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逸農(nóng)
【設(shè)計特點】
本篇運用“非指示性”教學設(shè)計中“基于自主探究”的樣式設(shè)計。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推究小說的表達內(nèi)容、表達思想和表達形式、表達技巧,從中獲得文學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該設(shè)計既用于傳統(tǒng)小說,也用于現(xiàn)代主義小說。現(xiàn)代主義小說除了主題之外,不一定具有典型的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傳統(tǒng)小說的“三要素”,因此設(shè)計有別于傳統(tǒng)小說。該教學設(shè)計的標志性環(huán)節(jié)是“四自 ”:一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作品的主題;二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斷作品的特色;三用自己的角度去重構(gòu)作品的內(nèi)容;四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作品的效果。
【設(shè)計展開】
一、教師激趣導入
世界文學中關(guān)于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鴻篇巨制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小說,也是寫戰(zhàn)爭的,篇幅并不長,角度并不大,卻以自己的特色聞名于世,它就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橋邊的老人》。讓我們走進課文,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斷,用自己的角度去重構(gòu),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不走在學生前面做現(xiàn)成的講解和單向的灌輸,不以教代學,而讓學生先行,以“先生后師”為準則,讓學生打開書本,以自己習慣的方式自由誦讀課文,可以是出聲的朗讀,也可以是不出聲的默讀。在自由誦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三、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作品的主題
教師先主動說明學習的任務、要求和時間:請每人以瀏覽的方式再讀課文,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作品的主題,然后各用一句話,先說說這篇作品的內(nèi)容是什么(把主人公作為這句話的開頭),再說說這篇作品的主題是什么;要求簡潔、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先在備用紙上寫下來;時間5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相互啟發(fā),并相互評判,說說達到了三級要求中的哪一級(重點關(guān)注后一級),形成小組的最佳答案;之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介紹,邊介紹邊自評和互評,形成班級的最佳答案。
最后教師也說說自己的基本理解,繼續(xù)促進共識的形成(可重點說說答題的依據(jù)和方法)——
這篇作品的內(nèi)容是:一個孤單的76歲的老人,在戰(zhàn)爭來臨前,不肯過橋撤離,一直坐在路旁,擔憂著他平時照料的動物——兩只山羊、一只貓、四對鴿子。作品的主題是:用老人對動物的慈愛,來反襯戰(zhàn)爭的無情,控訴戰(zhàn)爭對生命的摧殘。
四、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斷作品的特色
分兩步:第一步,根據(jù)教師的介紹,每人對作品的特色做出類型上的判斷;第二步,自主閱讀課文,對作品的其它寫作特色做出判斷。
第一步:教師介紹,學生判斷。
教師介紹敘述的三個類型:敘述角度的類型、敘述人稱的類型和敘述腔調(diào)的類型(摘自課文所在單元的專題知識。先不讓學生直接看書,以免馬上現(xiàn)成地知道各種類型有什么寫作效果)。
敘述角度的類型,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全知視角”是指對所有線索、發(fā)展和結(jié)局都了如指掌,對每個人物的心理、過去和未來都一清二楚?!坝邢抟暯恰笔侵竿耆蕾囉谖闹腥宋锏难劬砜葱≌f中的世界,完全靠敘述者帶領(lǐng)讀者走進情節(jié)的每個鏈條。
敘述人稱的類型,分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使用第一人稱“我”,敘述者同時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內(nèi)部,以參與者的身份來講述故事。使用第三人稱“他”,敘述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講述故事。
