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鋒 趙艷林 郝化武
【摘 要】 澗峪岔油田對舊井使用傳統(tǒng)轉向壓裂工藝,增產效果不理想。通過改進工藝,對油層段進行補射,增加了油層的暴露程度,使得老縫更易在垂向上延伸,利于微裂縫的產生;對老縫進行補充加砂,改變油層應力場,增強了轉向劑的橋堵作用和老縫的導流能力,利于新縫向外延伸。
【關鍵詞】 油田特征 轉向壓裂 效果對比分析
澗峪岔油田在構造上位于鄂爾多斯盆陜北斜坡東部,是典型特低滲透油藏,油層必須經過水力壓裂改造才能獲得產量,從2003年開發(fā)到現在隨著生產時間的延長,單井產量不斷下降,嚴重影響油田經濟效益。分析其產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地層能量釋放,儲層孔、滲下降是油井低產的根本原因。②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堵塞,阻礙流體流動。③部分區(qū)域注水受效不明顯。④近井地帶含油飽和度下降,原油粘度增加,單井產液量下降而含水率上升。近年來通過改進轉向壓裂工藝,在現場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澗峪岔油田儲層特征
澗峪岔油田主要含油層位為三疊系上統(tǒng)延長組長6油層組,為內陸湖泊三角洲平原沉積,巖性主要為細粒長石砂巖,單個油層砂體厚度5—20米,內部有泥質和鈣質夾層。平均孔隙度為9.90%,平均滲透率為0.8×10-3μm2。原始地層壓力系數為0.8,原始平均含油飽和度為42%,油水混儲,沒有明顯底水。屬弱親水、低滲、低飽、彈性-溶解氣驅的巖性油藏。
2 傳統(tǒng)縫內轉向壓裂工藝
油井降產后對油井進行簡單的重復壓裂,一方面可能使壓裂縫與注水井水力誘導裂縫溝通,造成油井水淹[1];另一方面對老裂縫進行了簡單的補充式填充,對泄油面積不能明顯擴大。而轉向壓裂可以有效增加泄油面積,達到增產的目的。
有學者根據轉向部位的不同,把轉向壓裂分為三個級別,即油管、井筒和地層內分別為1級轉向、2級轉向和3級轉向[2],而通常所說的轉向是指縫內轉向,即3級轉向。轉向壓裂選井原則為:①地層能量足;②油層條件好,采出程度低;③在井網上處于非水線方向上的生產井。
該區(qū)域已經采用過傳統(tǒng)的轉向壓裂技術,其過程為:在加前置液后加入定量的轉向劑,而后進行加砂,實施后產量有所增加,但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現轉向失敗的現象。通過分析認為以往轉向壓裂工藝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為老裂縫在經過數年的開采后應力會釋放,同時部分支撐劑會破碎,隨著流體一起進入井筒,造成老縫內的可容空間增大,抗張力能力降低。
3 改進后的轉向壓裂工藝
改進后的工藝通過增加油層暴露程度和補充老縫能量來保證轉向效果。其過程為:①在原射孔段上部或者下部1-4米處進行補射,增加油層暴露程度,使得裂縫更易垂向延伸,利于微裂縫的產生,加大泄油面積;②在加入一定量的前置液后,加入4方左右的支撐劑及頂替液,該階段加支撐劑的作用是填補老縫空間,使轉向在近井地帶發(fā)生;③憋壓后放噴,使老縫迅速閉合,改變應力場,防止后期新縫向老縫靠攏;④按照射孔段長度加入適量油溶性轉向劑顆粒(用量為:15-20kg/m),待壓力明顯升高后迅速提升排量進行轉向破壓;⑤按照正常壓裂順序,加入前置液、攜砂液及支撐劑、頂替液。
4 效果對比分析
從8359-2井壓裂施工曲線(圖1)可以看出老縫開啟壓力為17MPa,轉向新縫開啟壓力為25MPa,老縫加砂工作壓力為10MPa左右,新縫加砂工作壓力為15MPa左右,并且在加砂后又有新的次級裂縫產生,說明改進工藝后該井轉向十分成功。
通過對“傳統(tǒng)縫內轉向壓裂”與“改進工藝后的轉向壓裂”進行產量對比發(fā)現,補射及填補老縫后轉向壓裂效果十分明顯,在同區(qū)、同層,物性和含油性都比較相似的情況下,后者比前者壓后三個月平均單井日產油能夠增加0.24噸以上,2013年在該油田應用“改進工藝后的轉向壓裂”累計15井次,四個月比原工藝累計增產450噸以上。(見表1)
5 結語
(1)在對老井進行轉向壓裂時,必須考慮老縫的可容空間,一方面需要防止轉向劑的橋堵作用降低,另一方面需防止新縫向老縫靠攏造成轉向效果降低。
(2)對老縫進行補充加砂,一方面可以有效改變應力場,提高轉向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可增加老縫的導流能力。
(3)在原射孔段附近補射后增加了油層的暴露程度,有利于裂縫垂向上的延伸和微裂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樊紅旗,顧燕凌,劉運強,等.油藏重復壓裂縫內轉向技術研究[J].油氣田地面工程平,20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