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到來,冬的告別,在輕盈的旋律中,邦邦邦,聽——這是幸福的心跳。
快樂向前:維也納“心跳邦”
■在歐洲的地圖上,藏著一把“小提琴”,請說出這是哪里?
“當然是——奧地利?!惫麚尨鸬?,“冥冥中,這個國度和音樂有著不解之緣呢!”
是的,地圖上,奧地利像極了一把小提琴。除此以外,它還是歐洲的“心臟”——位于歐洲大陸的正中央。
春回大地,撥動“心”“弦”!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律動起來。
維也納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走在它的任何角落,你都能聽到飄蕩的音樂——地下、天上、墻角……
音符無處不在——流浪藝人深情的彈唱,歌劇院里空靈的表演,當?shù)厝思依镉茡P的樂聲……
這里是世界音樂的制高點——音樂隨身聽,細胞怦怦跳。
有人說,維也納的飲用水有一種神奇的功效,讓維也納人天生帶著音樂細胞。
瞧,那些流芳百世的名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他們天天飲用維也納的音樂甘泉呢!
■音樂,是維也納的街頭“精靈”,是“博物館”里的“插班生”。
這里是維也納音樂博物館——擁有很多奇怪的聲音。
聽,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羊水聲,長大后的哭聲、笑聲、咳嗽聲,打字機的嗒嗒聲,各種動物的走路聲——“聲聲”不息,聲情并茂!
不要驚訝,這些聲音并不是真的,而是利用高科技模擬出來的。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你感受聲音世界的多姿多彩。
這些聲音加在一起,應該有個名字——“插班生”!
它們來自人工模擬,但又如此與眾不同,不正像一個個怯頭怯腦的“插班生”嗎?
除了“精靈”和“插班生”,維也納還有很多亮點。
譬如:馬術(shù)芭蕾!
歐洲人酷愛騎馬,更喜歡用馬匹進行各種表演。
16世紀,西班牙馬術(shù)很快風靡歐洲各大宮廷。但是,如今能夠把這一古老傳統(tǒng)保留下來的,卻只有維也納了。
維也納一直是人們觀賞精湛馬術(shù)的好去處。馬匹在維也納樂曲中翩翩起舞,就像跳動著“芭蕾”。
這種馬是西班牙特有的利皮扎馬,據(jù)說對音樂很有“見解”!它們總能抓住音樂的精髓,舞動全城!
它們,稱得上是馬匹中的“莫扎特”!
快樂向左:薩爾茲堡“魔咒邦”
■說起莫扎特,必去薩爾茲堡。
薩爾茲堡和首都維也納一樣,樂聲裊裊!
音符穿過了幾條街道,來到你耳畔。
這里的音樂大多和莫扎特有關(guān)。
你猜對了,莫扎特就出生在這個小城里。
許多年前,莫扎特住在一條很有趣的街道上——糧食大街9號。
這個名字會引起人無限遐想。
莫大師一定生活在一個富足的家庭中,連街道都在向大家炫耀——糧食充足呢!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懂音樂。莫扎特成為音樂家看來是有道理的。
如今,莫扎特故居已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他用過的小提琴、古鋼琴以及各種管弦樂器,都成為后人瞻仰的物件。
看著這些,果果不禁會想:大師練琴時,頭會偏向哪個方向;大師編曲時,眉頭會蹙嗎?那些傳世的樂曲又是怎樣在他指間流淌,繼而流向了世界?
在薩爾茲堡,“莫扎特”擁有至高無上的影響力。
莫扎特廣場前豎立著莫扎特全身銅像;莫扎特音樂學校培養(yǎng)著明日之星;莫扎特咖啡館的菜單上寫著“莫扎特咖啡”……
還有,便利店里,到處都是莫扎特巧克力和莫扎特糖果!
薩爾茲堡像是中了莫扎特許下的魔咒,讓游客迷失在咒語中——不愿醒來。
■和維也納一樣,薩爾茲堡會舉辦各種音樂活動,加起來足足小半年呢。
音樂節(jié)把這個小城變成了一座露天大舞臺,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會踩到音符。
每一個來到薩爾茲堡的人都會情不自禁,步履輕盈,隨著音樂旋起舞步來。
瞧,那些大人小孩,仿佛打著拍子,一二三,Do Re Mi。
在音樂之聲的召喚下,慢慢開啟春天的幸福吧。
快樂向右:格拉茨“幸福邦”
你一定會覺得,生活在薩爾茲堡很幸福!
其實,在奧地利,幸福的地方有很多。譬如:格拉茨!