敘述腔調(diào)的類型,分為“講述”和“顯示”?!爸v述”是敘述者時不時地到場亮相,他要告訴讀者,這個故事是他講的,他會對小說中的人和事加以一定的解釋和判斷,還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對那些人和事的感情和態(tài)度。而“顯示”是敘述者幾乎完全消失在文字的背后,讓讀者在閱讀時獨自面對一段生活、一個人、一件事。這個不肯露面的敘述者,只是客觀地將那些人和事呈現(xiàn)出來。
教師每介紹完一個類型,就讓學生拿課文去“對號入座”,判斷《橋邊的老人》各屬于三種敘述中的什么類型。正確的理解是:敘述角度上,屬于“有限視角”;敘述人稱上,屬于第一人稱“我”;敘述腔調(diào)上,屬于“顯示”。
第二步:自主閱讀,自主判斷。
教師先主動說明學習的任務、要求和時間:每人以快速閱讀的方式三讀課文,自主對本文的其它寫作特色做出判斷;每個特色先用一句話總體概括,再適當展開解釋;邊判斷邊在備用紙上寫下來;要求簡潔、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時間6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相互啟發(fā),并相互評判,形成小組的共性答案;之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介紹,邊介紹邊相互評判,形成班級的共性答案。
最后教師也介紹自己的基本理解,與學生交流(根據(jù)課堂學習情況隨機決定說的內(nèi)容和重點)——
其他寫作特色還有至少兩個:第一,選取小人物來表現(xiàn)大主題。主人公是一個七十六歲的孤獨老人,不是英雄,不是政治人物,只是一個弱者,一個小人物;借助他來反映戰(zhàn)爭這個殘酷的大主題。第二,創(chuàng)設(shè)小矛盾來制造大緊張。本文“由‘我的‘勸離與老人的‘不動構(gòu)成兩極,仿佛一場太極推手表演”(教參語),在“勸離”與“不動”的小矛盾中,制造了大緊張的氛圍,讓讀者為老人的命運提著心,捏著汗。
五、用自己的角度去重構(gòu)作品的內(nèi)容
將本文三個最典型的寫作特色換角度重構(gòu):敘述角度上將“有限視角”改為“全知視角”,敘述人稱上將第一人稱“我”改為第三人稱“他”,敘述腔調(diào)上將“顯示”改為“講述”。讓學生對敘述類型有一個全面的體驗。
1.敘述角度用“全知視角”來重構(gòu)
教師先主動介紹任務、要求和時間:請將本文的敘述角度從“有限視角”改寫為“全知視角”;方法是不通過“我”這個偵察者帶出老人,而是直接寫,以“他是一個……的老人”的句式開頭;要求寫出老人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寫出老人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每段前用括號標注上“過去”“外貌”等詞),全方位地展現(xiàn)他;課文內(nèi)容只增不減;時間15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先自查,看看是否符合要求和方法,再參與小組交流,形成本組的基本共識;之后教師隨機抽點幾個小組長向全班介紹,邊介紹邊自評和互評,形成班級的基本共識。
最后教師也介紹自己的“重構(gòu)成果”,繼續(xù)深化學生的學習(不完全照搬)——
(過去)他是一個孤單的老人,生活在圣卡洛斯,沒家,孤身一人,和兩只山羊、一只貓、四對鴿子生活在一起。他對這些動物悉心照料,親如家人,其樂融融。他寧可自己餓著,也不讓它們挨餓。不料,戰(zhàn)爭要打響了,人們紛紛逃離。一個上尉叫他走,說炮火不饒人,他這才戀戀不舍地與他可愛的山羊、貓、鴿子們告別,最后一個離開了圣卡洛斯。
(現(xiàn)在)他走了十二公里,來到一個河上搭著一座浮橋的地方。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紛紛涌過橋去??伤诼愤?,再也走不動了。
(外貌)他穿著黑衣服,戴著鋼絲邊眼鏡,衣服和臉上盡是塵土。(語言)看到一個執(zhí)行偵察任務回到橋邊的人出于好奇,問他情況,就搖著頭說:“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各種各樣。唉,現(xiàn)在只得把它們撇下了。我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政治跟我不相干,我七十六歲了?!彼v不堪地茫然地瞅著那個人。過了一會兒又開口,想讓他分擔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墒?,另外幾只東西呢?我簡直不敢想。你說它們會怎么樣?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鴿籠沒鎖上,當然會飛??墒巧窖蚰兀堪?,不想也罷?!保▌幼鳎┰谀侨说拇叽傧?,他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語言)他木然地自言自語:“那時我在照看動物。我只是在照看動物?!保ㄐ睦恚┧谛睦镟止局骸昂訉Π哆€有一輛卡車,要開往巴塞羅那,可那邊我沒有熟人。我不想走了,死在這里也罷。只是我放不下我的那些動物。我死了,它們怎么辦呢?”
