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朋
目前初中美術教學使用最多的教輔工具是PPT教學課件。備課時,教師可以利用電腦上網(wǎng)查找教輔資料,也可以用照相機、攝象機收集資料存入電腦,配上好聽的音樂、畫面和文字提示,既方便了教師講課,又提高了教學效率。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
一、利用信息技術的可控性,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可控性是指在人的控制下,有選擇地再現(xiàn)所需要的內(nèi)容。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學生觀察的目的越明確,感知就越清晰。初中美術教材中雖然有圖片,但效果不好,不是圖片太小就是色彩失真,還有些圖片不能夠完全表達課程內(nèi)容。例如教材中的《清明上河圖》圖片,教材只是顯示一部分而不是全圖。學生在觀察時,因為圖片過小又不清晰,根本就不能觀察到《清明上河圖》的特征,無法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湛。為了更好的渲染《清明上河圖》這幅巨作的藝術價值,我在教學中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可控性,制作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既能展示整幅《清明上河圖》,也可局部放大展示,配上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有效地指導學生在觀察中分清主次。逼真、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所創(chuàng)造出的教學情景,使整幅畫面立體、直觀,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活躍起來,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同時七嘴八舌地議論起畫中的人物。我根據(jù)《清明上河圖》不同階段展現(xiàn)的不同場景、人物的變化和情節(jié)的韻律,對畫面不做過多的講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信息共享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網(wǎng)絡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有助于教學的素材,實現(xiàn)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美術基礎知識,光靠講解是很枯燥的,必須尋找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方法,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維、聯(lián)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參與其中,并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才會自愿、快樂地學習。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下冊《中國民間美術》時,如果僅靠語言講解,學生容易厭倦。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的思路,我從網(wǎng)上下載中國結(jié)編制的演示過程視頻,視頻中專家編制中國結(jié)的手法講解清晰簡練,學生興趣濃厚,一看就懂,加深了對中國民間美術的了解。這種在資源共享情境下的學習,實現(xiàn)了學生動手和教師指導的有效配合,使學生對觀察過程產(chǎn)生成功的心理體驗,提高了美術學習興趣。
三、利用信息技術的時代性,強化學生的探究能力
中學生的感知較籠統(tǒng),總是滿足于觀察事物的整體,獲取對事物的綜合印象,而忽視對事物更為具體、細致的把握,因此,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時代性強的特點,強化學生的美術探究能力。例如《城鄉(xiāng)美術文化考察》是一堂探究式的考察實踐課,通過學習中國城鄉(xiāng)傳統(tǒng)美術文化來引導學生觀察、感受不同造型、色彩及地域的特點,啟發(fā)學生去探究,學習當?shù)氐拿佬g文化、造型的主要特征。在課前,可布置學生查找、搜集課本所選作品和相關背景的學習資料,如本地有特點的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雕塑,流傳下來的民間手工藝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找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和音頻資料,把查找好的資料存儲在班級的電腦中,在課上把收集好的資料打開與大家分享,通過考察、查閱、收集資料,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究學習對自己成長的意義,增強了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術的形象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既能提供直觀形象、生動逼真的動態(tài)圖像,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又能伴隨著圖像的變化和動聽的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春天的暢想》一課通過不同角度感受與表現(xiàn)春天,體驗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美感與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加深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體會,重點學習相關的色彩知識,了解原色、間色、對比色和相鄰色所產(chǎn)生的色彩效果。抽象的色彩練習讓學生很難體會色彩,特別是原色、間色、對比色和相鄰色在藝術作品中的作用。如果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把色彩的變化做成動畫,學生很快就了解了色彩的知識和運用,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把不同原色組合成新的顏色,提高學生對美學的認識,增強審美能力。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美術教學,不僅為教學提供了方便,同時也改變了學生接受美術知識的方式,獲得了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當然,作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來說,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提升自己的美術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