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約文書》導(dǎo)言①

2015-04-02 09:55:02武內(nèi)紹人楊壯立
關(guān)鍵詞:常用語寫本收藏品

[日]武內(nèi)紹人(著),楊 銘,楊壯立(譯)

(1.神戶市外國語大學(xué),日本 神戶;2.西南民族大學(xué) 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3.成都鐵路局,四川 成都 610082)

《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約文書》導(dǎo)言①

[日]武內(nèi)紹人(1著),楊銘2,楊壯立(3譯)

(1.神戶市外國語大學(xué),日本 神戶;2.西南民族大學(xué) 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3.成都鐵路局,四川 成都 610082)

該文系日本學(xué)者武內(nèi)紹人所著《敦煌西域古藏文契約文書研究 》中的導(dǎo)言,討論了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約文獻的全貌,列舉了這些契約文書的種類,各種文字風(fēng)格和書寫形式,以及當(dāng)時的社會歷史和語言背景,內(nèi)容獨特,自成一文。

敦煌西域;古藏文;契約文書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51130.1135.002.html

一、古藏文文獻研究之現(xiàn)狀

自20世紀初,人們在中國境內(nèi)的絲綢之路上發(fā)現(xiàn)沿途的敦煌洞窟及其他遺址中有古藏文文獻后②這里的“document”指非宗教文獻,但包含非教義文獻,如占卜、醫(yī)藥及占星術(shù)之類。,這些文獻就成為研究吐蕃甚至整個中亞的語言、歷史及文化的無價之寶。古藏文文獻的研究工作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由弗蘭克(A.H.Francke)、托馬斯(F.W.Thomas)、巴考(L.Bacot)以及拉露(M.Lalou)等著名學(xué)者發(fā)起,接著又有幾代學(xué)者前赴后繼,其中包括石泰安(R.A.Stein)、伯戴克(L.Petech)、佐藤長(H.Sato)、烏瑞(G.Uray)、麥克唐納—斯巴寧(A. Macdonald—Spanien)、山口瑞鳳(Z.Yamaguchi) 、白桂思(C.Beckwith)等人。通過他們的努力,讓我們對吐蕃歷史、語言及文化的認識有了顛覆性的轉(zhuǎn)變。

先驅(qū)學(xué)者們的貢獻可以歸納如下:1.分類并且公布了每一類收藏品里的文獻;2.為藏學(xué)研究找出了重要的資料,并從中整理發(fā)掘出了重大信息③有些學(xué)者稱此方法為“尋寶”。。然而,要在不同收藏品里找到所有現(xiàn)存的有價值的文獻,對于研究者來說并非易事,所以有時在討論一個未知詞匯或短語的意義時,只有在與之相關(guān)的文獻已經(jīng)出版或被提及后,才能以它們作為參考進行研究。這樣就常常造成對這種未知問題的“特別注解”。當(dāng)時,想對古藏文文獻進行全面的了解 ,比如“其間有什么?其間沒有什么?”以及要在大量的寫本中找到每一篇文獻,比如“它是一篇獨立的文獻嗎,還有沒有其他同類的文獻?”也是很難的。

譯自T.Takeuchi,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Daizo Shuppan,Tokyo,1995,pp.116-134.已獲作者翻譯授權(quán)。

