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僑批看民國初期梅州僑鄉(xiāng)與印度尼西亞地區(qū)近代教育的發(fā)展——以梅縣攀桂坊張家圍張坤賢家族為中心

2015-03-30 08:18肖文評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1期
關鍵詞:張坤梅縣南洋

田 璐,肖文評

(1.南昌大學歷史系,江西 南昌,330031;2.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廣東 梅州,514015)

從僑批看民國初期梅州僑鄉(xiāng)與印度尼西亞地區(qū)近代教育的發(fā)展
——以梅縣攀桂坊張家圍張坤賢家族為中心

田璐1,肖文評2

(1.南昌大學歷史系,江西 南昌,330031;2.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廣東 梅州,514015)

通過解讀梅縣攀桂坊張家圍張坤賢家族僑批資料,文章考察了民國初期印度尼西亞華僑社會以及梅州地區(qū)教育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探討當時華人在印度尼西亞的社會地位及其與家鄉(xiāng)社會發(fā)展和變遷的關系,以及當時青年華僑的思想以及梅州僑鄉(xiāng)教育近代化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僑批;僑鄉(xiāng);華僑;教育近代化

近年來華僑史研究取得諸多成果,特別是隨著僑鄉(xiāng)研究的深入,使我們對華僑與僑鄉(xiāng)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①張國雄、周敏、張應龍:《國際移民與僑鄉(xiāng)研究》,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但對于海外華僑在僑居地的職業(yè)和生活史,以及他們對家鄉(xiāng)事務的關注程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當然,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有相當多的細節(jié)性很強的材料。解讀海外華僑與家鄉(xiāng)親人之間往來的僑批信件,可能是理解海外華僑與僑鄉(xiāng)社會關系的重要視角。

梅州雖地處粵東北山區(qū),但近代以來出洋人數(shù)眾多,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南洋地區(qū)聯(lián)系緊密,因之成為中國著名僑鄉(xiāng)。筆者近來整理了一批從清朝末年至新中國建立后梅州地區(qū)的僑批原件,②這批僑批來自梅州市僑批檔案館,館長魏金華慷慨提供原件,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其中有200余封屬梅縣攀桂坊張家圍張坤賢家族。這些僑批時間集中在1920—1923年,尤以旅居南洋的張葆綜寫給家鄉(xiāng)堂弟張坤賢的信件最多。這一時期的張坤賢正處于青年讀書求學時期,而張葆綜從梅縣東山中學畢業(yè)后來到印度尼西亞各地的中華學校任教,因此在張葆綜給張坤賢的僑批中蘊含著大量有關民國初期梅縣地區(qū)以及印尼華僑社會近代教育方面的信息。筆者對這組僑批進行整理和歸納,以期能夠從普通民眾的視角窺探民國初期梅州僑鄉(xiāng)社會變遷以及印尼華僑社會教育近代化概況。

一、兩頭家:攀桂坊僑鄉(xiāng)與華僑

梅州地處粵東山區(qū),土地少而貧瘠,不足以供養(yǎng)眾多人口,加之客家人向來具有的探索冒險精神,造成了梅州華僑眾多的情況。梅城攀桂坊是“華僑之鄉(xiāng)”的代表。據(jù)調查,攀桂坊社區(qū)的各個家族都有親人在海外居住。其中不少人在家鄉(xiāng)有親人家眷,同時在外又娶妻成家生子,形成典型的“兩頭家”現(xiàn)象。根據(jù)攀桂坊張坤賢家族的僑批,筆者對其后裔進行了走訪調查,因而對其家族發(fā)展及華僑情況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攀桂坊張氏家族可以說是能和攀桂坊名人黃遵憲所在的黃氏家族相較量的望族。直到今天,每年正月十五,攀桂坊張、黃兩大家族都會在自己的宗祠前燃放煙花,以此較量哪個姓氏的場面更加宏大,哪個宗族更有實力、發(fā)展更為興旺。張、黃兩家都在明末清初遷居攀桂坊,而張氏宗族所構筑的名為“張家圍”的大型圍龍屋及其所占據(jù)的被稱作“七星伴月”的風水寶地,加之明末程鄉(xiāng)知縣陳燕翼為其祠堂題寫的“壽朋文種”的牌匾,昭示著早期張氏在攀桂坊更為強勢。

據(jù)謙謙堂張氏后人張炳賢所撰的回憶錄①由張炳賢裔孫張鵬先生提供。可知,謙謙堂張氏是張家圍張氏二房后裔。至第十六世祖張桂謙始建謙謙堂,約為乾隆末年。由于張桂謙同輩兄弟的名諱中皆有一個“謙”字,乃命屋名曰“謙謙堂”。張桂謙之父張桐曾任湖南省藍山縣知縣,其在湖南居住的經歷對謙謙堂的建筑風格影響頗大,其整個建筑式樣仿湖南式,為雙層狹栱樓,在同期的客家地區(qū)建筑中顯得獨特、罕見。

筆者所搜集的這批謙謙堂張氏僑批都由印尼寄來,地名多見印尼多美羅、孟加西、泗水等地。僑批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張坤賢、張炳賢、張純孫以及張葆綜四人。炳賢、坤賢是兩兄弟,純孫為其父,都曾居住謙謙堂老屋。張葆綜是張坤賢的族兄,也是坤賢的摯友。

根據(jù)對謙謙堂后人訪談,炳賢、坤賢出生于20世紀初,二人的父親張純孫,在印尼是一名較為著名的中醫(yī),主治婦科。二人的祖父輩就已開始在印尼打拼,由此推斷謙謙堂最早的華僑出現(xiàn)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即清朝末期。這一時期,太平天國余部在梅州與清軍進行抵抗活動,對攀桂坊世家大族造成的損失極為巨大,②張應斌:《太平天國在梅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張氏家族也未幸免于難。家族財產受損,已經不足以供養(yǎng)大家族的生活,紛紛南下謀求生計,才促使張氏謙謙堂第一批華僑的產生。

這組僑批時間集中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多是張葆綜、張炳賢由印尼寄給國內的張坤賢。由于張葆綜在印尼擔任華校教師,而且多次變更工作地點,因而從其批信中可以窺見到印尼當時的華校教育狀況、梅州華僑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情況以及有關民國初期梅州地區(qū)近代教育情形。

張炳賢在十幾歲時就從家鄉(xiāng)來到印尼孟加錫投奔父親,但由于父親在印尼另娶,其印尼妻子不喜歡炳賢,其父只好將其送往多美羅朋友處學做生意。炳賢吃苦耐勞,最后在印尼擁有了自己的店鋪。其給坤賢的僑批多次涉及到自己的生意經營狀況,以及對弟弟經濟上的關心。茲舉一例:

坤弟手足:

五月十四號曾由本號掛十二號信已椷,外銀五元,囑交基姆家中收等情,想經收到。前月初十日梅來書,內夾父親、基叔之信,當即分別轉呈。其時父親即有復信與弟,諒收到矣。

兄對吾弟讀書一事,心極不安。諸多不如意之念頭,即此可惡之金錢,有以致之耳。念吾茍能有數(shù)千元數(shù)目,則各事均可如意,奈命途無發(fā)達,所得者蠅頭微利,只供溫飽而已。每念家務身世,未嘗不愁腸百結,終夜彷惶者也?!?/p>

