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涓
那是一個上午。天氣、季節(jié)、地點都記不分明了,卻無法忘記那一年讀高二。
一個高二的女孩,還從來沒有在意過哪個男孩。這個上午當她踮起腳尖,從人群的后面探出頭去,觀看一場跳高比賽時,一瞬間,操場上上千人的面容與姿態(tài)都被虛化了,被聚焦的是一張陌生而朝氣的臉。一頭微鬈的頭發(fā)緊緊貼著頭皮,臉龐棱角分明卻線條柔軟,鼻子挺而直,深凹的歐洲人般的眼睛,好像永遠裝著憂郁……他拿著比賽成績登記冊,用普通話叫著號,看樣子是新來的實習老師。女孩就這么在人墻之外呆站著。半晌,她忽然醒了,飛奔著去找她的閨密。
“快,帶你看一個人!”
“誰呀?……干什么?……急什么?”
兩個呼呼地冒著傻氣的丫頭,就這樣,在人群里看著那個被鎖定的男孩。
從此,所有遇不上男孩的日子,女孩都了無生氣,心不在焉。可偶然相遇,更是滋生出無盡的煩悶:不是在閨密那里抱怨那天的頭發(fā)沒有梳好,就是遺憾衣服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那個閨密忙啊,忙著化解她無邊的愁緒,還四處打探人家的身世故事細節(jié),還去跟蹤摸清人家的生活規(guī)律,好像,情竇初開的是她……
終于,男孩要結束實習回大學了??膳⑦€沒有與男孩說上一句話呢!
那個下午真的很憂傷啊──一場告別賽在籃球場進行。女孩只在人群的外邊,靜靜地看著那個男孩:蓬勃的頭發(fā)在陽光下表達著青春的朝氣與活力,紅紅的臉龐,靈動的眼神,鼻翼張合著……
女孩的心卻一直揪著,松不下來,甚至有些疼。忽然,籃球飛出人墻,要滾過女孩腳邊。她本能地抓住了球。追出來的,恰好是那個男孩。
“謝謝!”
“……”女孩不敢去接男孩的目光與話語,害怕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她就那么垂著眼瞼,好像是對自己笑了一下。本有千言萬語卻一個音節(jié)都沒有發(fā)出。
男孩走了,女孩一下子長大了。
快三十年過去了,女孩成長為母親,在候機大廳里急切地等她誤點的航班。她放下行李,找了個單人座,坐下了。邊上的長沙發(fā)擠滿了人,一個單位的,聊著天,喧嘩著。對面的一角,蜷著一個胖子,在翻看著手機。她只瞟了一眼,就從那變了形的側影里感受到了那是當年的男孩──因為,那個關于長大的瞬間,在她內心已經上映了近三十年!她不忍抬眼,就像那個下午,怕泄露了自己的心思,只靜靜地聽著MP3,反復播放的是《一生有你》,水木年華的。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
可知誰愿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
心疼而又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又一次襲來,她只有緊緊地閉著眼。歌詞遠去了,那個故事里的男孩又一次回到她的世界:下午,陽光,頭發(fā),側影,青春年少,充滿無盡的魅力……
“開往昆明的班機馬上就要起飛了……”她只能睜開眼。眼前依然是一個胖子,疲憊地陷在沙發(fā)里。就在這個黃昏的一瞬,她以為那個可以在心里講一輩子的故事,有了一個結尾。這個結尾,太強大了,它把前面的情節(jié)都覆蓋了……
選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