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影 Text by Li Ying
位于滿堂滿族鄉(xiāng)的塔拜墓
滿堂一詞在漢語中往往寓意富足吉祥,如“金玉滿堂”“兒孫滿堂”。在沈陽市渾南區(qū)世博園附近就有一處名為滿堂的滿族鄉(xiāng),聚居此地的居民不僅以滿族為主,其中還不乏清朝皇室貴族的后裔。康熙年間,努爾哈赤六子一脈由京城重返故里為先祖祭守福陵,滿堂這個荒溝便成為了清朝宗室皇族聚居之地。
對于滿堂名稱的由來,可謂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努爾哈赤后裔遷居此地后,隨著滿族人逐年增多,人們便將這里稱為滿塘,后來為取“子孫滿堂”之意,便將滿塘改稱為滿堂;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為滿堂是“埋頭”的諧音,因為努爾哈赤將長子褚英處死于此,埋葬褚英尸骨的山溝就被叫作“埋頭溝”,后被喚作“滿堂溝”。然而,事實上滿堂埋葬的皇子并非褚英,褚英的陵寢位于今遼陽東京陵。但滿堂確實埋葬著一位皇子,他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六子——塔拜。
塔拜是努爾哈赤第六子,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費阿拉(今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其母鈕鈷祿氏為努爾哈赤的庶妃。都說“虎父無犬子”,盡管塔拜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才能并不突出,但也為清政權(quán)的建立立下過戰(zhàn)功。天命十年(1625年),塔拜率兵千余人在征討東海北路虎爾哈部獲勝,并俘獲一千五百人。為此,塔拜被授以三等甲喇章京,天聰八年(1634年)進一等甲喇章京,不久被封爵號三等輔國將軍。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塔拜死后葬于福陵之北(滿堂)的“塔拜墓”?!八菽埂彼追Q“塔王墳”,墓地上原修有“大跨欄一所”“小跨欄一所”。大跨欄葬者為塔拜,小跨欄葬者為其子額克親。順治十年(1653年)五月,清廷還專門修建了塔拜墓碑。
順治元年(1644年)清廷遷都北京后,塔拜一脈也從龍入關(guān)。直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塔拜的曾孫裕德瑞重返故里回到盛京。裕德瑞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其祖父為塔拜第八子巴
特瑪費揚武,巴特瑪費揚武的長子是巴爾善,巴爾善的第五子即裕德瑞。裕德瑞生性好動,崇尚自由,又十分喜好游山玩水,對清廷嚴(yán)格約束皇家子弟行為舉動的種種規(guī)矩很不適應(yīng),于是便通過擔(dān)任御前侍衛(wèi)的兄長——增盛奏呈康熙皇帝,請求回到盛京看守祖墓?;实鄣弥笠差H為贊同,認(rèn)為“此乃孝思”,便應(yīng)允裕德瑞返鄉(xiāng)祭守塔拜墓。
1984年沈陽市東陵區(qū)滿堂滿族鄉(xiāng)成立大會
康熙四十四年,裕德瑞率領(lǐng)全家老小以及4滿4漢8個家丁歷經(jīng)跋涉回到盛京,并在滿堂塔拜園寢附近建造房屋居住下來。從此,滿堂這個荒溝成為了清廷宗室皇族的聚居之地。如今在滿堂鄉(xiāng)滿堂村的西山,還留有裕德瑞的墳?zāi)?,其碑?001年經(jīng)后人修復(fù),上面鐫寫道:“生于康熙七年于康熙四十四年獲取皇帝恩準(zhǔn)由北京來這里定居守曾祖塔拜墓從此滿堂村逐步形成。乾隆十四年卒,享年八十二歲?!?/p>
聚居在滿堂的清廷皇室貴族中除皇親——塔拜后裔外,還有一部分國戚——“三戶趙”。據(jù)《沈陽福陵志》記載,看守福陵的外戚共有三家:清太祖努爾哈赤舅舅“喜塔拉氏”子孫、姨娘“伊爾根覺羅氏”子孫、姨娘“薩克達氏”子孫。喜塔拉氏改漢姓“趙”,還有的姓圖、祝、文、齊等;伊爾根覺羅氏也改漢姓“趙”;薩克達氏改漢姓“?!焙汀袄睢?。所以,在滿堂地區(qū)常說的“三戶趙”實際是“三戶兩姓”,而他們的后代又被稱為“舅姨子孫”。
盛京作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受到歷代清帝的特殊重視。自康熙十年(1671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的150余年間,先后有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帝十次巡幸盛京,且每次都要到福陵祭祖。除清太祖福陵受到祭祀外,對于其他王公貝勒的園寢,皇帝也要派阿哥親王或身旁的勛臣前往祭拜。據(jù)《大清圣祖實錄記載》,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第二次東巡期間“遣侍郎額星格祭輔國公塔拜”。
同時,清帝對祭守福陵的外戚——“舅姨子孫”也是恩賞有加。東巡盛京祭祖式都要親自召見守陵“舅姨子孫”,并給予一些賞賜。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嘉慶帝東巡盛京時,對“舅姨子孫”加恩,凡年過七旬者可“領(lǐng)七品頂戴”,封“文林郎”;其妻封為“安人”,給敕命文書。此外,為使這些“舅姨子孫”世受皇恩,清代朝廷在福陵設(shè)“舅姨子孫章京品級六十五員”“舅姨子孫兵一百名”,“章京品級”每月給餉銀二兩,“隨缺地”二十五日(每日等于6畝);“舅姨子孫兵”每月銀二兩,“隨缺地”十五日。凡是“三戶趙”,每個家庭都可以得到一份“世職”,并可祖祖輩輩繼承,不分賢愚,均可襲職。如果襲職者年幼或者癡呆,只能領(lǐng)“虛銜”,空食俸祿;如果襲職者有才德,還可升遷。由此,長期生活幾代人的繁衍生息,在滿堂的這些宗室皇族真的就將這里變成了“金玉滿堂”“子孫滿堂”。
這個曾經(jīng)的皇室貴族聚居之地,現(xiàn)在與東北普通鄉(xiāng)村無異,絲毫看不出當(dāng)年的富貴之貌,在這里只是還保留著一些滿族習(xí)俗。依舊生活在此的清廷皇室后裔仍在竭盡全力保護著這份流淌在血液里的榮耀和歷史沉淀下厚重的記憶。
(圖片由遼寧省檔案局(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