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爽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北碚 400715)
《鑄劍》:魯迅“復仇”樣式的集合
梁 爽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北碚 400715)
“復仇”是魯迅作品的一個重要主題,而魯迅對“復仇”的創(chuàng)作也豐富多樣。在魯迅的小說里,“復仇”主要有三種方式:對統(tǒng)治者的復仇;對自我的復仇;對“看客”的復仇。這三種方式又創(chuàng)造性地集中在《鑄劍》這一個篇目里。因此,文章就以《鑄劍》為樣本,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分析魯迅的“復仇”方式。
魯迅 《鑄劍》 “復仇”方式
魯迅曾經(jīng)這樣評價《故事新編》:“除《鑄劍》外,都不免油滑”,[1]299“《故事新編》中的《鑄劍》,確是寫得較為認真”。[1]659筆者認為,與其他幾篇作品相比,《鑄劍》相對悲壯、崇高,油滑的成分確實收斂了許多,而它之所以成為《故事新編》中魯迅最喜愛的作品,卻是因為它反映了魯迅靈魂深處的反抗與復仇精神。魯迅一直堅持的“復仇”,在這篇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鑄劍》最初發(fā)表的題目是《眉間尺》,收入《故事新編》時,魯迅才將其題目改為《鑄劍》,目的在于突出作品中“劍”的意象。這把經(jīng)過高溫鍛煉的、純青的、透明的、冰一樣的利劍,是復仇精神的化身,是魯迅的反抗表達,也是作品的精髓所在。
魯迅一向是愛憎分明,主張為正義復仇的,就連彌留之際,也沒有放棄復仇,沒有向自己所憎的人、事、物屈服。他在《死》中寫道:“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2]612“復仇”是魯迅精神的體現(xiàn),也是魯迅眾多作品中一個不可忽視的主題,縱觀魯迅寫過的“復仇”,大概有三種樣式:一如《摩羅詩力說》等作品,宣揚的是被壓迫者對壓迫者的復仇,這類作品包含了魯迅反抗壓迫的激情吶喊,充滿了魯迅的個性主義色彩,是傳統(tǒng)意義上“復仇”的體現(xiàn);再如《狂人日記》《風箏》等作品,在這類作品中,魯迅勇敢地進行自我剖析,深入靈魂的最深處,卻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也加入了“吃人”的隊伍,于是,將“自我”作為報復的對象,這便是魯迅對自我的復仇;三如《示眾》《孤獨者》《藥》等作品,在這些文章里,魯迅將一貫麻木、愚昧的中國群眾以“看客”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這些無處不在的看客們,是魯迅最憎恨、最痛心的存在,他們不但看不清中國的現(xiàn)實,還誤解看清現(xiàn)實、勇往直前的啟蒙者們,他們是殺死啟蒙者的幫兇,這類作品是魯迅對庸眾看客的“精神復仇”。
《鑄劍》這篇小說之所以成為魯迅“復仇”主題作品的經(jīng)典,便在于它綜合了魯迅作品的三種復仇模式,是魯迅“復仇”樣式的集大成者。本文將立足于魯迅的“復仇”樣式,對《鑄劍》進行解讀,并剖析它所體現(xiàn)的魯迅精神。
魯迅在《〈墳〉的題記》中寫道:“蒼蠅的飛鳴,是不知道人們在憎惡他的;我卻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飛鳴就偏要飛鳴。我的可惡有時自己也覺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魚肝油,以望延長我的生命,倒不盡是為了我的愛人,大大半乃是為了我的敵人,——給他們說得體面一點,就是敵人罷——要在他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2]154普通人活著,是為了愛的人,魯迅活著,卻是為了讓憎恨的人過得不舒暢,簡短的幾句話便體現(xiàn)出魯迅強烈的反抗意識和復仇精神。對于那些憎惡的壓迫者,例如魯四老爺、趙太爺?shù)纫活惾宋?,他一個都不放過,毫不留情的撕破他們偽裝的面具,而對于反抗者、復仇者,例如夏瑜等一類英雄革命者,魯迅便給予了極大的贊頌。
眉間尺、黑衣人對國王的復仇,就是英雄對統(tǒng)治者的復仇,也是《鑄劍》的故事主線。魯迅用激情的筆墨、豐富的想象力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場大快人心、慷慨悲壯的復仇之戰(zhàn)。