(未來)那天是復活節(jié)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這里挺進??墒怯捎谔焐幊粒瑸踉泼懿?,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或許這是他那天僅有的幸運吧。但接下來呢?天天都會有厄運等著他。
2.敘述人稱用第三人稱“他”來重構(gòu)
教師先主動介紹任務、要求和時間:請將本文的敘述人稱從第一人稱“我”改寫為第三人稱“他”;方法是將偵察者的“我”改為“他”,以這樣的句式來寫:“他是一個執(zhí)行偵察任務的人……”,老人則由“他”改稱為“老人”;要求只改變?nèi)朔Q,不改變作品的內(nèi)容;不用動筆,用眼看著改寫即可,即邊看著課文,邊改寫邊開口說;時間3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教師隨機抽點一兩位(比如坐在后面的學習處在下游的同學)說說。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看著課文邊“改寫”邊說。該任務比較容易,具體內(nèi)容不作展示。
3.敘述腔調(diào)用“講述”來重構(gòu)
教師先主動介紹任務、要求和時間:請將本文的敘述腔調(diào)從“顯示”改寫為“講述”,使本文主題明顯、感情突出;方法是原文保持不變,在倒數(shù)第二段后面加上一個抒發(fā)老人情緒的段落;在最后一段后面加上一個抒發(fā)“我”的情緒的段落;要求圍繞主題“控訴戰(zhàn)爭”;時間6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先參與小組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完善;之后教師隨機抽點幾個小組代表說說,要求先介紹自己的,再介紹本組較有特色的。
最后教師也介紹自己的“重構(gòu)成果”,繼續(xù)深化學生的學習(但不一定比學生寫得好;并要根據(jù)課堂學習情況隨機調(diào)整和生成)——
(抒發(fā)老人主觀情緒的)你們?yōu)槭裁匆茐奈覍庫o的生活?為什么要逼我離開家鄉(xiāng)、離開我心愛的動物?為什么要讓它們遭受炮火的摧殘?它們可是我的家人啊,它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它們。你們這些制造戰(zhàn)爭的惡人,真的是禽獸不如啊!
(抒發(fā)“我”的主觀情緒的)老人的遭遇讓我酸痛,老人的前景讓我擔憂。為什么戰(zhàn)爭連一個老人和一群動物都不放過?戰(zhàn)爭的雙方,有誰會關(guān)注生命的被扼殺和被毀滅呢!
六、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作品的效果
分兩步:第一步,比較兩種寫法的不同特點;第二步,探究本文寫法的表達效果。
第一步:比較兩種寫法的不同特點。
教師先主動介紹任務、要求和時間:剛才我們已經(jīng)把本文三個最典型的寫作特色換角度進行了重構(gòu),這樣我們就完整地了解到:敘述角度可以用“有限視角”,也可以用“全知視角”;敘述人稱可以用第一人稱“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稱“他”;敘述腔調(diào)可以用“顯示”,也可以用“講述”;現(xiàn)在請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會,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地概括每種寫法的不同特點,以“敘述者是(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之類的句式來點明特點;要求簡潔、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不機械重復前面老師對敘述類型的介紹;時間5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形成基本共識;然后教師隨機抽點兩三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介紹,邊介紹邊自評和互評,形成班級的共性認識。
最后教師說說自己的基本理解,繼續(xù)促進共識的形成(不機械照搬)——
敘述角度上,“有限視角”的敘述視角有限,敘述者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來講述;“全知視角”的敘述視角是全知的、無限的,敘述者脫身于故事的人物之外,以全知的角度、全能的身份對故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敘述。敘述人稱上,第一人稱“我”,敘述者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站在故事里觀察、傾聽和抒情;第三人稱“他”,敘述者不是故事里的人物,站在故事之外。敘述腔調(diào)上,“顯示”就是敘述者只是客觀地呈現(xiàn)和展示故事的人和事,不做情感上的評價和判斷;“講述”就是敘述者會對故事的人和事直接做出情感上的評價和判斷。
第二步:探究本文寫法的表達效果。
教師先主動介紹任務、要求和時間:我們已經(jīng)知道,課文《橋邊的老人》敘述角度是“有限”的,敘述人稱是第一人稱“我”,敘述腔調(diào)是“顯示”;請你探究作者采用這種寫法想取得的效果;要求簡潔、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方法是“兩先兩后”:先自己歸納,后參看本單元知識;先用關(guān)鍵詞歸納,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簡要解釋;完成以上任務后,對本文其他寫法的表達效果也簡要說說;邊探究邊在備用紙上寫下來;時間10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相互啟發(fā),并相互評判,說說達到了三級要求中的哪一級,形成小組的共性答案;之后派代表向全班介紹,在相互評判中形成班級的共性答案。
最后教師也說說自己的基本理解,繼續(xù)深化學生的學習(根據(jù)課堂學習情況隨機取舍)——