我認為,在20世紀末,我們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或者說是第三階段。由于主要收藏品的寫本照片及其微型膠卷的發(fā)布,還有每個收藏品的分類目錄的刊布①實際上,很多文獻沒有編目錄,拉露目錄包含伯希和收藏品里的大部分文獻,總計2216卷之多。其余的,如P2217—P2224,以及P3500—P4450,主要是《無量壽宗要經(jīng)》(西岡祖秀:《ベリオ鬼集チベット文〈無量壽宗要經(jīng)〉の寫經(jīng)生·校勘者一覽》,《インド學(xué)、仏教學(xué)研究》33.1,東京,1984,314-320)的抄本,它們沒有編入目錄,而是存于微型膠卷中。斯坦因收藏品中的敦煌文獻最初收編在普散目錄中,此目錄正在修訂中,并以東洋文庫目錄作補充。雖然還有幾類敦煌文獻沒有收編 (如 Or8210/S8550v、9223v、9286v、9323B、10646v、10647、10649v、10828A、B,11335、11401-09、11718、12321、12818;其中還包括漢文文獻,均交由榮新江教授編目)。斯坦因收藏品也包含寫本及木牘,它們來自絲綢之路南邊的遺址(如米蘭、麻札塔格、卡達里克、達馬溝、牙通以及巴拉瓦斯特),還有吐魯番盆地(如小城堡及吐峪溝),托馬斯(Tibetan Literary Texts andDocumentsconcerning Chinese Turkestan,London,1951)刊布的僅是這個收藏品的一小部分(大約1/4)。我已發(fā)現(xiàn)600多件寫本和碎片,目前正在為它們做詳細的目錄。另外還有大約2000多枚木牘沒有編目。馬洛夫收藏品中的木牘,由沃羅比耶夫—捷夏托夫斯基 “(тибетских документовна дереве нз района озера ЛОб-нор I”,ЕпиграФика Бостока7:70—76+1pl,1953;“тибетскихдокументовна дереве нз района озера ЛОб-нор II”,ЕпиграФика Бостока8:77-85+1pl,1953;“тибетскихдокументовнадеревензрайонаозераЛОб-норIII”,ЕпиграФика Бостока10:68-72+1pl,1955)出版。奧登堡和科茲洛夫等收藏品中的古藏文文獻沒有出版相關(guān)的目錄,只有薩維茨基“(Описание тибетскихсвитков из документовна дереве нз Дуньхуана б собрании Инститауа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ан СССР,Moscow:Hayka,1991)近日出版的一組《無量壽宗要經(jīng)》的寫本。而斯文赫定收藏品中的古藏文文獻,其最新的信息已經(jīng)由我“(Three Old Tibetan Contracts in the Sven Hedin Collection”,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57.3(London,1994)576-587)發(fā)布。德國收藏品里的文獻由童丕(Manfred taube,die tibetica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Berlin:Akademie-Verlag,1980)出版。大谷收藏品里的文獻已經(jīng)由我“(On the Tibetan Texts in the Otani Collection”,In A.Haneda[ed.]Documents et Archives provenant de L’Asie centrale,Kyoto:Doho-sha,1990,205-216)刊布。,這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在不同收藏品中查閱并比較許多寫本。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一項工作,也許應(yīng)該是把不同收藏品里所有的寫本,按照目錄內(nèi)容、規(guī)格、日期等不同的標(biāo)準進行梳理歸類,然后創(chuàng)建一個詳盡的數(shù)據(jù)庫。做完這些以后,我們期望能看到一幅更加完整的古藏文文獻圖。比如說,哪些寫本是原創(chuàng)的,它們出自怎樣的社會文化和社會語言背景?如此便可一目了然。

如果把古藏文文獻當(dāng)作歷史資料或者語言學(xué)資料,那么對社會文化和社會語言的內(nèi)容的查閱就特別重要。因為除了銘文之外,所有的古藏文文獻并非全是在西藏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而其中有的文獻是在新疆與河西走廊發(fā)現(xiàn)出土的,很多寫本明顯是在這些地區(qū)寫作的。這些地區(qū)以前居住的并非是吐蕃人,但曾在7世紀到9世紀處于吐蕃的統(tǒng)治之下。另外,就是一些來自吐蕃中心地區(qū)的寫本,包括《贊普紀年》《大事紀年》、信件及官方急件、佛教文獻等等②敦煌出土的《贊普紀年》及《大事紀年》可能是在敦煌抄寫的,但它們的原稿一定來自吐蕃中部。,它們很多即使是藏文的,也不是吐蕃當(dāng)?shù)鼐用袼鶎?,而是由漢人和于闐人所著,因此它們大都反映了當(dāng)?shù)厣鐣那闆r,而非吐蕃的社會情況。這些內(nèi)容我們將在第5章里介紹。我們要認真分析古藏文文獻的社會背景及社會語言背景,以便準確地重現(xiàn)吐蕃統(tǒng)治其他地區(qū)時的真實歷史。將它們用作語言學(xué)資料研究時,由于它們很多都不是吐蕃本地人所寫,所以可以設(shè)想其與吐蕃本土的語言不同③常常很難從方言變化中區(qū)分它們,沃羅比耶夫—捷夏托夫斯基 (同前,1953)首次指出了米蘭木牘中的方言類型。。