《鑄劍》的故事脫胎于《列異傳》這本中國古代小說,在《搜神記》里也能找到干將、莫邪的故事。不過,《搜神記》里只是講述了故事情節(jié),并沒有細節(jié)描述,更談不上主人公的內心描寫,連故事最后三頭廝殺的高潮部分,也不過一句“三首俱爛,不可識別”就帶過了。[3]129魯迅以這個故事為基礎,加以鋪排,賦予了它魯迅式的“復仇”靈魂。
故事一開篇,魯迅并沒有開門見山地講述復仇的故事,而是添加了眉間尺捉老鼠的細節(jié),夜夜光顧的大老鼠掉進水甕里,被眉間尺發(fā)現(xiàn)。起先,眉間尺想到它夜夜咬家具,吵得他不能安穩(wěn)睡覺,便覺得它可恨,就把老鼠按到水底去,然后看到老鼠急促喘氣的紅鼻子,突然卻覺得他可憐了,又把老鼠撈起來,接著,看到它的黑毛,又覺得它可恨,又把老鼠抖下去,接連幾次反復,終于把老鼠玩死了,本是解決了可恨的東西,應該覺得痛快,可眉間尺卻感覺“仿佛自己作了大惡似的,非常難受”。[4]367然而,這樣優(yōu)柔寡斷、心地善良的眉間尺,在聽完母親講述父親被暴虐的國王殺害的事情之后,心中突然就燃起了仇恨的火焰,熱血在身上沸騰。他決心要改變自己,要帶著父親澆鑄的雄劍,殺掉國王,為父報仇,縱使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使命。
與優(yōu)柔性情的眉間尺不同,黑衣人一登場就給人震撼的感覺?!昂陧毢谘劬Γ莸萌玷F”。[4]373他是魯迅的“黑色家族”里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角色。他與呂緯甫、魏連殳的頹唐不同,他同樣經(jīng)歷了風雨,不過并未消沉,反而更加堅定他要反抗、要復仇的決心。黑衣人帶著必死的決心,要幫助眉間尺復仇,殺掉暴虐的國王,哪怕路上有兇猛的餓狼,也要勇往直前。他用行動,為魯迅詮釋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5]
故事的高潮,就是金鼎里“三頭”廝殺的復仇之戰(zhàn)了。魯迅再一次用他奇特瑰麗的想象力和激情澎湃的文字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場激烈的復仇盛宴。炭火燒的正旺,水在金鼎里沸騰,映得黑衣人都變成了紅黑。眉間尺的頭卻在鼎里縱情地尖聲歌唱,此時的眉間尺毫不見了開始優(yōu)柔寡斷的影子。黑衣人邀請國王到鼎邊觀看,趁著國王正在驚異黑衣人仿佛似曾相識,便一揮劍,閃電般地將國王的頭顱斬落在鼎里。國王的頭顱和眉間尺的頭顱在水里撕咬,眉間尺不敵國王的狡猾,趨于下風,這時,黑衣人也用劍劈下自己的頭顱,加入了水中的撕咬,局勢逆轉,他們倆合力將國王的頭咬得沒有進氣了。見王頭斷氣,大仇已報,“便四目相視,微微一笑,隨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去了”。[4]383
魯迅用這樣一場廝殺激烈、同歸于盡的復仇,顯示出他對暴虐統(tǒng)治者的的憎恨,彰顯出他堅定的復仇信念。同時,也用“劍”的意象,喻指對統(tǒng)治者的復仇,說明僅僅是信念堅定還不夠,必須用武力抗爭才能贏得勝利。正如他在信中對許廣平所說的:“改革最快的還是火與劍”。[6]39
在普通人眼里,復仇對象一般都是傷害過自己,或者傷害過親朋好友的人。但魯迅不是這樣,魯迅的復仇對象,除了暴虐的統(tǒng)治階級、麻木的庸眾,竟然還包括了自己,而這也正是他的深刻之處。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便在于他撕下了統(tǒng)治者虛偽的面具之后,還敢于剖析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中加入了“無民主、無意識的殺人團”。
早在魯迅發(fā)表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里,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魯迅自我反省、自我剖析的精神了。“狂人”驚異于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滿篇都寫著“吃人”二字的同時,卻也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經(jīng)在無意中加入了吃人的行列,“狂人”的發(fā)現(xiàn),也是魯迅的發(fā)現(xiàn)。在《風箏》里,魯迅也有類似的自我反省,二十多年前,自己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甚至還折斷了他的風箏,這一幕,事實上也是對小兄弟的精神虐殺。在一系列自我反省中,魯迅一邊把復仇的利劍伸向自己,一邊卻又感到無力與無奈,這是怎樣的絕望與焦灼。不過,盡管如此,魯迅也要反抗。