敘述角度采用“有限視角”,不全部展現(xiàn),可以讓讀者去想象,去補充,去推測。比如,這位老人以前因為什么樣的遭遇而變得沒有家,照料動物的歡樂情景是怎樣的,面對劫難他有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對戰(zhàn)爭有什么不滿,后來又怎么樣了,等等,都留給讀者,讓讀者去補充,去完成。敘述人稱采用第一人稱“我”,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和親切感,本文乍看不像虛構(gòu)的小說,而像一篇來自戰(zhàn)場的“現(xiàn)在進行時”的真實報道,讓讀者有一種“親臨”和“親歷”的感覺。敘述腔調(diào)采用“顯示”,可以讓讀者去判斷,去評價。文中的老人不說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更沒有呼天搶地的哭訴,只是木然地說:“我只是在照看動物?!倍闹械摹拔摇币仓皇且粋€觀察者,不發(fā)表議論,不流露感情。他們對戰(zhàn)爭各是什么態(tài)度,心里有什么想法,都“留白”給了讀者,讓讀者去思考,去判斷,去評價??傊髡卟捎眠@種寫法,是要使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的發(fā)揮,他有意只把“冰山”的一角顯露給讀者,把“冰山”的其它部分都留給讀者去想象,去建構(gòu)。本文還有其它寫作特色,比如選取小人物來表現(xiàn)大主題,這種寫法,除了讓讀者感到真實和真切外,還能給讀者帶來更大的心靈震撼和思想沖擊,對戰(zhàn)爭的控訴力量更大;再比如創(chuàng)設(shè)小矛盾來制造大緊張,會給讀者帶來更多的閱讀緊張感,讓讀者的心一直懸著,閱讀的情緒得到最大的調(diào)動。
七、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觀及生平
教師綜合有關(guān)資料,現(xiàn)成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觀及生平,深化學習,提升認識——
海明威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理論,叫“冰山理論”。他說,“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認為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與動作等八分之七的內(nèi)涵隱藏起來,不要袒露出來。他的理由是,所有這一切被省略的東西,讀者會通過自己的想象加以聯(lián)接與彌補的,因此他的敘述極為收斂、簡潔。傳說他為追求簡潔甚至站著寫作,不讓自己有多余的廢話,甚至砍掉那些具有修飾意義和褒貶色彩的形容詞。有評論家稱他是一個手持板斧的人,將附在文學身上的那些沒有必要的“亂毛”統(tǒng)統(tǒng)砍伐掉了。
海明威有著極其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他的一生都在歷險:他當過戰(zhàn)地記者,打過仗,負過傷;在和平年代里也不安分:斗牛、狩獵、捕魚、駕駛巡邏艇和飛機,直至最后以一桿獵槍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詮釋著“硬漢”的含義。他的小說大多數(shù)內(nèi)容都取材于這些生活經(jīng)歷,以塑造“硬漢”而著稱。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簡練明快,《白象似的群山》《殺人者》《印第安營地》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長篇代表作有《喪鐘為誰而鳴》《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他的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描寫了在歐洲參戰(zhàn)的青年流落巴黎街頭的生活情景,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因中篇小說《老人與?!帆@諾貝爾文學獎。
(以上摘引自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
七、品讀精彩語段
每人選擇三四處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jié)或場景,用心品讀,體會其中的感情,并能用一兩句感性或理性的話說說品讀感受。
獨立完成后,教師先隨機抽點兩三位,再自主發(fā)言兩三位,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之后教師也說說自己的品讀感受,與學生分享:我品讀的是課文的后一半,有三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老人擔憂動物的話:“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薄柏埵遣灰o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墒?,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么辦呢?”“(鴿子)當然會飛??墒巧窖蚰??唉,不想也罷?!边B續(xù)四次出現(xiàn)的“怎么辦”或“怎么樣”或“可是……呢”,還有兩次“不敢想”或“不想也罷”,充分表現(xiàn)了老人對他的動物們的深深惦念和切切擔憂,讓我深受感動。二是老人的外表和神態(tài)描寫:“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他木然地說”“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這些描寫文字,讓我為老人的孤獨無助而感到酸澀和沉重。第三是老人的最后一句話:“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逼渲械摹爸皇恰倍郑此破届o,但讓我感受到了老人的萬分無奈和對戰(zhàn)爭的強烈不滿。
最后教師建議全班齊讀最后三段,用心體會其中的情感,并把課堂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八、一句話總結(jié)學習收獲或啟示
下課前,每人說一句結(jié)束語,總結(jié)自己的學習收獲或?qū)W習啟示。要求總結(jié)收獲準確、全面,總結(jié)啟示深刻、獨到。先在備用紙上寫下來。時間2分鐘左右。
每人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并相互評判。之后每組推出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紹。
最后教師也說說自己的總結(jié),繼續(xù)激勵學生的學習:海明威的這篇小說,讓我們感受到了主題的沉重和深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藝術(shù)的巧妙和獨特,獲得了人生的感受,也獲得了藝術(shù)的享受。
九、教師推薦課外閱讀篇目
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nèi)”,同時“得益于課外”,需要課外閱讀。我向各位推薦兩類文章,一是研究專家評論《橋邊的老人》的,二是海明威的其它短篇小說《白象似的群山》《殺人者》《印第安營地》。已經(jīng)粘貼在班級語文學習博客上,請直接打開閱讀,每篇讀完后留下你的一句話感想或評論,同學間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作者通聯(lián):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