今由恒益掛來父親寄家用五十元,基叔寄家用十元,共六十元,到日祈查收,分別轉交可也。容日有暇,再當暢敘。父親及基叔、兄等均平安,勿念。有暇祈多來書是盼,余未及。此詢近安,母親及外祖母均祈叩安。

兄炳賢手啟③張炳賢民國十年(1921)七月五日寄給張坤賢之僑批。僑批原件存梅州市僑批檔案館魏金華館長處,下同。

從此封批信的內容來看,張坤賢在國內學習生活的費用,主要由父親和哥哥提供。即使生意艱難,身為哥哥的炳賢也堅持為弟弟寄去所需費用。由此可見海外華僑對于家鄉(xiāng)親人的關懷,并幾乎承擔家鄉(xiāng)親人的所有花銷。

此外,他們還在謙謙堂老屋旁邊建有一座三層樓高的西式樓房。此乃20世紀40年代,即抗日戰(zhàn)爭期間,由南洋炳賢以及父親純孫出資,坤賢監(jiān)工所建,并以父親純孫之名命名為“純廬”。雖因種種原因未完全竣工,張純孫一家也未居住過,但在當?shù)赜绊懞艽?,村人稱之為“華僑樓”。

二、從教印尼:印尼華僑社會近代教育發(fā)展

隨著印尼華僑人數(shù)的增多,形成了華僑聚居區(qū),并辦起了華僑學校。僑校教員,亦多由家鄉(xiāng)輸入,對促進當?shù)厝A僑社會發(fā)展和華僑教育起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僑校新創(chuàng),經費有限,僑校教師待遇較低,社會地位不高。

1、印度尼西亞的華僑學校

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中國國門的被打開,廣東梅州等東南沿海地區(qū)大量居民遷入印度尼西亞,在當?shù)氐腻a礦、橡膠園、商業(yè)市鎮(zhèn)等地工作,形成了很多華僑聚居區(qū)。為解決華僑子弟教育問題,一些有文化的“新客”在巴城、蘇拉巴耶(泗水)、三寶壟、井里汶等地開設私塾,授以五經詩賦,將中國傳統(tǒng)教育移入當?shù)?。光緒二十九年(1903),康有為南游爪哇島,目睹華僑中文盲眾多,于是西自巴城,東至蘇拉巴耶,在沿途的幾個大城市華僑歡迎集會上,號召廣大僑胞大辦教育。他說:“操中國語言,識中國文字,中國人方得謂之中國人?,F(xiàn)在各會館間有興辦學堂,但其為數(shù)不多,尤須陸續(xù)增加。文字之聲音應用國語,日常言談應有國語?!雹倭嗡锰m:《辛亥革命前后荷屬東印度華僑情況的回憶》,載政協(xié)廣東省委會文史委:《廣東辛亥革命史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3頁。各地華僑聞風而動,紛紛籌辦中華學堂。原來講五經的私塾,也紛紛進行改革。各地根據(jù)康有為的建議,訂出兩個辦學原則:一、各地華僑學校一律叫“中華學堂”,管理學校的機關叫“中華會館”。二、教師授課時一律用國語(普通話)。1916年,在八馬郎市發(fā)起成立了爪哇僑校學務總會,選出了理事委員會,規(guī)定由巴城、三寶壟、泗水三市的首席理事委員輪流當常務總理,每任一年。爪哇華僑學校因此有了一個核心領導機關,各地僑校的發(fā)展也較協(xié)調。據(jù)當時統(tǒng)計,全爪哇島有僑校103所,學生7432人,教師309人,辦學費用共430990荷盾。②鐘學祥、鐘焱發(fā):《談談印尼華僑社會情況》,《梅縣市文史資料》第7輯,1985年6月,第47頁。

這些中華學堂的師資來自哪里?招生情況怎么樣?教師待遇怎么樣?辦學經費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張坤賢家族的僑批信中有較多的反映。

民國九年(1920)元月二十二日,張葆綜由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北海岸拉森中華學校寄給家鄉(xiāng)謙謙堂張烺賢③張烺賢此人名多見于張葆綜寄給張坤賢的僑批之中,但經對張氏后人訪問,均不認識此人,因此對于此人所知甚少。、張坤賢二個堂弟的僑批信寫道:

烺、坤二位宗弟,如握如面。兄月未半圓,地經兩易,舟車勞苦,備嘗之矣。昔日之樂,已天淵之別矣。不冀而遠到南洋,矚面艱矣。祗望二弟學問日進千里,而兄則身體平安,努力前進,后會多期,書信多通,有如面晤。

于陽歷十二月二十五日抵泗,九年元月八號乃赴拉森中華學校就教席。學生現(xiàn)下七十余人,同事城內蕭屋人,名獻椒。若陰歷學生可達百余人,兄則常在此?!,F(xiàn)下是代課三個月,薪俸每月一百盾,但伙食用去二十盾。此乃山頂,較梅縣為劣。校中只二人,蕭條異時,動別人之憐。晨夕冷淡,每日早晚洗涼。弟聞之,須多著一件衫。陰歷放假,擬同二三人到各埠一游而已。

黎捷水客回唐,托帶回一本《西廂記》與弟,祈收細看。臨別叮囑之事,煩細述知。近來弟之現(xiàn)狀,請為詳述。兄自到校以來,未嘗一晚不夢鄉(xiāng)關。弟不暇詳述,可教榮昌述知。兄有不料之事,在泗埠書報社忽晤得蕭式雍(在恒豐公司做書計)。在家中不相識而到此相會,奇之。有晚,許多個少年自治會中人及式雍同往看電影戲。余言詳家叔信內,可取看,即詳情則萬紙難書。康捷及懋華信,煩交去。晚間入黑,甜鄉(xiāng)相見。即詢文安,并叩令堂大人福安。

信可寄學務總會。諸事祈代述有吟知之。因信不能太重,故未另,祈諒之。

中哥手草元月二十二號①張葆綜于民國九年(1920)元月十二日,由印度尼西亞寄給梅縣烺、坤二弟之僑批。

依據(jù)收集到的張葆綜與張坤賢等人的通信以及從此信的內容來看,可以推斷這是張葆綜到印度尼西亞后寄回的第一封批信。張葆綜任教的拉森中華學校,即是華僑在印度尼西亞所辦的中華學堂。這個學校當時學生才70多人,教師2人,一個是張葆綜,另一個是他的鄰居,梅州城內蕭屋的蕭獻椒。他的薪俸是每月100盾,但伙食用去20盾,認為工資不高。