在《鑄劍》里,魯迅又一次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將“復仇”之劍指向自己。文中的黑衣人便是魯迅進行“自我復仇”的表現(xiàn)。黑衣人名叫“宴之敖者”,這是魯迅曾經(jīng)用過的筆名,從這一細節(jié)可以看出,黑衣人身上有著魯迅自身的影子。黑衣人對眉間尺嚴冷地說:“仗義,同情,那些東西,先前曾經(jīng)干凈過,現(xiàn)在卻都成了放債鬼的資本。我的心里全沒有你所謂的那些。我只不過要給你報仇![4]375”在魯迅看來,傳統(tǒng)價值觀里提倡的仗義、同情,現(xiàn)在已然變了味道,已經(jīng)成為“放債鬼”的借口,單純的品質已經(jīng)被玷污。當下的社會有太多戴著面具的“餓狼”,饑腸轆轆地望著昏睡中的人們,他要反抗,要喚醒更多的人??墒?,最開始的反抗者,也最容易受傷。因此黑衣人又說:“我的魂靈上是有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已經(jīng)憎惡了我自己”。[4]376這些“人我所加的傷”有既得利益集團對他的傷害,也有根植在頭腦中的先在傳統(tǒng)文化對自我靈魂的無法祛除的傷害。早在《鑄劍》之前,魯迅也有過類似的自剖:“我自己總覺得我的靈魂里有毒氣和鬼氣,我極其憎惡他,想除去他,而不能”。[6]431
除此之外,魯迅“憎惡我自己”,指向自我的復仇,還包括他對當下境遇的無奈與生存的苦悶,那種想擺脫,而不能的焦灼。寫作《鑄劍》的時候,正是魯迅為了躲避形勢緊張的北京,應林語堂之邀,到廈門任教的時候。不過,廈門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人的排擠,地方的荒涼,被生計束縛卻無法離開,讓他感到無比的煩悶和無奈。魯迅有一張照片,叫“我坐在廈門的墳中間”,照片的內容是,魯迅一個人坐在荒涼的墳冢堆中間,表情嚴肅。照片透露出來的陰森之氣,便是魯迅當時心境的寫照。
魯迅的小說,主要有兩種敘事模式:一是“離去——歸來——離去”,另一種是“看與被看”對立模式。在第二種模式中,“看客”成為了魯迅塑造的經(jīng)典形象之一,這一為數(shù)眾多的群體存在于中國社會的每個角落,愚昧、麻木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但更多的卻是反映出魯迅對這一群體的痛心與失望,對改造國民性的堅定信念。
相信讀過魯迅小說的人,都不會忘記《示眾》這篇獨特的文章——沒有主角,沒有故事情節(jié),沒有人物性格,沒有景物描寫,沒有推理論證,沒有感情抒發(fā),有的只是一幕幕客觀描寫的場面。小說里所有的人,都整齊劃一地在進行一個動作——“看”。大家擠在一團,相互推搡,力圖占據(jù)最佳位置,以為又有什么“好戲”上演,但誰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可看,只能你看我,我看你。魯迅用他一貫擅長的白描手法和細節(jié)描寫將白背心、禿頭、胖孩子、赤膊紅鼻子胖大漢等一系列看客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成為中國看客群體的縮影,同時,也隱含著魯迅對這群無知看客的嘲諷。錢理群曾說:“我們甚至可以把《吶喊》、《彷徨》與《故事新編》中的許多小說都看作詩《示眾》的生發(fā)與展開,從而構成一個系列……[7]”《鑄劍》的后半段便是這個系列組成部分之一。
眉間尺背著寶劍,剛剛出發(fā)去報仇,路上就遇到了看客的圍堵,被一群擠在中間,差點窒息,復仇計劃差點被扼殺在搖籃中,幸好有黑衣人相救,眉間尺才得以脫身。魯迅設計的一個簡單情節(jié),讓讀者感受到看客的力量的強大和恐怖。當眉間尺、黑衣人復仇以后,魯迅并沒有就此住筆,反而抒寫了故事的第二個高潮——“大出喪”鬧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示眾》的影子,“大出喪”將《示眾》里有意省略的人物、情節(jié)具象化,從而讓《鑄劍》展示了魯迅更深刻的內涵。
《鑄劍》的第四節(jié)是整篇作品最出彩的部分,也是最具魯迅式幽默的部分,小說也因為第四節(jié)而更深刻。
在《搜神記》里,結局只有簡單的一句:“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3]129是為對故事的交代。而在魯迅筆下,上至王后,下至弄臣、百姓為“三個頭骨”搞了一場“大出喪”,之前三節(jié)的崇高與悲壯,在這一節(jié)中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滑稽與嘲諷。
