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黨政機關例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規(guī)定“推進政府會計改革,進一步健全會計制度,準確核算機關運行經費,全面反映行政成本”。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1)在功能分類與經濟分類之間建立銜接關系。使財政支出在反映支出內容的同時反映支出的性質和用途。重點核算三公經費和辦公經費,讓功能分類核算的內容進一步細化延伸到經濟分類。一是平時財政報表可反映政府在社會中投入的領域,同時根據銜接關系可以反映出用于那些內容的投入;二是可以在年終部門決算時,可以從財政層面直觀地反映出預算的支出內容;三是可以對預算單位日常財務管理加以約束,防止財政總預算會計于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核算脫節(jié)。
(2)進一步細化已撥付資金中暫付款的核算。對暫付款支出的用途及形成原因,進一步分類核算。對已支出的資金以后需收回的,可以設置應收賬款,采用年限管理法,對年限較長逾期三年或以上、有確鑿證據表明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按規(guī)定報批準后列入預算,予以核銷。核銷的應收賬款在備查簿中保留登記,防止應收賬款長期掛賬,產生財政風險。對年底因財力緊張,收不抵支,需要對已支出沖銷轉為暫付平衡預算的,按照建立跨年度平衡預算的要求,應盡量避免此類暫付款。
(3)進一步出臺資本性支出與費用性支出科目。總預算會計在實際支出科目中,很難區(qū)分支出內容。上級??钪С鲋校傤A算會計按上級??羁颇苛兄ВA算單位在實際支出中,列入項目支出一部分,可能同時列支因此項目產生的本單位車費、辦公用品購置列入此??钪С鲋小Υ松霞壴诎才艑m椫С鰰r,對專款較多的單位安排適當的專項業(yè)務經費單列科目,杜絕項目??钪辛兄挝唤涃M。
(4)加強財政總預算會計與行政總預算會計的銜接。新的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設立事業(yè)支出,并按“基本支出”“財政補助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和“其他資金支出”等層級進行明細核算;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的功能分類核算,“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經濟分類核算。新的行政單位會計設立“經費支出”,該科目按照“財政撥款支出”“其他資金支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等分類進行核算;并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進行明細核算;在“基本支出”科目下按照“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進行分類核算?!绊椖恐С觥卑凑站唧w項目明細核算,在“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下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經濟分類核算。在總預算會計支出中功能分類與經濟分類銜接,讓功能分類進一步細化延伸到經濟分類核算,讓功能分類和經濟核算不是相互獨立,而是相互銜接,并同時讓總預算會計和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更多的銜接,能相互牽制,互相監(jiān)督。
(5)提高總預算會計的監(jiān)督核算功能。在財政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上,應加強除功能核算以外的其他輔助核算功能。如專項支出核算,本級財力核算的功能。在支出中充分劃分上級財政(主要是專項支出)和本級財政的支出,使總預算會計利用軟件核算監(jiān)督每類資金支出進度,快速全面核算上級財政支出和地方財力的支出,進一步提高預算會計的核算和監(jiān)督水平。
(6)加強信息化建設。現在進入了大數據時代,財政在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中,應把更多的信息嵌入到信息系統(tǒng)中,集合更多的信息到信息系統(tǒng)中,完善信息化體系建設。完善信息體系建設,應把當前的資金收支只側重資金核算,變?yōu)樵谪斦芾硇畔⑾到y(tǒng)中。對于工程項目性支出,在資金支出的同時反映資產性支出形成的資產數量,由預算單位提供相關資產信息補充到財政信息系統(tǒng)。對于一些服務性的支出,由預算單位提供培訓人數及天數等主要信息補充到對應的支出信息中。作為財政、審計及社會監(jiān)督的依據,讓單位采取措施,加強管理。
(7)劃定地區(qū)三公經費分類指導標準。在三公經費支出方面,可以比照津補貼管理方法,根據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設置三公經費預算支出標準,指導地方執(zhí)行,以防止在實際中過多安排三公經費或較少安排三公經費。對業(yè)務量大的單位,安排業(yè)務費以彌補三公經費不足,特別是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保證業(yè)務量大的單位開展工作。并嚴格控制本級財力安排業(yè)務費,對于除公檢法等業(yè)務量大的單位,一般無特殊情況,本級財力要嚴格控制追加安排業(yè)務經費,防止出現浪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