這里,一年可以享受到318天的陽光普照,即便是盛夏時節(jié),平均氣溫也不會超過20℃。
上帝也愛格拉茨哦!
春天,曬著暖醺醺的陽光,坐著有軌電車在市內(nèi)游蕩,古墻和新街在背景里跳躍,街頭藝人的手風琴聲悠揚地傳來,想不幸福都很難。
雖然不如維也納和薩爾茲堡那般盛名在外,但是,作為奧地利第二大城市的格拉茨,是奧地利人最有特點的后花園。
春天來了,無數(shù)鮮花盛開。家家戶戶,精美陶瓷琳瑯滿目,讓人備感賞心悅目。
這一切,還得從中國的陶瓷說起!
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將高嶺土與白陶土混合,燒出了一種溫潤剔透,既堅硬又脆弱的全新藝術(shù)品——陶瓷。
16世紀,中國陶瓷開始流入歐洲,歐洲迅速為之瘋狂。
這么精致絕倫的東西,到底是怎么制造的?不少人埋首其中,仍然尋不出一絲端倪。
1710年春天,奧地利皇帝用拉丁文、法文、德文和荷蘭文發(fā)表聲明,他的工匠已經(jīng)研制出與中國瓷器完全相同的器物。
當時的興奮,不亞于研制出核武器呢。
這就是最早的歐洲陶瓷。
幸福的心跳,就這么簡單。
別看我,再看我就變形
還記得你曾經(jīng)玩過的可以把恐龍、機器人變成蛋的玩具嗎?你知道現(xiàn)實中有多少能變成球形的動物嗎?請不要說熊貓……
策劃:本刊編輯部
科學松鼠會
撰稿:紫 鷸
球馬陸:“赤焰金龜”的原型
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球馬陸,大概就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國》里“赤焰金龜”的原型了。認真地講,它長得一點都不像金龜子,甚至根本不是昆蟲,而是屬于倍足綱,俗稱“馬陸”,跟蜈蚣倒是有一點親緣。
變形的這個家伙是國產(chǎn)球馬陸。它們在地面的枯枝落葉層生活,以植物碎屑和腐殖質(zhì)為生。它們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一些人眼里,它們甚至是溫順的寵物。
球鼠婦:其實就是西瓜蟲啦
球鼠婦,名字好奇怪?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你肯定熟悉,那就是——西瓜蟲。
這類動物和球馬陸長得很像,甚至生活的環(huán)境與習性也很像,但它卻屬于甲殼動物,和球馬陸幾乎沒有血親,卻和蝦、蟹之類的動物關(guān)系更近,因此有時又被稱為“丸蝦”。
犰狳:近乎完美的球
犰狳這種全身皮質(zhì)盔甲的哺乳動物有大約20種,都分布在美洲。當西班牙人在新大陸見到它時,就賦予了它“小盔甲士”的稱呼。它吃蟲,善于打洞,而且跑起來也不慢,屬于貼地疾走型。如果你去動物園看過它,一定對它像小裝甲車一樣沖來沖去印象深刻。
但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作為一種有四肢、有尾巴、有脊柱的動物,它居然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近乎完美的球,簡直就和變形蛋一樣。
犰狳環(huán)尾蜥:山寨的cosplay
這只咬住自己尾巴勉強cosplay犰狳的蜥蜴學名叫“犰狳蜥蜴”,生活在非洲南部的沙漠中。這種水平不高的cosplay技術(shù),卻是避免被吃掉的有效手段。它身上和尾巴上的行頭,可都是真正的鱗甲,而且還帶有尖尖的硬刺。當捕食者感到無從下口時,它就能逃過一劫!
可是這種策略對另一些捕捉它的生物卻不奏效:人類。人類喜愛犰狳環(huán)尾蜥的外貌,常抓它來賣做寵物。在人類面前它還施展這套cosplay技術(shù),結(jié)果只能是束手就擒了。真不希望因為人類的好奇,而讓這些可愛的生物消失!
刺猬:終極萌萌噠
既然說到了刺,就不得不提一提我們熟悉的另一種可以變成球狀的哺乳動物——刺猬了。刺猬亞科一共有17個物種,分布在亞歐非三大洲以及新西蘭。和犰狳一樣,它們也是主打吃蟲的夜行性小動物。不同的是,它們這一身行頭不是盔甲,而是高度硬化的毛變成的刺。
當刺猬受到威脅時,它們會把刺一根根豎立,變身扎手的刺球。不過當它們不那么扎手時,簡直就是終極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