首先是國王身邊的人物——王后、妃子、大臣、太監(jiān)們。他們想了各種看似聰明,實際可笑的辦法來分出國王的頭骨,最后都以失敗告終,他們甚至還為這件事開了個會。整個過程在魯迅的筆下都充滿了滑稽的氣氛。特別是開會開到后半夜,還是毫無結果的時候,大家還一面打哈欠,一面繼續(xù)討論?!按蚬贰边@個細節(jié)魯迅刻畫得十分傳神,乍一看,王公大臣們似乎十分在意“分頭骨”這件事,通過這一動作,讀者終于發(fā)現(xiàn),實際上他們也是在看熱鬧,以至于時間長了就覺得無聊,打起哈欠來,所以最后做出一個看起來最慎重妥善,實際卻是草草了事的辦法——將三個頭骨和王的身體合葬。這樣一來,眉間尺與黑衣人最終與仇人長眠一處,他們的“復仇”就在一群看客手中徹底消解。
其次是合成的百姓,這樣的百姓可是魯迅“看客”家族里的典型。自己國家的國王去世了,本應是舉國哀痛,全民哀悼的事情,但在合成百姓眼中卻不是這樣的。國王落葬的那天,城里不但沒有哀痛,居然還很熱鬧。百姓似乎把國王的“出喪”變成了一個節(jié)日,天還沒亮,城里的男男女女都等不及,紛紛跑到道上去看熱鬧,力圖占據(jù)一個有利的觀賞位置。靈車出現(xiàn)了,百姓都跪下去,到王后和王妃、王公大臣的車路過時,他們相互看著,還裝著哀戚的顏色,似乎要把這戲演足。百姓到最后看著也覺得不好看,沒意思了,于是行列也亂七八糟,不成樣子了。本來是嚴肅的“出喪”,在這篇文章里卻成了一場鬧劇。出殯的隊伍在做戲,百姓在看戲,最后看戲的都覺得無聊,慢慢就散了,眉間尺與黑衣人的“復仇”便在這群做戲與看戲的人中逐漸被遺忘。
有研究者這樣說:“庸眾辨頭的滑稽、出殯的鬧劇,既是對前者的崇高悲壯意義的消解,也是黑色人、眉間尺對庸眾的大輕蔑與大悲憤”。[8]事實上,這“大出喪”鬧劇也傳達出魯迅對庸眾看客的諷刺與悲憤,是魯迅對看客的一種復仇方式。魯迅曾在《娜拉走后怎樣》中寫到:“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9]魯迅用一場諷刺的“大出喪”鬧劇,嘲諷了看客的麻木,完成了對看客的復仇,同時,也隱含了他內心深處的無奈與痛苦。
《鑄劍》是一篇獨特的作品,集中了魯迅經(jīng)常抒寫的三種復仇模式,將“復仇”精神發(fā)揮到極致,表現(xiàn)了魯迅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這篇具有崇高,又不乏嘲諷的作品,反映出魯迅與他憎恨的事物斗爭到底的信念。《鑄劍》讓我們看到一個悲憤、焦灼,不言放棄的魯迅。
[1]魯迅.魯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2]魯迅.魯迅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干寶.搜神記[M].北京:中華書局,1979.
[4]魯迅.魯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魯迅.魯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74.
[6]魯迅.魯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7]錢理群.走進當代的魯迅[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龍永干.《鑄劍》:魯迅“復仇”話語的創(chuàng)造性書寫[J].魯迅研究,2013,(7):4-5.
[9]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74.
[責任編輯 自正發(fā)]
Casting Sword: The Collection of LuXun’s Ways of Vengeance
LIANG Shuang
(School of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Vengeance is a main theme of LuXun’s works,and LuXun is good at writing vengeance. There are about three ways of vengeance in his works—vengeance against dominators;vengeance against himself and vengeance against spectators. All the three ways collected creatively in one text—Cast Sword. This paper will based on the text,analyzes LuXun’s vengeance from the three ways.
LuXun,Casting Sword,ways of vengeance
I206.2
A
1008-9128(2015)03-0051-03
2014-09-17
梁爽(1991—),女,重慶梁平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