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琳,顧惠芳,曹唯寧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傳染科,江蘇 無錫214005)
·護 理·
綜合護理干預對結核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周秀琳,顧惠芳,曹唯寧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傳染科,江蘇 無錫214005)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結核病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來我院就診的結核病患者152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病情控制時間、接受治療總時間、治療依從性及痰菌轉陰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43.42%和89.47%,均高于對照組的25.00%和65.7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情控制時間和接受治療總時間分別為(19.75±1.43)d和(45.28±1.69)d,均短于對照組的(25.80±1.54)d和(58.33±2.27)d,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完全依從率為67.11%,高于對照組的48.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年痰菌轉陰率為90.79%,高于對照組的39.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患者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等方面顯著優(yōu)于普通護理,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結核??;綜合護理干預;治療依從性;痰菌轉陰率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臨床癥狀以發(fā)熱、咳嗽咳痰、腹脹腹瀉、乏力等為主要表現(xiàn),其特點是確診率低,復發(fā)率高,可侵害多個臟器,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1-2]。全世界結核病患者約20億,以每年800萬~1000萬的速度新增,200萬~300萬的速度死亡;近年來,我國結核病患者人數(shù)亦逐漸增加,每年發(fā)病約130萬,死亡高達13萬[3-4]。結核病病程具有遷延性,患者若不能長期堅持規(guī)范治療,會導致該病的不斷復發(fā),難以徹底治愈,給患者家庭、工作、生活及社會均造成較大的壓力與危害[5]。因此,就我國現(xiàn)階段的形勢而言,該病仍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及社會問題,因此,臨床工作者應提高認識,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6]。我院近年來對收治的結核病患者在臨床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臨床療效確切,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來我院住院的結核病患者152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6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齡20~71歲,平均(38.11±7.35)歲;初中及以下學歷39例,初中以上學歷37例;首次發(fā)病51例,復發(fā)25例;病程7 d~6個月,平均(1.56±0.71)個月。對照組中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齡22~69歲,平均(36.98±6.47)歲;初中及以下學歷41例,初中以上學歷25例;首次發(fā)病47例,復發(fā)29例;病程17 d~9個月,平均(2.33±0.97)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發(fā)病次數(shù)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臨床表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盜汗、咳嗽咳痰、腹脹腹瀉、乏力、精神怠倦等癥狀;②影像學檢查:顯示結核病灶;③痰菌測定:結核菌素試驗陽性[7]。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據(jù)藥敏實驗結果選用敏感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安徽仁和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788,規(guī)格0.1 g,1片/次,3次/d)、利福平(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國藥準字H23021673,規(guī)格0.15 g,1片/次,4次/d)、吡嗪酰胺(安徽東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2730,規(guī)格0.5 g,1片/次,4次/d)等,強化期治療的前3個月聯(lián)合應用3~4種抗結核藥,鞏固期在強化期的6個月內繼續(xù)服用藥物,并給與對癥、增強免疫力等治療,常規(guī)醫(yī)學隔離。
1.4 護理干預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護理干預3個月。對照組患者給予密切監(jiān)測體溫、血壓、脈搏等指標變化及抗感染等一系列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普及知識,結核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向患者及其家屬定期普及宣傳結核病基礎知識,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自我防護意識?;颊呷粘I顟氉跃幼∏沂褂霉潭ㄓ闷罚ㄆ谙?,不隨地吐痰等,防治交叉感染的發(fā)生。患者及家屬應勤換衣物、隨時通風、定期消毒等。患者每天應保證充足的休息及適量的運動,在提高抵抗力的同時,避免消耗過高的體能[8]?;颊咴诔浞至私饧膊〉陌l(fā)生發(fā)展過程之后,積極主動配合治療。(2)心理疏導,護理工作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且熱情的介紹患者病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等,盡力解除患者的焦慮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從而更好的配合治療,提高依從性。(3)行為干預,指導患者堅持安全合理用藥,出院患者應指導監(jiān)督其定期返院復查。飲食方面,結核病患者容易丟失大量高蛋白,為保證患者營養(yǎng)充足,飲食護理方面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忌煙酒、辛辣刺激及油膩等食物。
1.5 療效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護理3個月結束后,比較結核病臨床治療效果、病情控制時間、接受治療總時間及治療依從性。病情控制時間指患者入院到病情控制不再發(fā)展,或朝一個好的方向開始發(fā)展所花費的時間;接受治療總時間即為從患者入院到痊愈出院所花費的總時間。所有患者隨訪1年,比較兩組患者痰菌轉陰率。
1.6 結核病臨床治療效果評價 ①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或徹底消失,實驗室指標恢復至正常,胸片提示僅余鈣化點;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實驗室指標大幅改善,胸片提示部分吸收,無結核菌;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見好轉,實驗室指標明顯異常,胸片提示無好轉,病變轉移。
1.7 治療依從性評價 治療依從性指患者依從主治醫(yī)師及相關護理人員的處方與指導:①完全依從,患者遵醫(yī)囑堅持用藥,定期復查且心理狀況良好者;②不依從,患者不能遵醫(yī)囑堅持用藥,擅自停藥且不定期復查病情者;③部分依從,介于兩者之間。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描述采用頻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結核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275,P<0.05),見表1。