印尼華僑鐘學祥、鐘焱發(fā)在《談談印度尼西亞華僑社會情況》中,就當?shù)厝A僑辦學情況有這樣的說法:“當時社會安定,市場繁榮,僑商興旺,全體僑胞大力支持教育事業(yè),辦學經費雄厚。大城市一些學校不但有相當?shù)男I岷驮O備,而且敢于用重金聘請國內有名望的教育家和留學生來學校講學或任職。此外,還聘請一些歐籍教師講授外語課。”②鐘學祥、鐘焱發(fā):《談談印尼華僑社會情況》,《梅縣市文史資料》第7輯,1985年6月,第48頁。從前述批信中張葆綜對學校學生數(shù)量和教堂條件的描述來看,他所在的這所拉森中華學校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辦學規(guī)模和教學設施。實際上,大多數(shù)的華僑學校的發(fā)展道路是非常曲折的,其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辦學經費問題;二是當?shù)卣南拗普摺?/p>

僑校經費來源于學生的學費和社會捐獻。“學費每月收一次,按家長之貧富而定級,因華僑中貧多富少,因此學費收入只占整個辦學經費的三分之一。絕大多數(shù)的辦學經費,要靠校董會向華僑社會籌集,這要取決于商業(yè)經濟的繁榮程度。若商業(yè)蕭條,捐款數(shù)額也就減少了。因此校董會年年展開募捐活動,比如舉辦巴剎馬藍(一種短期夜間游樂場,里面有歌舞、木偶劇、露天電影、學生作業(yè)和學校設備展覽、工藝品展覽、賭館、菜館、酒吧、茶座等)、文娛義演等方式來籌款?!雹坨妼W祥、鐘焱發(fā):《談談印尼華僑社會情況》,《梅縣市文史資料》第7輯,1985年6月,第48頁。因此,華僑學校的興衰與當?shù)厝A人經濟實力的大小密切相關。如果華僑經濟遭遇困難,那么他們支持下的華僑學校也難以為繼。

華僑學校要自立和發(fā)展,還要沖破當?shù)卣南拗普?。印度尼西亞被荷蘭統(tǒng)治達300多年,該政府不愿看到華僑有文化,因此在招生、師資、籌款、教材等方面設置障礙。他們設立荷華學校,用學費低廉、獎學金優(yōu)厚等來爭奪生源,從而導致華僑學校生源缺乏。在張葆綜給張坤賢的另一封批信中就提到了這種情形:“八月間,在西都文羅埠中華學校代課期滿,即于八月二十六日乘車往泗。該晚即乘輪應婆羅洲馬辰中華學校之聘,(閱世界地圖即知)于二十九日抵校中。同事只梁益三先生一人,亦系梅縣人,學生不過四十余人。蓋華僑雖有數(shù)千,大半皆入荷蘭學校讀書也,(荷校華生三百余人)?!雹軓堓峋C于民國十年(1921)十月二日,由印尼婆羅洲馬辰中華學校寄給張坤賢之僑批。盡管如此,憑著全體華人的愛國熱情,依靠僑胞們的大力資助,僑校仍堅持辦了下來。

印度尼西亞華僑學校從創(chuàng)辦到發(fā)展,主要是依靠廣大華僑的力量。這表現(xiàn)為華僑學校的辦學資金是由華僑籌集的,生源也都是華僑子女,而大部分華僑學校的師資也是由像張葆綜這樣由家鄉(xiāng)中學畢業(yè)之后來到南洋任教的人員組成。這種獨特的教育輸出方式不僅成為梅州客家知識青年謀求出路的一種方式,也為僑鄉(xiāng)社會與海外華僑建立聯(lián)系開辟了另外一種途徑。

2、印尼華僑學校教員的生活情況

那些從僑鄉(xiāng)來到南洋工作的中學教員的生活狀況,和那些作為“豬仔”來到南洋的孤苦無依的華工相比稍微好些。僑校教員大都是中學畢業(yè)生,有一定的文化和知識,能夠到華僑學校任職,大多通過在南洋的親戚朋友的推薦和介紹。像張葆綜這樣,剛到南洋就能謀到教職就是依靠父親的關系。⑤張葆綜于民國十一年(1922)九月二十六日寄給張坤賢之僑批。即使這樣,他的生活情況也不容樂觀。

對于早期印尼華僑學校教師的生活情況,以往的研究因資料缺乏而知之甚少。在張葆綜寫給張坤賢的幾封僑批中,對自己在南洋僑校的教員生活有具體的描述。其中一封寫于民國九年(1920)二月,其中言及:

烺、坤二位弟臺入目。兄去凉燠之鄉(xiāng)而來長熱之地,每日洗涼,想家中已朔風鳴條,氣候寒冷矣。憶二十六日含淚相別之事,如在目前。知時移地易,縱弟生四翅,難矚情人之面。彼則念我青年弱質,那堪風塵孤鶴,丙舍(書室也)單燈。花晨月夕,誰來遣此旅懷。我則憐彼閨圍寂寞,消磨二八芳齡。此日離歌一曲,天南地北,何計度芳春,兩兩相憐,情之所以生也。遺巾在此,不敢展看,想伊亦必同然。往事何堪回憶,此后凄涼景光,望弟臺詳細述知一一。前回□代作之信,此后諸女生如何結果。時已新年,閑暇無妨搜羅盡致。閑話可免,接到我信,可即由郵寄信來??吐贸钊耍宕艘韵?。

此地當一教員非常之艱難,須各科學自己一一齊備,又要正音極好,蓋一教員擔任一班學生故也。到此地盡皆不入耳之談,除非客人。兄現(xiàn)在位置未定,各樣亦不甚知。俟后有定,再行述知,勿念。

想家中已過年,個個歡天喜地。此地店家皆過陽歷年。至囑榮昌不可雪露我事,于我不甚相干,于彼受大害,亦不知回家去否。弟等在家,年中加年,兄則不知度何年。第一心尚未定,俟后再行詳述旅況。家中之事,全望兄詳細述知各項。想弟等今冬發(fā)榜,定列前茅,鵬程萬里,望君努力。坤弟至囑,要在中學畢業(yè)方可,學中須倡一國語會話。畢業(yè)生來洋或上京不識話,艱難難喻。情長紙短,但心情流露字里行間,神馳臨也。

宗兄草①張葆綜于民國九年(1920)二月,由爪哇寄給梅縣狀元橋東山中學張坤賢之僑批。

這是張葆綜剛到印度尼西亞不久寄回家中的僑批,信中提及自己初到異鄉(xiāng),對異鄉(xiāng)生活的陌生與對家鄉(xiāng)親人、朋友的思念,此時又正值國內春節(ji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懷更是流露于字里行間。而其中對于教員生活的描述,也說明華僑學校辦學規(guī)模的簡陋,致使“此地當一教員非常之艱難,須各科學自己一一齊備,又要正音極好,蓋一教員擔任一班學生故也。”學校教員缺少,一個教師需要承擔一個班全部學科的教學,更佐證了華僑辦學的艱難。而張葆綜即使是有父親的關系,在南洋的教職生活也飄忽不定,“兄現(xiàn)在位置未定,各樣亦不甚知,俟后有定,再行知”即是明證。