考察文獻的社會語言也揭開了古藏文文獻的另一篇章。烏瑞的《吐蕃統(tǒng)治結(jié)束后甘州和于闐官府中使用藏語的情況》是一篇突破性的研究成果④“L”Emploi du tibétain Dans les Chancelleries destats du Kan-sou et KhotanPosté-rieurs àla Dominationtibétaine”,Journal Asiatique,Tome 269,1981,pp.81-90.,讓我們看到在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吐蕃曾經(jīng)統(tǒng)治的區(qū)域里,其他民族運用藏文的情況,因此古藏文寫本的年代可能要迄止到11世紀初。有了這個突破口,我們可以借此尋找出其他文獻,以便把它們恰當(dāng)?shù)鼐幦胄履夸浿校▽φ眨簽跞鸬摹抖鼗统鐾镣罗墨I新探》⑤“NewContributions to Tibetan Documents from the post-Tibetan Tun-huang.”,Tibetan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 4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 Schloss Hohenkammer,Munich,1985.Eds.Helga Uebach and Jampa L.Panglung. (StudiaTibetica:QuellenundStudienzurtibetischeLexicographie2).Munich:KommissionfürZentralasiatischeStudien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88,514-528.;武內(nèi)紹人的《一組歸義軍時期的古藏文書信:古藏文書信類型初探》⑥“A Group of Old Tibetan Letters Written Under Kuei-I-chun:a Preliminary Stud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ld Tibetan Letters”,Acta Orientalia Hungarica vol.44,Budpest,1990。)。

二、研究古藏文信件、契約及占卜文獻的方法

要給古藏文文獻分類,就得盡可能徹底地從各種收藏品里收集到相關(guān)的寫本。在我初步的調(diào)查與嘗試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可將它們分為信件、契約及占卜文獻三大類。信件是最多的,而契約與占卜文獻也不少,幾乎所有收藏品里都是這三大類。我也發(fā)現(xiàn)這三類文獻可作為最有價值的語言學(xué)資料,因為它們既不像佛教文獻那樣是語言的翻譯,也不是帶有文學(xué)色彩的編年體文獻(如《大事紀年》)①《大事紀年》中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部分見武內(nèi)紹人:“A Passage from the Shih-chi in the Old Tibetan Chronicle.”In B.Aziz and M. Kapstein(eds.)Soundings in Tibetan Civilization,New Delhi:Manohar,1985,135-146.。它們提供了很多相同的句子,而同一個環(huán)境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詞匯,反之亦然。這些資料幫助我們得以了解那些未知的詞匯的意義②此類案例以及習(xí)語形成過程,見“A Group of Old Tibetan Letters Written Under Kuei-I-chun:a Preliminary Stud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ld Tibetan Letters”,Acta Orientalia Hungarica vol.44,Budpest,1990,175,fn.1,2。。它們也包含了很多古老的語句,這些是研究習(xí)慣用語的重要資料。

另外,這三大類文獻最重要的一個共性是:這些文獻都是根據(jù)某一類慣用的語句來編寫的,也就是說,有古藏文信件常用語、古藏文契約常用語以及古藏文占卜常用語。在信件中,地址格式、問候用語及封印等都有明確的格式。在我以前發(fā)表的文章 (如:《敦煌·トルキスタン出土チベット語手紙文書の研究序說》③山口瑞鳳監(jiān)修:《チベットの仏教と社會》,東京:春秋社,1986,563-602。就漢文契約而言,比如展示基本用語的《書儀》等出自敦煌的文獻,如S.6537v,參照池田溫《中國古代契約文書の整理》,載《一組歸義軍時期的古藏文書信:古藏文書信類型初探》)中,我曾努力以三種基本類型來劃分信件常用語。至于占卜文獻,至少有5種常用語,不過對此我還未能完成更深入的研究。