表1 兩組結核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結核病病情控制時間和接受治療總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情控制時間、接受治療總時間均明顯縮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結核病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接受治療總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結核病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接受治療總時間比較(d,±s)
組別 病情控制時間 接受治療總時間觀察組(n=76)對照組(n=76)t值P值19.75±1.4325.80±1.54 -25.0970.00045.28±1.6958.33±2.27 -40.2000.000
2.3 兩組結核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的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7.314,P<0.05),見表3。
表3 兩組結核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2.4 兩組結核病患者的痰菌轉陰率比較 所有患者隨訪1年,觀察組的痰菌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062,P<0.05),見表4。
表4 兩組結核病患者的痰菌轉陰率比較[例(%)]
結核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傳染病,發(fā)病率高,且結核病病程具有遷延性,患者若不能長期堅持規(guī)范治療,會導致該病的不斷復發(fā),難以徹底治愈,給患者家庭、工作、生活及社會均造成較大壓力與危害。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該病是單因素所致的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公共衛(wèi)生工作領域面臨的嚴重挑戰(zhàn)[9]。
結核病的治療必須遵守早期、聯(lián)合、規(guī)律、適量、全程的抗結核治療原則,均可以較好控制,一旦出現(xiàn)耐藥,則需要根據(jù)藥敏實驗結果采用二線結核藥治療。藥物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肝損害、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此外還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造血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等。甚至,部分患者依從性差而私自過早停藥,最后導致嚴重耐多藥以致結核病無法治療。因此在住院期間,護士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當患者建立起按時服藥習慣后應給予鼓勵,反復向患者強調為了爭取痊愈必須堅持規(guī)則、全程服藥。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結核病的高復發(fā)率與治療依從性差存在一定關系[10]。張俊琴[11]研究表明,患者依從性的提高可以有效糾正其不良的生活習慣及用藥習慣,顯著消除患者緊張、消極的負面情緒,使患者得到規(guī)范治療,保證其就診、復診時間的及時準確,縮短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及治療總時間,提高結核病的治愈率、有效率及痰菌轉陰率。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有效率而且病情控制時間、接受治療總時間均明顯縮短,說明及時、合理和系統(tǒng)的護理方法可以顯著提高抗結核的臨床療效。
結核病患者的自身心理因素、藥物因素、社會因素等均不同程度影響其治療效果,而綜合的護理干預能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礙,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并給予充分的鼓勵、關心與支持,同時積極防止抑郁等負性情緒的出現(xiàn)破壞患者自身的神經體液調節(jié)功能,及其導致的免疫力下降,甚至病情惡化。通過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患者確診時間,從而得到早診斷、早治療,以提高結核病療效,縮短病情控制時間及治療總時間,減少醫(yī)療費用,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結核患者痰菌轉陰率大大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及治療總時間有效縮短,治愈率、有效率及痰菌轉陰率均明顯提高,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馬淑紅等[12]的結果相一致。說明綜合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補充營養(yǎng),適量運動等,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患者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等方面顯著優(yōu)于普通護理,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莫柳娟.護理干預對結核病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7):2066-2067.
[2]李雪梅,蘇 敏,李月榮.結核病住院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8):212-213.
[3]倪寶紅.肺結核患者的綜合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17):134.
[4]張 敏.綜合護理干預對降低結核病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期間并發(fā)癥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1,19(12):164-165.
[5]張?zhí)焘?羅延莉.結核病住院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6):12-13.
[6]梁麗娟.護理干預對治療結核病的臨床作用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106-107.
[7]Vaclava B,Emilie K.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prolonged course of disease[J].Respiratory Medicine CME,2008,1(2):150.
[8]李艷寧.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綜合服務模式的建立與實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22):4259-4262.
[9]岳 莉,馮 艷.綜合護理干預對結核病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探究[J].吉林醫(yī)學,2014,35(10):2218-2219.
[10]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1):3-7.
[11]張俊琴.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相結合對提高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4):982-983.
[12]馬淑紅,李惠兵.綜合護理干預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生活質量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9):361-362.
R473.5
B
1003—6350(2015)20—3109—03
2015-03-26)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0.1131
無錫市醫(yī)院管理中心科研項目(編號:YGZXH1310)
周秀琳。E-mail:1010088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