在民國十一年(1922)十月三十晚張葆綜給張坤賢的僑批中更是感慨:“為兄三年中五易枝棲,東西奔走,雖學問、經驗、閱歷與年俱進,而困頓舟車,風塵勞苦,近一年中無月不?。^暈目眩)?!雹趶堓峋C于民國十一年十月三十晚,由爪哇亞拉罕寄給河南福中礦務大學張坤賢之僑批。根據(jù)張葆綜寄給張坤賢的一系列僑批推斷,其自民國八年(1919)九月二十六日離開梅縣前往印度尼西亞,于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抵達印度尼西亞爪哇泗水后,分別于民國九年(1920)元月八日赴爪哇拉森中華學校就教席;于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去往爪哇葡萄雅里埠中華學校任職;又于民國十年(1921)八月在爪哇西都文羅埠中華學校代課期滿,八月二十六日到婆羅洲馬辰中華學校任職;民國十一年八月五日辭職回到泗水,十月一日往爪哇亞拉罕埠教學??芍洹叭曛形逡字币徽f誠然不虛。頻繁的變動任職學校,張葆綜在僑批中雖然沒有詳細說明原因,但結合華僑學校辦學資金籌集艱難以及生源被荷校搶奪的史實來看,就不難理解張葆綜在南洋教員生活的艱辛。

在其民國十一年十一月一日的信中又言:“弟之所謂文明者蓋外國人,如荷蘭女子、日本女子,但彼等視中國人如亡國奴,且欲言亦不投。似此,兄即住此十年,亦難得腹心情人也?!雹蹍⒁姀堓峋C于民國十一年十一月一日,由爪哇亞拉罕寄給河南福中礦務大學張坤賢之僑批。此段話亦完全道出中國華僑在印度尼西亞的社會地位,當時的中國已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政府十年,但在外國人眼里,中國人仍為亡國奴。在南洋身為教員已算是較為體面的工作,但仍不免為人所輕視。生活的艱辛加上在異鄉(xiāng)所遭遇的歧視,令出生于書香門第并受過中學教育的張葆綜經常郁郁寡歡,因而在寄回家的僑批中對于其在南洋期間的思想狀況的描述中,出現(xiàn)的大都是寂寞無奈的字樣。

背井離鄉(xiāng)的海外游子對于家鄉(xiāng)親人朋友的思念以及對于家鄉(xiāng)生活的眷戀自不必說,處于青年時期的張葆綜與張坤賢對男女戀愛方面的見解及對于愛情的向往,也是僑批中經常提及的話題,并由此引發(fā)了許多關于梅縣女子教育問題方面的探討。

三、關注家鄉(xiāng):以近代梅縣女子教育為例

在南洋從事教育工作的張葆綜,對于家鄉(xiāng)的教育問題特別關注,主要集中在女子教育與女子中學畢業(yè)后的出路等問題。

1、梅縣的女子學校

梅縣教育甚為發(fā)達,但就女子教育開始興起的1898年至1949年,能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女子實在寥寥無幾,絕大部分女性特別是農村婦女,仍是文盲。1898年,家住攀桂坊的女詩人葉壁華目睹婦女沒文化之苦,深感不平。在“維新”思想的影響下,她沖破傳統(tǒng)禮教的束縛,在地方開明人士的支持下,以梅縣原“培風書院”為校址,創(chuàng)辦了梅州第一間女子學?!败驳屡!薄U惺諏W生30余名,教學以文學詩詞為主。①梅州市婦聯(lián):《梅州婦女志》,1990年,第86、87頁。此后,“耕耘小筑”女校、崇實女校、嘉善女校、梅縣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校、廣益女子學校等先后開辦。由是,梅州女子入學者日眾,不少女子走出家門,公開上學。梅縣便出現(xiàn)了“滿街兒女挾書囊”的盛況。②余秀云:《建國前梅州開辦女校概況》,《梅州文史》第3輯,1990年6月,第94-95頁。

張葆綜雖然已在南洋教書,但對于家鄉(xiāng)女子接受教育的問題,很是關注。如民國九年農歷四月二十四張葆綜由爪哇寄給張坤賢的僑批中所言:

烺、坤二位我的親愛之弟惠鑒:

……吾弟接了兩封信了,想亦有信寄來與兄瞧瞧,講講梅縣的事及吾弟的事,女界的事及兄的事給兄曉得。五月五日的佳景又在目前了,很望吾弟寫一段佳景情文與我一看,如同月夜與弟談話一斑也,可以開開胸懷呢。兄實在自出門來受苦也多,但是樂也不少。究竟客中的樂更加苦了,哪里及得梅鄉(xiāng)的樂呢。為此看來總是沒有樂,沒有樂就是愁。這愁是壞人的東西,所以兄近來有樂則樂,愁悶極力排開,于今乃始覺得雖偏僻小埠,到處有樹木,風景亦頗宜人,晨夕尤佳,心緒亦較好一點。下學期定當努力用功才是呢……

兄的五姨今年怎么樣?芝蘭還設女校沒有?省立學校開第三次的大運動會于東教場,吾弟有佳遇沒有?北京、上海學校是不得了,罷課的很多,琳兄的郵電都已罷課,吾弟斷不可暑假欲往京。過年暑假就要畢業(yè)了,功虧一簣,兄萬萬不贊成的。烺弟之春妹畢業(yè)了高等,何不進師范呢?③參見張葆綜于民國九年(1920)陰歷四月二十四晚,由爪哇寄給張坤賢之僑批。

此封批信較長,因此蘊含了較為豐富的信息。正是從此封僑批中,我們看到張葆綜的父母及眾多親戚朋友皆在南洋謀生,其中亦提及北京、上海學生罷課的事情。結合此封僑批的時間,正值五四運動爆發(fā)一周年,據(jù)此推斷北京、上海各學校應該是為紀念五四運動而發(fā)生的罷課事件。從張葆綜的言語中隱約透漏出他對學生罷課這件事情的不滿,還阻止張坤賢暑假往京。而張坤賢的思想或許與他又有不同。(關于五四運動對于梅縣青年的影響,詳見下節(jié)。)

張葆綜希望身在家鄉(xiāng)的坤弟來信講講“梅縣的事以及女界的事”,可知身在海外的游子對于家鄉(xiāng)各項事情的關心。在信的末尾又有“烺弟之春妹畢業(yè)了高等,何不進師范呢?”一句,提到了當時梅縣的兩所女子學校。一是民國四年(1915)梅縣政府創(chuàng)辦的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小學(校址在城隍廟右側的培風書院),一是梅縣縣立女子師范學校。這兩所女子學校的建立都與張葆綜家鄉(xiāng)梅縣攀桂坊地區(qū)著名的女教育家梁浣春有關。梅縣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小學是一間具有完備的場地、教員、課程的女子學校,采用復式教學方法。梅縣縣立女子師范學校是民國二年(1912)由梅縣懿德女校與崇實女校合并而成的一所師范學校,但因連年內戰(zhàn),教育經費匱乏,雖建立6年仍未招收師范生,實為女子小學。直至民國八年(1919),才開始招生。④梅州市婦聯(lián):《梅州婦女志》,1990年,第86、87頁。這封僑批寫于民國九年(1920),此時縣立女子師范已開始招收師范學生,所以張葆綜才建議春妹在高等小學畢業(yè)后去讀師范。