常用語在契約里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因為那時整個文獻必須用常用語來書寫④《中國朝鮮文書史料研究》,東京1-31。比如,短語“mchid-kyis vtshal-ba”頻繁出現(xiàn)在契約中,通過語法分析很難理解這種表達,但它總是出現(xiàn)在同樣的文章里,,所以各種契約包括了古老且獨特的語句。它們并非都遵從語法規(guī)則,因此要與基本的常用語相聯(lián)系才能理解⑤也就是保證人的賠償陳述中。從其文獻內(nèi)容以及漢文契約中相關(guān)陳述的對比來看,這種語句的意思是“負(全)責(zé)”。此類案例,見“AGroup of Old Tibetan Letters Written Under Kuei-I-chun:aPreliminary Stud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ld。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闡述每一件文獻的內(nèi)容就得先弄清這些習(xí)慣用語。了解這些習(xí)慣用語以及典型用語,才能使我們找到零散的文獻,并重現(xiàn)它們遺失的部分⑥TibetanLetters”,Acta Orientalia Hungarica vol.44,Budpest,1990,176,fn.5。于闐文信件方面,見 Emmerick,“AKhotaneseFragment:P.5536bis”,Monumentum H.S.Nyberg I,ActaIranica4,1975,pp.。所以,在研究那些信件、契約及占卜文獻時,我一再強調(diào)運用慣用語的重要性。

慣用語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們?nèi)炕蛘咭徊糠?,可能是通過文化交流而引進的外來語。例如“看來這是比鄰(或)遙遠的地區(qū)”的句型,就出現(xiàn)在了于闐、粟特以及回鶻文的信件中⑦225-226;回鶻文見Tezcan及Zieme,“Uigurische Brieffragmentge”,in Ligeti(ed.)Studia Turcica,Budapest,1971,pp.455-457。粟特信件中的信息由吉田豐教授發(fā)現(xiàn)。。此外,吐蕃、于闐、吐火羅、西夏、韓國及日本等鄰近地區(qū),對中國式“畫押”或者“手印”的運用,也是文化借用的一個例子。古藏文占卜文獻運用骰子的做法,與回鶻《占卜文》( rk bitig)有著驚人的相似。所以,把古藏文文獻的慣用語與其他語言相比較,就會揭示藏文慣用語的形成過程,并幫助我們了解在不同語言和民族間有哪些文化交流。

以上述方法為基準,我以古藏文契約為重點研究,討論它們結(jié)構(gòu)的特點以及它們所由產(chǎn)生的社會及社會語言背景。

三、古藏文契約研究的目的及進程

在敦煌石窟和新疆的其他區(qū)域,如米蘭(Miran)、麻札塔格(Mazār.Tāgh)、老達馬溝(Old domoko)、卡達里克(Khādalik)以及吐魯番盆地,出土了一批數(shù)量龐大的古藏文契約文書。托馬斯(F. W.Thomas)教授開創(chuàng)性地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契約的翻譯文本,盡管他沒能辨別出哪些是契約,哪些不是。自那以后,除了對個別文獻的翻譯外,沒有人對這些契約文書進行過系統(tǒng)的研究①比如,王堯、陳踐(《敦煌吐蕃文獻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對P.t.1115、1118、1297的翻譯,以及山口瑞鳳(《講座敦煌6敦煌胡語文獻》,東京,大東出版社,1985:506-507)對P.t.1095的注解。我自己發(fā)表了一些有關(guān)契約的文章:《中央アジア出土古チベット語家畜売買文書》,《內(nèi)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V》,神戸,1990,33-67“;On the Old Tibetan Sale Contracts”,In S. Ihara andZ.Yamaguchi(eds.)TibetanStudies,Narita 1989(1992),773-792;“Three OldTibetanContractsinthe SvenHedin Collection”,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57.3,London,1994,576-587。這些文章中的觀點已引入本書中并作了更新。。由于上述翻譯沒有與其他契約相比較,也沒有使用那些慣用語作為詮釋工具,所以整個古藏文契約文獻的全貌,比如“有多少契約,有哪些種類?”至今不得而知。因此,我研究的初步目的就是盡可能廣泛并且徹底地查閱古藏文契約。我的工作進程如下:

1.盡可能詳盡地收集并調(diào)查這些古藏文契約文獻;

2.根據(jù)它們所使用的慣用語,將它們分為三種類型;

3.為每一種類型設(shè)定契約的慣用語。

為了核實其特點,如紙張尺寸及質(zhì)量,辨讀模糊的字母及封印,測量手印,避免照片帶來錯誤信息等等②有關(guān)這種混淆的例子,見文獻14對漢字“千里”的討論。,我們有必要查閱原始寫本,而我也有幸查看到了原始寫本③③我參閱了以下收藏部分:巴黎的伯希和收藏品,倫敦的斯坦因收藏品,斯多哥爾摩的斯文赫定收藏品,圣彼得堡的科茲洛夫收藏品、奧登堡收藏品、以及馬洛夫收藏品,還有京都的大谷收藏品。雖然我沒有參閱柏林的德國收藏品,但可以通過童丕出版的照片來研究這些寫本。還有一批寫本存在中國其他一些地方,不過有沒有契約文書我們還無從得知。。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之前無人問津或沒出版的文獻資料。也許還有一些契約文獻仍未披露,但我想大多數(shù)已被發(fā)現(xiàn)并有了來歷。

四、本書的章節(jié)結(jié)構(gòu)

本書的章節(jié)被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1 至5章,內(nèi)容展示了古藏文契約文獻的全貌。也就是說,有哪些種類,有哪些文學(xué)風(fēng)格和形式,是在哪種社會及社會語言背景下寫出的。

第1章是我目前為止已經(jīng)鑒定出來的契約的分類表,還有它們現(xiàn)在的收藏地址、出處及日期。這些契約分成三個基本類型:買賣契約、借貸契約以及雇傭契約。各類契約及其利益關(guān)系在接下來的三個章節(jié)(2—4章)里有詳細說明。各章節(jié)都有基本的契約慣用語。

以上工作完成后,接下來會在第5章討論與契約特點及社會背景相關(guān)的問題:

1.這些契約的慣用語是何時產(chǎn)生的,如何創(chuàng)造的?有沒有受漢、回鶻、于闐、粟特、吐火羅、佉盧文尼雅俗語、阿拉伯及西夏等語言的影響?④有關(guān)其他文字契約的信息已由以下出版處獲得:漢文方面,仁井田陞“:A study of simplified Seal-Marks and Finger-Seals in Chinese-Documengts”,MTB11:79-131,池田溫:《中國古代契約文書の整理》,TTD3?;佞X文獻方面,有護雅夫的《ウイグル文売買文書に于る売買擔(dān)保文言》,《東洋學(xué)報》44.2:1-23,1961;《ウイグル文消費貸借文書》,《西域文化研究》4:221-254,東京,1961;《ふたたびウイグル文消費貸借文書について》,《前近代アジアの法と社會》,235-266,東京,1967?!洞蠊任臅贩矫?,山田信夫的《ウイグル文奴婢及び養(yǎng)子文書》,《大阪大學(xué)文學(xué)部紀要》16:161-267+12pls,1972;“An Uighur Document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a Slave,Revised”,JA 269:373-383,1981《;ウイグル文契約文書集成》,3卷,大阪大學(xué)出版會,1993。Clark,Larry V.“Introductionto the UyghhurCivilDocumentsof EastTurkestan13th-14thcc.”,UnpublishedPh.D.dissertationIndiana University,1975;森安孝夫:《ウイグル文書剳記(その一)》,SIAL 4:51-76.1989。圖木舒克語(Tumshuqese)方面,Hitch,D.A“.Penalt Clauses in Tumshuqese,khotanese and Shanshan Prakrit”,Studia Iranica 17.2:147-152,1988。粟特文獻方面,吉田豐與森安孝夫:《麹氏高昌時代のソゲド文女奴隸売買文書》,SIAL 4:1-50.1989。阿拉伯文獻方面,Groncke,M“.The Arabic Yarkand documents”,BSOAS49.3:454-507+8pls.,1986。西夏文獻方面:Kychanov,E.I.“A Tangut Documengt of 1224from Khara-khoto”,AOH24:189-201,1971(1975);以及野春博:《西夏文·土地売買文書の書式(1)、(2)》,《東洋史苑》14:25-50;15:37-54.1979。

2.比起其他語言的契約,古藏文契約有哪些特點?

