對水分的要求,要定期給花生澆水。外公站在田邊,拿著鐵鍬,注視著那流過一株株秧苗的涓涓細流。而我則蹲在水邊玩水,不時地抬頭看看外公——他總是倚著鐵鍬望向遠處,好像在望著澆地的進度,更像是望著秋天的收獲。
秋天,花生終于成熟了。坐上翻斗車,和大人們?nèi)ナ栈ㄉ?,這無疑是我童年的一大樂事。地里不僅有一蓬蓬成熟的果實,還有一群群可愛的小昆蟲。收割機轟隆隆地駛過后,花生秧留下,花生則被裝進了袋子里。大人們最忙碌的時候卻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外公的花生地成了我的小天地。我會在地里捉蟋蟀、逮螞蚱,外公說過,雞最愛吃這時的蟲子,吃了以后下蛋多。
花生收獲后不久,滿屋子都彌漫著煮花生的香氣。剛摘的花生最新鮮,再搭配上毛豆,煮熟后放上佐料給外公做下酒菜,茶余飯后抓一把,都是極好的?;ㄉm已收獲,外公卻依然不得閑,要不時地在房上晾曬、翻動,還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遇上下雨,得用塑料布蓋上。外公捧起一把花生,小心地剝開一個看看是否干透,又放進嘴里,幸福地咂咂嘴,似乎他吃的不是花生,而是世間的美味。
曬干的花生可以榨油,識字不多的外公總會用筆細心地計算這一年的收成,然后開始計劃下一年的播種、收獲……我的外公,只是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的一個縮影。我不知道,當今的中國還有多少個這樣地道的農(nóng)民,但我知道無論是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都會抬頭看天,因為他們心中有著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指導教師:袁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