2、男女同校

張葆綜于民國十年(1921)一月十日寄給張坤賢的僑批中提到了梅縣男女同校問題。張葆綜在信中是這樣表述的:“梅鄉(xiāng)學界日進千里,不勝欣喜。南洋男女共校前十年已行,非自今日始也,所以毫無足異?!?921年①參見張葆綜于民國十年一月十日,由爪哇寄給梅縣東山中學張坤賢之僑批。,省立梅州中學開始招收女生。此后,不少中、小學校也開始同時招收男女學生。根據(jù)這封僑批的時間來看,所提及的男女同校之事應該就是廣東省立第五中學即梅州中學招收女生的事情。男女同校讀書確實為梅縣教育界的一大進步,而此事亦可證明當時梅縣教育界思想的開放,已走在當時中國教育界的前列。因此張坤賢在去信中十分欣喜地將這件事情告知張葆綜,但張葆綜身居風氣開放的南洋,對于此事雖然“不勝欣喜”,但南洋在十年前就開始男女共校,所以不覺得稀奇。

其實,梅州中學并非是梅縣地區(qū)首個實行男女共校的學校。早在1917年,梅縣松口女子學校與當?shù)厮煽诠珜W合辦,稱松口公學,該校女生亦并入松口公學就讀,創(chuàng)梅州男女學生同校學習之先例。②梅州市婦聯(lián):《梅州婦女志》,1990年,第87頁。

3、女校畢業(yè)后出路問題的提出與發(fā)展女子職業(yè)教育

張葆綜對于女子教育的關注不止停留在女子學校方面,對于女子學校畢業(yè)后的出路也極為關心,甚至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焦慮的問題。他曾在民國九年(1920)十二月三十一日給烺、坤二弟的信中提到,“南洋近年女學生甚發(fā)達,女教員缺少,獨恨梅鄉(xiāng)女子,雖師范畢業(yè),少有出來當教員者?!雹蹚堓峋C于民國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泗水明新書報社寄給烺、坤二弟之僑批。女子師范的畢業(yè)生雖然不少,但卻少有去南洋充當教員的,此事令張葆綜十分惋惜。

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可知,男子在外謀生尚且不易,何況女子。但是張葆綜卻提出了關于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即畢業(yè)后的出路何在?在其另外一封批信中的見解更為獨到深遠?!懊粪l(xiāng)雖女學日益發(fā)達、日益文明,吾深恐高等游民日益多而梅鄉(xiāng)日益貧窮也,是非注重職業(yè)教育不可。弟深思之,當必為梅鄉(xiāng)憂而是吾說也。”④張葆綜于民國十一年(1922)陽歷一月二十四日給烺弟之僑批。

在張葆綜看來,女學日益發(fā)達,培養(yǎng)的女學生日益眾多,但如果這些女學生畢業(yè)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會淪為“高等游民”,花費大量資金卻培養(yǎng)不出學以致用的人才,就會致使家鄉(xiāng)日益貧窮。張葆綜的過人之處不僅在于他發(fā)現(xiàn)了問題而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注重職業(yè)教育”。

歷史的發(fā)展證實了張葆綜的真知灼見。1924年,原梅縣縣立女師教員楊恒昭在梅城開辦“恒業(yè)女子職業(yè)學校”,教授裁縫、編織、刺繡等手工藝術兼學文化。1941年,梅縣第一區(qū)區(qū)立女子小學(原嘉善女校)改為“縣立女子初級職業(yè)學校”。該校除教授一般中學相同課程外,另設縫紉、編織、刺繡等課程。平遠縣也于1943年舉辦職業(yè)學校家政班。⑤梅州市婦聯(lián):《梅州婦女志》,1990年,第87頁。除此之外,各女校還經常舉辦婦女工藝傳習班,為梅州婦女學文化、走上社會創(chuàng)造條件。

張葆綜身在南洋,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家鄉(xiāng),能先于自己的兄弟看到梅縣女子教育的問題所在,不能不說與其在南洋的見聞廣泛頗有關系。希望將自己在南洋的所見所知應用到家鄉(xiāng),為家鄉(xiāng)發(fā)展注入新的血液,體現(xiàn)了華僑與家鄉(xiāng)之間的一種內在的血脈聯(lián)系。

四、支持親人學業(yè):梅縣青年學生的出路

1、“五四”運動對梅縣青年學生的影響

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反帝愛國學生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影響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中國近代教育以及當時青年學生的影響更不可低估。即使在偏遠的嶺東山區(qū),身在校園的學子們也深受此次運動的影響,并積極參與。梅縣攀桂坊的另一位文化名人黃藥眠在其口述自傳中這樣記述了當時身為中學生的他對這次運動的印象:

記得1919年我們中國發(fā)動“五四”運動時,我還只是個16歲的中學一年級的學生。我們縣里也舉行了示威游行,拿著小紙旗子,喊著“科學與民主”的口號。但什么是“科學”,什么是“民主”,我們自己固然糊涂,老師也還是糊涂。不過好處是,他們并不出來阻擋我們的活動,阻擋學生的運動。①黃藥眠口述、蔡徹撰寫:《黃藥眠口述自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 0 3年4月,第27頁、27、29-30頁。

隨著“五四”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先進的思想輿論也通過各種報刊、雜志影響著梅縣的青年學子?!安痪茫└隊柕拿殖3T趫蠖顺霈F(xiàn),他不僅主張民主、和平,而且還是東方人,他的詩作還帶有特殊的韻味。于是《小說月報》等文藝刊物也常常發(fā)表冰心女士的《繁星》、《春水》等作品。這些東西像春天的和風吹到我們嶺東的山溝里,引起了我們對新文藝創(chuàng)作的愛好了。而且進一步,使我們也鼓起勇氣來學習創(chuàng)作。當時的《新青年》、少年中國學會出的刊物以及《北京晨報》副刊、上?!稌r事新報》的《學燈》,都是我們青年人所喜愛的讀物。而且開始模仿寫這樣的東西?!雹邳S藥眠口述、蔡徹撰寫:《黃藥眠口述自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27頁、27、29-30頁??芍敃r梅縣的信息十分靈通,報紙輿論事業(yè)也較為發(fā)達,從而使得這個偏遠的嶺東山區(qū)也被卷進了這場大規(guī)模的近代化進程中。青年學子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社會的變遷,進而促進了梅州地區(qū)學生運動的高漲以及新式文藝創(chuàng)作在學生中間的流行。

根據(jù)黃藥眠先生的口述,他于1921年中學畢業(yè),與張坤賢剛好是同年的中學畢業(yè)生。但是黃先生是梅州中學的學生,張坤賢是東山中學的學生。有趣的是,黃藥眠先生在其口述自傳里提到了張坤賢。黃先生在自傳中提到:

當我讀到三四年級的時候,全國學生運動非常活躍。我們家鄉(xiāng)雖然是偏僻之地,也組織起一個全縣的學生會,會名叫做“嶺東學生聯(lián)合會梅縣分會?!睍L是一個不大讀書而喜歡搞社會活動的人,我則是梅縣分會的秘書,負責起草一切文件,如聲明、宣言、章程、通電等等。為此我還洋洋得意,自命“嶺東愛國一少年”。上面說過城鄉(xiāng)兩派的矛盾。當時城派有梅州中學,在城派影響下的學校,有縣立高等小學、女子師范學校,合起來有兩千人左右。此外,還有當時鄉(xiāng)派的東山中學、美國教會辦的廣益中學,德國人辦的樂育中學,他們則不參加這個梅縣分會。不過,當我們游行示威完畢的時候,東山中學也派兩名學生前來參加集會。我們?yōu)榱酥v團結,也請他們登臺演說?,F(xiàn)在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兩個學生一個叫李世安,另一個叫張坤賢。③黃藥眠口述、蔡徹撰寫:《黃藥眠口述自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27頁、27、29-30頁。

據(jù)此我們便可得知當時的張坤賢是東山中學較為活躍的學生之一,思想進步、行為開放,經常參加學校學生活動。想必他的演講非常有感染力,才會使得黃藥眠先生時隔幾十年還能清楚地記得他的名字。這位思想活躍、關注時事又極有才華的梅縣青年在即將畢業(yè)之際,產生了要去當時學生運動的大本營北京繼續(xù)讀書的想法。他的理想能否實現(xiàn),這不僅關系他個人的前途,也牽動著海外親人們的心。

2、中學畢業(yè)后的去向

1921年,張葆綜的弟弟張坤賢即將于東山中學畢業(yè),張葆綜非常關注弟弟畢業(yè)后的去向問題。民國十年一月十日張葆綜給張坤賢的批信中說:

……坤弟今年暑假畢業(yè),前途方針須行籌備,不可臨渴掘井也。在兄意,入專門實業(yè)學校為好,不知弟意以為然否?到北京入大學亦無不可,但須預算用費及家計如何,不可致半途而廢也。④張葆綜于民國十年一月十日,由爪哇寄給梅縣狀元橋東山中學張坤賢之僑批。

根據(jù)批信內容可知,張坤賢將于民國十年六月份由東山中學畢業(yè),對于他的前途出路,身為兄長的張葆綜提出了“入專門實業(yè)學校為好”的建議。因為沒有收集到張坤賢給予張葆綜的復信,我們無法確切了解張坤賢的想法,但是在一封張坤賢父親容伯寄回來的批信中我們可以確定張坤賢是要立志考學的:

坤賢親覽。月前嘗寄一函,諒已收到。日昨由尓二兄收到吾兒四月十五發(fā)來二函。伯一函,尓二兄一函,各情均已得悉。伯自寄前函與吾兒后,心中時抱不安,因伯并無成見,必欲吾兒就商,又深知吾兒志愿在學,□前□后,必有一番不快。然伯與尓二兄不外與吾兒商議,并非欲吾兒必從。吾兒已非所愿,伯已與尓二兄商定,由吾兒志愿行事可也。前函所言來錫學商一節(jié)即作罷論,伯容后一些當裁寄銀回來,以成吾兒之志。惟吾兒質弱,切勿過以操勞,凡事放開心懷,勿多憂煩致傷身體,是所至望。

當教員一事,伯與尓二兄皆未贊成?,F(xiàn)在外洋教員,缺甚難得,第一要熟國語。至代吾兒友人李君謀一教席,遠隔海天,亦難成就?,F(xiàn)在荷屬各埠教員,多由泗水學務總會聘來。是以祖國南來要當教員者,先往泗水學務總會報名接洽。近來學務總會聞有停辦之舉,未知是否。以伯愚意,不如請李君在國內一圖較便,外洋無甚特別好處也。吾兒以為然否。

惟現(xiàn)在時局紛紜,據(jù)報紙所載,兩粵難免無事。吾兒求學勿大急迫,不妨稍看時勢,再定行止。萬一有事,吾兒若未在家,伯更加系念。伯年來飽經世變,思家日切,所未能如愿者,無非財政二字耳?,F(xiàn)在時勢不佳,尓二兄年終花紅亦大受影響,亦無可如付之事。即伯月終所入,除商會年金外,紅包一事,全無把握。每月除補會外,所余無幾,徒得虛名。屢欲辭職而不敢者,即此故也。商會缺雖不好,然較之商店則自由遠甚。若舍而回唐,復出后又須別圖,定不及商會遠甚。此伯所以不能不稍延一步之本意也。

總之,伯愛吾兒與尓二兄無異,即泗賢亦然。吾兒所愿之事,伯無不樂從。惟望吾兒于黃婆及尓母前,加意侍奉,則伯之愿慰矣。伯與尓二兄均叨黃婆、尓母福陰,極為安好。轉請黃婆及尓母勿念。

容伯手書 陽歷六月十四號①容伯于民國十年(1921)六月十四日,由爪哇泗水寄給張坤賢之僑批。

通過此批,我們可以看到遠在南洋的父親對家鄉(xiāng)兒子的關愛。既然兒子立志為學,做父親的便放棄了讓他來南洋學商的想法,并說“寄銀回來,以成吾兒之志”。而信中提到的出洋做教員的事情,又為我們了解華僑社會的華人教員情況提供了新資料。根據(jù)批信內容,父親與二兄炳賢均不贊成坤賢來南洋做教員,原因似乎是因為坤賢身為梅縣客家人,習于說客家話,對于國語(普通話)的掌握還不熟練,無法達到來南洋做教員的要求。但通過所謂的“代吾兒友人李君謀一教席”一事可知,家鄉(xiāng)青年來洋任教并非簡單的事情,還要經過許多手續(xù)與人際關系。其所說的“近來學務總會聞有停辦之舉”,雖未提及原因,但亦可看出華僑在南洋辦學的艱辛。

對于當時梅縣青年中學畢業(yè)后的出路情況,黃藥眠先生也有過這樣的表述:“到1921年,我就在這個中學畢業(yè)了。同班同學到北京、南京、上海投考大學或專科學院的就約占有三分之一。去北京、上海、南京費用很貴,我只好投奔廣州高等師范學校。但是沒有機會升學的還是占百分之七十左右,他們怎么辦呢?有些人在政界人物中有親戚關系的,就投奔那些親戚那里去了;有些人南洋有親人的,就跑到南洋謀生去了。但大多數(shù)人在這兩方面都沒有熟人,于是就只好懷著憂郁的心情回到鄉(xiāng)間去作小學教師?!雹邳S藥眠口述、蔡徹撰寫:《黃藥眠口述自傳》,第32頁。

