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教30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師,也作為一名3次參加過中考命題的老師,認真分析5年來的中考試題,從命題角度進行反思,個人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有許多。愿意與廣大的初中化學老師討論,與命題老師們商榷:
【2015年】試題區(qū)分度差,沒有10%的難度試題,體現不出中考說明中難度要求“4∶3∶2∶1”。
1.第十章“食品、藥品與健康”重復考察。如:9題B選項;16題(1)(2)(3),總分3.25,占全卷比例6.5%。
2.非化學主干知識考察過多,如9題A、D選項;11題B、D選項;16題(2)(3)等,總分4分,占全卷比例8%。
3.標準答案欠準確。如17題(2)。改進實驗的優(yōu)點“環(huán)保”。
首先,環(huán)保即環(huán)境保護?!碍h(huán)境保護”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有關防止資源環(huán)境惡化,改善環(huán)境使之適于人類勞動和生活的工作”。很顯然,“環(huán)?!睂τ谶@個改進實驗的優(yōu)點來說,過于寬泛和過于“大”了。雖然密閉容器中的實驗,減少了濃氨水和濃鹽酸揮發(fā)帶來的危害,但是綜合考慮到實驗前注射器內要吸取較多的溶液,試驗后清洗儀器,處理棉花以及剩余的溶液,泄漏的氨氣和氯化氫會更多,“環(huán)?!备菊劜簧?。
其次,考卷中附的答題卡上,給了大約有十厘米的空格,學生會根據空格答題,所以就會發(fā)散很多內容。
第三,初中學生對于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揮發(fā)性并不熟悉,肉眼分不清白霧與白煙的區(qū)別,考察這個知識點有點偏。
第四,從圖里給的白煙的位置看(實際上同時推注射器的情況下,圖中給出的白煙的位置不準確),學生回答的“探究分子運動速率”是個非常好的答案。
4.化學試題的“重頭戲”探究題,毫無難度與新意。語言敘述啰嗦難懂,僅試題中就出現了A1、A2、A3、B1、B2、B3六個符號,繁雜凌亂。
5.全卷選詞填空出現了7處,占全卷分數的14%。僅探究題中就有三個空是選詞填空的,占探究題分數的43%。太多的選詞填空,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距離課程標準中要求“考察學生的探究能力”相差甚遠。
6.計算題出現連帶失分設置。第一空“13”算不出來,就丟了整個試題的分數。況且(1)和(2)含有重復計算。
小結:雖然西安市閱卷后的分數統計與省教科所規(guī)定的目標0.65差不多,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有大約1/3的考生是白卷,這部分學生影響了全體分數的統計。若能排除白卷考生的影響,重新統計試題的難度,才能得出真實的數據。
【2014年】試題的缺憾表現在試題中出現的知識性問題太多。
1.14題的B、C兩個選項,沒有明顯錯誤。試題中沒有要求探究鐵銹蝕和燃燒的所有條件,若是探究其中的一個條件,這兩個選項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