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永寧是座明清古城,位于北京市延慶縣中部,幾乎在北京版圖的最北邊。雖然如此偏遠,古鎮(zhèn)卻遠近聞名。我?guī)缀趺總€月都去那里。上周六一早兒8點多,從北京城區(qū)出發(fā),一路北行,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永寧。
時值冬季,天氣寒冷,車一駛出北京城區(qū)就能明顯感覺到溫度降低了。下車時盡管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仍覺得很冷,用北京話說叫都“凍腦門兒”了。
永寧城是一座標準的城池,沿著街道的幾個岔口溜達一圈,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東西南北分別建有城門,屬于典型的北方方城的布局。有東西南北四條街,民風淳樸,街坊四鄰都很熟悉,走在街上碰到誰都能親切地打個招呼。曾經(jīng),它就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村子,后來,在2002年開始修復,恢復了一些明清古城舊貌。南北中軸線與東西中軸線交匯處的樓閣,就是永寧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玉皇閣;古城中心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剩下的已不太多,街面上雕梁畫棟的店鋪都是近年來復建的。一桿巨秤橫在半道里,寓意公平交易和“稱(秤)心如意”。順著街道望過去,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小鋪。
您看現(xiàn)在的城里人吧,買東西跑超市已經(jīng)是跑慣了腿兒,什么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可是話說回來,總在超市買東西,這購物方式您不膩嗎?拎著個籃子,在貨柜上有什么算什么,買完了排一長隊,到收銀臺那兒結(jié)賬。要換種方式呢,今兒咱們就體驗一下另類的購物方式,在一個另類的“超市”中找一下另類的感覺,那就是延慶永寧古城的“永寧大集”。
曾幾何時,“趕集”這個詞兒聽起來還是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賴以生活的買賣方式,但時至今日,趕集的風潮已經(jīng)吹遍了北京的四九城兒。據(jù)當?shù)厝苏f每天都能在這永寧大集里看到來自北京城里的大哥大姐們。難怪古鎮(zhèn)雖然如此偏遠,卻人流不斷,人們都來這兒趕集啊。到底是什么理由讓城里人不遠百里跑到北京最遠的一個郊區(qū)縣延慶來趕集呢?我經(jīng)歷過后給您總結(jié)如下:趕集理由是熱情、實在、豐盛、長知識,新鮮、文化、特色、幽默。
永寧城距離延慶縣城17公里,清晨,許多當?shù)厝死?、趕著馬前來賣土特產(chǎn)。集市主要圍繞在城樓周圍,賣的都是當?shù)刈援a(chǎn)的山貨、鮮貨和家貨,有自家種的鮮芥菜疙瘩、雞腿蔥,棚里的青椒、菜花,地里刨出來直接拿到大集上賣,咱們就是圖買一個新鮮兒,吃一個新鮮兒,直接買一個一手貨對不對。趕集趕得是什么呢?就是一個新鮮、自然,山里的鮮貨進城之后不僅價格提高了,而且也沒有新鮮勁兒了。
永寧的豆腐特別有名,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質(zhì)地細膩、口感柔和、價格低廉。在一個推車前,木牌上寫著“南關(guān)徐記”的豆腐攤,老哥非常熱情地招呼我們,“給您‘剌一塊兒嘗嘗?”“那我要是嘗了不買多不合適?!薄皼]事?!蔽覇枖傊?,咱永寧豆腐和其他地方的豆腐比,它到底好在哪兒???攤主說,是因為水質(zhì)好、鹵水點的,我準備嘗一口。“就這么生吃了?”老板說它是熟的呀。大哥特實在給我切了一大塊,品嘗之后,感覺嫩、香,不拌任何調(diào)料都特別好吃。這剛一進大集就收到大禮一塊,充分體現(xiàn)了咱們延慶人的實在。豆腐本來不在我喜愛的食物之列,但是永寧豆腐很有名,就嘗試一下,沒想到讓我對豆腐特別改觀,不能免俗地買了一大塊回來。