3、升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jù)張坤賢家族的僑批資料可知,雖然張坤賢在中學畢業(yè)后立志求學,并有到北京讀大學的想法,但是他的求學之路并不順暢。從東山中學畢業(yè)后,張坤賢當年并沒有考取自己心儀的大學。在這一段迷茫的時光里,張坤賢有過放棄讀書的想法,甚至想接受父親當初的安排,去南洋經商;或是像張葆綜一樣,先到南洋做教員以籌備入學之資,然后再返國求學。這時,身為兄長的張葆綜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在南洋的所見所聞勸告堂弟放棄來南洋的打算。

首先,張葆綜對于張坤賢棄學從商的想法是不贊成的?!暗芴葟纳?,豈不把十年中之光陰、金錢、學問完全拋卻。且商界未定致富,縱富又何益?此所以不可退步也。但不退而中止,則中學畢業(yè)之資格尚不能自立與謀生,縱能謀生亦必一生碌碌,木草同朽耳?!雹購堓峋C于民國十年十月二日,由婆羅洲馬辰中華學校寄給張坤賢之僑批。

根據(jù)上述僑批中的內容可知原因有三:一是倘若放棄求學則前十年的努力全為白費;其二,經商也未必一定有所成,即便成功,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出身的青年看來,一身銅臭也了無益處。再者,中學畢業(yè)所學的知識還不足以自立與謀生,即使勉強夠謀生所須,也將一生碌碌,無所作為。

其次,也不贊成張坤賢來南洋做教員以籌得入學之資后再返國進學。他說道:“現(xiàn)在南洋教員大半皆中學畢業(yè)生也,當教員數(shù)年輒卑鄙齷齪,毫無志氣,學問全失,皆為兄所輕視也。天生好身首,豈不可惜?!雹趶堓峋C于民國十年十月二日,由婆羅洲馬辰中華學校寄給張坤賢之僑批?!疤仁屡c愿違,則兄主張弟在滬入半工半讀學校為是,南洋決不可來也。蓋兄來南洋,何嘗不懷蓄資回返國進學之志?而今三年漂泊,依然故我,生命尚幾幾不保,而進學之事愈離愈遠矣。非特兄一人為此,省立、私立之中學之畢業(yè)生來爪哇當教員者,兄皆有把晤,其初莫不蓬蓬勃勃,讀書進學之言不絕于耳。而今曾幾何時,壯志不知消磨何所矣,且北返川資尚不可得也?!雹蹚堓峋C于民國十一年(1922)九月二十六寄給張坤賢之僑批。

由這些批信可以得知,來南洋當教員的大半是中學畢業(yè)生,其中梅縣籍的亦不在少數(shù)。中學畢業(yè)后到南洋做教員成為不少梅縣青年的選擇。起初到南洋時還抱著讀書進學的志向,可當教員數(shù)年后,卻落得“卑鄙齷齪,毫無志氣,學問全失”。究其原因,一則是經濟問題,如張葆綜所說:“現(xiàn)在南洋商場日落千丈,各埠商學兩界人員賦閑者不知多少。商店與學校倒閉時聞。兄現(xiàn)因家父之力始能覓得亞拉罕埠之教缺一職,于十月一日前往上課,月薪百盾而已。兄與家父此兩月中二人皆病,用去五百盾之多。兄現(xiàn)在精神亦尚未復元。然經濟非常據(jù)拮,后二日亦不得不挾病往校上課矣。”④印度尼西亞的華僑學校的興衰與華僑經濟能力的大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能夠支持學校開支的華僑大多經商,所以印度尼西亞華僑社會的商學兩界的關系才會如此緊密。資金不足,當然無力回鄉(xiāng),更別提升學之事了。二則是南洋的花花世界,對于從偏遠山區(qū)來的青年們不免是一種極大的誘惑?;燠E于如此社會,起初的凌云壯志恐怕也早已消磨殆盡。

由此我們亦可窺探出當時青年的思想狀況。經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學生運動的洗禮,這一批青年學生已經表現(xiàn)出對新式高等教育的向往,甚至不惜前往南洋籌備升學資金,雖大都未能如愿,但已彰顯出當時青年的上進求學之心。

對于求學的經費問題,正如黃藥眠先生所說,“去北京、上海、南京費用很貴”。其時,坤賢的父親與二兄皆在南洋經商,即使如此,在張坤賢中學畢業(yè)后將自己想要進學的打算告訴同樣在南洋謀生的二兄張炳賢時,得到的答復是這樣的:

……兄對吾弟讀書一事,心極不安。諸多不如意之念頭,即此可惡之金錢,有以致之耳。念吾茍能有數(shù)千元數(shù)目,則各事均可如意,奈命途無發(fā)達,所得者蠅頭微利,只供溫飽而已。每念家務身世,未嘗不愁腸百結,終夜彷惶者也。兄此月余之中,凡弟來信均促父親作復,其意雖說不相強弟出洋就商,然吾弟乘此機會不妨具稟。尚父親說明家用及學費共需幾何,每年必須接濟者,料父親必能極力籌裁也。吾意弟東山畢業(yè)后,今目下不如漸且在家中自習數(shù)月,俟大局稍定,然后打算往省或滬。蓋今各省紛亂之秋,吾等不放心也,以為然否?……⑤張炳賢民國十年七月五日寄給張坤賢之僑批。

此批的時間是民國十年(1921)七月五日,身為兄長的炳賢雖然也很贊同弟弟繼續(xù)讀書的想法,無奈“命途無發(fā)達,所得者蠅頭微利,只供溫飽而已”。由于所得甚微,不能滿足弟弟繼續(xù)求學的愿望,這讓身在南洋的張炳賢心中滿是愧疚。透過這封僑批,我們可以了解在南洋華僑社會,在眾多出外謀生的客家子弟中更多的恐怕是像張炳賢這樣獲利甚微,所得僅足溫飽的小商販,而他們才是構成海外華僑社會的基礎力量。令人欣慰的是,雖然幾經挫折,張坤賢終于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理想的大學,可算是學有所成。1922年9月,張坤賢考入河南福中礦務大學一年本科班,至1923年6月畢業(yè)。同年7月抵滬,考入南洋大學電機工程科。至1927年6月,成為南洋大學電機工程科第十八次畢業(yè)生。

升學受阻,不特是因為經濟問題,當時的國內政治軍事形勢也是一大原因。民國十年(1921)農歷三月初九日張葆綜給張坤賢的批信中提到:“近來北政府已陷于破產地位,北京中學以上學?,F(xiàn)④張葆綜于民國十一年(1922)九月二十六寄給張坤賢之僑批。均罷課。吾大兄軍官學校只欠半年就可畢業(yè),而不能籌款再辦,停課已半年余矣?!雹購堓峋C于民國十年陰歷三月初九日寄給張坤賢之僑批。當時主政北京的直系軍閥與其它各派軍閥之間仍然紛爭不止,窮兵黷武,導致軍費大增,財政無力。進而導致教育經費的短缺,才造成了學校關門的現(xiàn)象。由此封批信的內容來看,張葆綜的兄長曾在北京的一所軍官學校讀書,但究竟是在哪所學校讀書,因批信中并沒有提及,所以不得而知。

