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224000) 孫小芹
畫圖策略也稱為圖示策略或圖畫表征策略,即借助畫圖的方法來畫出符合題意的圖案或圖形,將抽象復雜的問題直觀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思路、認識問題,便于學生觀察與解答。它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活用畫圖來說明抽象知識,滲透解題技巧。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畫圖策略,以形式多樣的畫圖,巧設學習與體驗情境,讓學生在畫圖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領悟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例如,學習五年級下冊“圓環(huán)的面積”時,我先要求學生在本子上隨意地畫個圓,思考是否可以求出圓的面積與周長,而后再讓學生畫出另外一個不同的圓,想想兩圓之間有哪些位置關系。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與動手畫圖的時間,再反饋與展示各種圖形位置。接著,再引導學生思考哪個圖形是圓環(huán),怎樣計算圓環(huán)的面積,聯(lián)想所學知識,該如何得出圓環(huán)的面積公式。這樣,通過再次畫圓,梳理兩圓的各種位置關系,以圖形架構起新知與舊知的溝通橋梁,讓學生根據(jù)直觀圖形獲得求圓環(huán)面積的不同條件與方法,給新知探索奠定良好基礎。
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畫圖是基本的解題策略。通過畫圖,學生會發(fā)現(xiàn)抽象的純文字問題立刻變得直觀、形象起來,紛繁復雜的數(shù)量關系也“顯山露水”了。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畫圖,強化學生畫圖意識,讓學生感悟畫圖策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為數(shù)學解題打好基礎。
為使學生體驗畫圖解題的樂趣與成就感,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些簡單的示意圖或實物圖,能解決問題就行,不必限定格式。當學生畫圖欲望與能力有所提高后,可規(guī)范畫圖,指導畫圖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畫圖能力。如解答中年級的植樹問題時,可引導學生畫圖時用線條等抽象符號來表示樹,而不是直接畫出樹,以免浪費時間。又如,因問題情境不斷變化,物體數(shù)目不斷增加,單純的圓或點等圖形很難展示對應的數(shù)量。這時,可用線段圖予以代替。例如,有根繩子長度是50m,小明第一次用去了10m,第二次又用去了8m,請問這根繩子少了多少米?在該題中,直接畫出50m太繁瑣,教師可指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想辦法將50m縮短,在紙上快速地畫出。通過分析交流,學生們想到用1cm代表10m的比例尺來畫出50m,得到相應的線段圖。
有些小學數(shù)學問題綜合性強,復雜而抽象,學生有時會遭遇解題“瓶頸”。此時,教師不妨引導其助畫借圖將問題變得更形象,使隱含的關系更直觀化。這樣,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寬闊,有利于學生探尋解題突破口與關鍵點,快速而順利地攻破難題。
首先,運用簡圖,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讀懂題意。例如,有一組小朋友,由后往前數(shù),小芳是第6個,由前往后數(shù),她是第7個,請問該組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對于這類題目,可借助簡單的示意圖,將小芳畫作△,將該組其他小朋友畫為○,結合條件,則變成:○○○○○○△○○○○○,因此可知這組共有12個小朋友。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解答起來快速而準確。
其次,通過畫圖,還可梳理題設中的各種數(shù)量關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某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生人數(shù)要比該??側藬?shù)的多30人。到了新學期后,該校的新生有360人,于是如今全校的總人數(shù)比之前總人數(shù)增加了。請問這所小學原先共有多少學生?
對于這類題目,可畫出線段圖,直觀展示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即(360-30)人和學??側藬?shù)的(+)對應,因而學校的總人數(shù)可用除法計算,列出如下式子:這樣,可化繁為簡,輕松解題。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既可借助畫圖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要指導學生畫圖策略。這樣,當學生掌握畫圖方法與技巧后,看到有關條件,就可快速想到相應的圖形,將文字條件轉變成圖形,在頭腦中快速分析求解,增強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