3.誰使用過這些契約,他們是吐蕃人還是其他民族的人,這些契約只在吐蕃統(tǒng)治下的新疆與河西走廊地區(qū)使用嗎,是否也會用在吐蕃本土呢?

第二部分(文獻部分)收錄了所有藏文契約的轉(zhuǎn)寫本以及注解,以及第2-4章沒有討論的問題⑤文獻no.1-41的譯釋既出現(xiàn)在第一部分(2—4章),又見于第二部分(契約文獻)中。然而,同一種解釋的兩次出現(xiàn)是有不同格式和風(fēng)格的。第一部是根據(jù)契約常用語來編寫的,外加一些修飾語來讓注解更通俗易懂;文獻部分的注解則更忠實于吐蕃文獻,這樣讀者就能很快將藏文原文與注解進行對比。。兩件漢文契約的寫本以及翻譯也收錄此中,以備查驗。主要符號與縮寫詞,列在了所編文本部分的開頭。文本部分后面的文獻目錄中,列有所有藏文寫本的音節(jié)索引表,部分藏文詞匯及短語的索引表,以及附在卷尾的引文索引、藏文契約及兩卷漢文契約的一覽表。

(責(zé)任編輯:趙旭國)

Introduction to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

Tsuguhito TAKERCHI1,Trans.:YANG Ming2,YANG Zhuang-li3
(1.Kobe City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Kobe,Japan;2.Southwest Nationality Academy,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du 610041,Sichuan,China;3.Chendu Railway Bureau,Chendu 610082,Sichuan,China)

This is the introductionto 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 bythe Japanese scholar T. Takeuchi.It discussed the panorama of the 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and listed some examples of the document types,the various literary styles and writing forms,as well as the social history and linguistic background,which can be seen as a unique and self-contained article.

Central Asia;Old Tibetan;the contracts

K870.6

A

1671-0304(2015)06-0018-04

2015-04-25[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5-11-30 11:35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英藏吐蕃文獻目錄與文書譯注”(12AZB080);西南民族大學(xué)研究生學(xué)位點建設(shè)項目(2015-XWD-B0304)。

武內(nèi)紹人(1951-),男,哲學(xué)博士,日本神戶外國語大學(xué)教授,主要從事敦煌、中亞出土古藏文文獻研究;楊銘(1952-),男,重慶江津人,西南民族大學(xué)西南民族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藏學(xué)、敦煌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常用語寫本收藏品
天上掉餡餅?小心是“陷阱”!
銀潮(2022年12期)2023-01-30 08:59:12
打電話的常用語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西夏寫本《佛前燒香偈》考
西夏文寫本《整駕西行燒香歌》釋補
藝術(shù)廣東·國際收藏品及藝術(shù)品博展會
稱馬非馬,綽號是他
敦煌藏文寫本的回顧與前瞻
英語課堂常用語
Taking?。停澹幔欤螅ň筒停?/a>
新野县| 武宣县| 会宁县| 法库县| 合阳县| 永新县| 社会| 夏津县| 连江县| 江油市| 北川| 峨山| 灵寿县| 桦川县| 方城县| 西畴县| 永昌县| 藁城市| 南郑县| 老河口市| 宁蒗| 大理市| 西峡县| 瑞安市| 唐海县| 会泽县| 宿州市| 宁南县| 芜湖县| 尼勒克县| 洛隆县| 沽源县| 枞阳县| 思茅市| 龙江县| 建始县| 江永县| 青川县| 高陵县| 惠东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