已經(jīng)多年在城里未見的“拉著母雞賣雞蛋”的趕集場景也能在此回味?;u蛋您見過嗎?這永寧大集的花雞蛋敢拍著胸脯說“我才是真正的柴雞蛋”。我問攤主,這兒雞蛋怎么不是一個色兒???她說,這有烏腿雞下的、有普通花雞下的,綠皮紅皮白皮統(tǒng)稱柴雞蛋,北京人禮拜天或平時有時間專門到這兒來買帶回家,幾種顏色的雞蛋混在一起好有美感,大小不一、顏色不同,這才是真正的柴雞蛋。
在永寧大集上,原汁原味兒、地道的山貨、鮮貨還有不少,在永寧趕集不僅豐富了菜籃子還長了知識,特有樂兒。這兒有一東西,土黃色兒的,看著像姜。老鄉(xiāng)告訴我這是腌咸菜用的鬼子姜,腌的我吃過,但生的還真少見。鬼子姜,是老北京話兒,過去長輩腌醬八寶菜,其中必有鬼子姜,今天我終于見到了“原樣”。這鬼子姜又叫洋姜,從北美地區(qū)傳入中國。
在永寧趕集不僅有有意思的東西,還有形形色色特別有意思的人。他們帶有延慶人的這種樸實,好客健談,跟你聊天兒引經(jīng)據(jù)典、說古論今,把當?shù)剡@些東西都給你講明白了,這個感覺是特別好玩的。這叫連看帶玩,然后帶聊天,挺有意思。
說到火勺,沒上點兒歲數(shù)的、不是吃主兒、不愛旅游的人,還真不見得知道咱北京還有一個著名的小吃叫火勺。它雖然遠在延慶、窩在永寧、低調(diào)樸實,但來到這里的人都會對它好奇不已,什么叫火勺啊?火勺,是一個奇特的小吃。據(jù)說它的出現(xiàn)還和長城有著關(guān)系,而且火勺的地域性非常強,東不過延慶的四海鎮(zhèn),西邊不出河北的懷來。這說的是哪兒呢?就是延慶?;鹕资茄討c城中流傳很久的一個秘而不宣的城中美味,為什么說在城中呢?因為現(xiàn)在最正宗的火勺只能在一座古老的城池里邊才能找到。正是因為火勺的低調(diào),我們才更為好奇。
這火勺跟這個火燒有關(guān)系嗎?其實就是火燒,延慶火勺,打根兒說,應(yīng)該是從永寧古城發(fā)源的。正宗的火勺您就得在永寧古鎮(zhèn)上吃。最受歡迎的有兩家,一家在永寧古城十字街西街旁邊,火勺鋪子每天做的量不大,時間晚點就賣光了,一般就到下午一點半左右。據(jù)記載,火勺的出現(xiàn)是因為永寧古鎮(zhèn)在明朝時期屯兵,士兵來自五湖四海,飲食習慣有所不同,為了中和大家的飲食習慣,此地慢慢磨合出了一種所謂的燒餅,半發(fā)面的,先烙后烤,這餅里還要塞進一個面團兒,外酥里軟、保存時間長、便于攜帶。最重要的是,適應(yīng)了各地士兵的飲食習慣。這樣,火勺流傳至今。但您要出了延慶就還真沒這口兒了。延慶火勺瓤嫩皮脆,好吃便宜,易和其他食物搭配,形成一種新口味兒,而且既可作早點又可當正餐。火勺是空心的,您往里面加上雞蛋、肉片、咸菜、油餅,那味道特地道。剛出爐的火勺,只要沿邊兒輕輕一捏,就會裂開一道口兒。愛吃素淡的可以在里面夾上油條;愛吃葷的可以夾上各種熟肉,被譽為延慶縣“十大特色文化遺產(chǎn)”。剛出鍋的火勺鼓鼓的,里面有熱氣,老話兒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咱們在這改改,心急吃不了熱火勺。
趕集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旅游方式,集市里淘寶,集市里轉(zhuǎn)悠,圖的就是個新鮮、自在。永寧賣的蘋果很好吃,脆甜新鮮,有多甜呢,糖有多甜,它就差那么一點點兒。但不開車還真拿不動,個大都是80的,單個6兩以上,2.8元/斤,比城里便宜多了。說起蘋果我就要問您一個問題了:您會挑蘋果嗎?您知道各種各樣的蘋果往您眼前一放,您知道哪個是甜的哪個是脆的?估計大多數(shù)人都無從知曉吧。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種品質(zhì)的保證。希望有一種蘋果只要你一提到它的名字,它就能夠個個保甜、個個保脆,這種蘋果有嗎?有,里炮蘋果。延慶有個里炮村,村子沒什么名氣,可是他們種的蘋果可是名聲在外,富士蘋果評過金獎。里炮蘋果名氣大,分量沉,表皮紅兒,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甜度在15-20。
您看,來來回回,在這集市上也逛了好幾個小時了,可還意猶未盡呢。不過這大冬天,天黑得太早,下午3點就得返程了,瞧瞧這買的蘋果、豆腐……也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