在其民國十二年(1923)三月四日給張坤賢的批信中又云:“昨午同時接到家兄羊城來書,云陳氏元月望日出走。討陳氏軍十六進城,不過稍微搶掠并無彈雨,可家兄現(xiàn)須另覓位置矣?!雹趶堓峋C于民國十二年三月四日,由爪哇亞拉罕中華學校寄給河南福中礦物大學張坤賢之僑批。張葆綜的兄長于軍校畢業(yè)后來到了廣州,并極有可能投奔在陳炯明的麾下做事,所以在東征軍討伐陳氏的時候,才不得不“另覓位置矣?!?/p>

民國十二年,孫中山討伐陳炯明的戰(zhàn)爭對于廣東的百姓而言不啻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通過張坤賢與其它親戚朋友的通信,我們也可以了解到當時這場戰(zhàn)爭對于平民百姓的生活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民國十二年三月梅縣張鴻昌寄給張坤賢的書信中提及:“現(xiàn)校中開學已五天矣,惟因軍事忽之,遠人尚未來齊?!雹蹚堷櫜诿駠耆?,由梅縣寄給河南福中礦物大學張坤賢之書信。戰(zhàn)爭導致交通不暢,致使外地學生無法到校上課。但是學校仍能按時開學,證明梅縣的日常秩序仍能維持。但戰(zhàn)事的發(fā)展很快導致了梅縣地區(qū)日常生活秩序的混亂。在鴻昌于六月十一日寄給張坤賢的信中已經是聲聲哀嘆:“弟乎,其亦知梅縣之浩劫乎,其亦知戰(zhàn)禍之可畏乎。溯自軍興以來,輪軍實捐餉需,商民之困苦難言。兼之遇交戰(zhàn)之侯,交通斷絕,商旅不行,遂至米珠薪桂。梅民現(xiàn)時之困苦,蓋亦至山窮水盡之秋愁,而戰(zhàn)禍尚無已時。蒼之者天乎,為何此其酷也。究竟鹿死誰手,吾民無與可憐,辜之良民任軍事之宰割,作地魚之受殃,為可嘆耳?!雹軓堷櫜诿駠炅率蝗眨擅房h寄給河南修武縣焦作鎮(zhèn)福中礦物大學張坤賢之書信。陳雪堯《舊軍閥禍粵時期動蕩的潮梅政局》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陳炯明進行叛亂時,為籌軍餉,不但開放賭禁,截留稅款,濫發(fā)債券,而且出賣縣長缺,三萬元至一萬元不等??辆桦s稅多如牛毛,甚至強征墳墓捐等等。陳的籌餉局長馬育航在汕頭、潮安、梅縣強迫商界籌集巨額軍費十余次,以致富室多遷避香港。”⑤陳雪堯:《舊軍閥禍粵時期動蕩的潮梅政局》,《梅縣文史資料》第25輯,1993年8月,第51頁。這段描述與鴻昌信中的哀嘆恰好相應。民國十二年四月十四日其叔張省德給張坤賢的書信中亦說:“近日梅縣到有許軍數(shù)千,聽聞至南口、畬坑等處,皆接戰(zhàn)有一日矣。聞其戰(zhàn)勢頗猛,然則梅縣必不免有戰(zhàn)事發(fā)生。近數(shù)日以來,商民如驚弓之鳥。其余軍事,不能盡述?!雹迯埵〉掠诿駠晁脑率娜?,由梅縣寄給河南福中礦物大學張坤賢之書信。

雖然此時坤賢已經身在他鄉(xiāng)求學,可是對于正在求學之路上奮斗的其梅他縣青年來說,當此動蕩時局,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已經完全被打亂,生存尚且不易,求學之事恐怕也只能是奢望而已。

五、結語

民國初期的中國還處于不斷動蕩、變革之中,近代思想理念的傳入給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梅州雖處于嶺東偏僻山區(qū),卻也受到了時局變化的深刻影響,而在教育近代化進程中,走在了同時代其它地區(qū)的前列。這和客家人一直以來與時俱進、勇于冒險、敢于接受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是分不開的。即使遠走南洋的客家子弟,也一直不忘關心家鄉(xiāng)的形勢變化,通過一封封僑批來延續(xù)與故土家鄉(xiāng)的聯(lián)系。

通過對在印度尼西亞任教職的張葆綜寫的僑批的解讀,讓我們了解到當時印度尼西亞華僑社會教育發(fā)展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進而理解當時華人在印度尼西亞的社會地位及其與家鄉(xiāng)社會發(fā)展和變遷的關系。

身在海外的年輕華僑,雖無力對家鄉(xiāng)的教育發(fā)展出資捐款,卻時刻關心家鄉(xiāng)的教育發(fā)展態(tài)勢,盡力支持親人學業(yè),并結合國外見聞,對家鄉(xiāng)近代教育發(fā)展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擔憂,為我們了解當時青年華僑的思想以及梅縣教育近代化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責任編輯:吳啟琳)

Tian Lu1,XiaoWenping2

(1.History Department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330031;

2.Hakka Research College of 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Guangdong,514015)

Observing the M 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M eizhou and Indonesia from Qiaopi——Taking Zhang Kunxian Fam ily in Meixian Pangui Fang ZhangjiaW eias A Center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verseas family remittance data of Zhang Kunxian in Meixian Pangui Fang ZhangjiaWei,Idiscuss some detail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in Meizhou are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in Indonesia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in Indonesia's social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and and changes of their home society,which can also provides the first hand materialas to us to understand the then young overseas Chinese's thoughtand the educationmodernization aswell as the problems emerged in the development in Meizhou.

Qiaopi;H ometown;O verseas Chinese;M 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G53.9

A

1008-7354(2015)01-0069-12

1.田璐(1988-),女,山東濟寧人,南昌大學與嘉應學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專門史專業(yè)2012級碩士研究生;2.肖文評(1967-),男,江西泰和人,歷史學博士,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客家文化。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僑批文書整理與研究”及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招標課題“粵東北民間文獻與近代客家僑鄉(xiāng)社會變遷研究”(項目編號:12KYKT0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張坤梅縣南洋
梅縣區(qū)客家門神畫展
南洋愛國華僑三領袖的赤子情
張坤 藏石欣賞
晚清南洋文人結社與華文文學的發(fā)生
梅花知音
梅花知音
復變函數(shù)洛朗級數(shù)的展開方法淺探
An Interpretation of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梅縣區(qū)老促會迎新春 送祝福
巧妙安排波瀾起伏
西乌珠穆沁旗| 鄢陵县| 苍梧县| 织金县| 罗平县| 武夷山市| 七台河市| 西藏| 海阳市| 泽普县| 敦化市| 重庆市| 措勤县| 东台市| 遂溪县| 师宗县| 万州区| 洛扎县| 双桥区| 胶南市| 阳朔县| 资阳市| 汶上县| 左云县| 海南省| 公主岭市| 黄龙县| 东源县| 东丰县| 保亭| 马山县| 阳城县| 大新县| 清徐县| 登封市| 延川县| 棋牌| 昌平区| 宁武县| 嘉义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