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
對魯迅而言,上海不僅是他生命十年的棲身之所,也是他情感體驗和思想鏖戰(zhàn)的最后陣營。上海十年發(fā)生在魯迅思想領域的斗爭最為峻切和激烈,魯迅在上海十年的文化姿態(tài)和境遇也最有意味。魯迅一方面“在而不屬于”,在生活和情感上抗拒融入上海,不間斷地在海上“漂流”。同時也以“橫站”的姿態(tài)迎擊各路的“圍剿”,針砭時弊以及沉渣泛起的封建余毒,發(fā)表入于心史的戰(zhàn)斗篇章,矢志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創(chuàng)生于獨屬于魯迅的“思想的市場”,建構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良心。
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逝于上海。隨后,社會各界紛紛發(fā)文悼念魯迅。沉重的傷悼、溢美的盛贊不絕如縷,如周作人的《關于魯迅》、郁達夫的《懷魯迅》、劉大杰的《魯迅與寫實主義》等諸多文章對魯迅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的影響和價值進行了中肯而全面的評價。在一個風雨飄搖的黑暗時代, 擁有深刻的思想且始終滿懷民族憂患的偉大智者并不多見。魯迅的荷戟彷徨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也正是其孤獨的戰(zhàn)取和絕不妥協(xié)的精神姿態(tài),注定了他在民族發(fā)展歷程中的“中間物”狀態(tài)。錯位的理解和惡意的詆毀也會如影相隨,進而構成了某種境遇和命運。林語堂1937年1月在《宇宙風》上發(fā)表《悼魯迅》,調(diào)侃魯迅“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把魯迅比為“戰(zhàn)士”。林語堂與魯迅在個人關系上經(jīng)歷了相得與疏離,他的評價基本上還在學理的范疇內(nèi)。但他的部分描述性的理解,基本上具象了一些人對魯迅的鏡像曲解——魯迅性格上偏激、多疑、睚眥必報、動輒得咎,好在意氣之爭中虛擲生命,魯迅多的是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性而少了文人的寬容度。半個世紀以來,各種非惡意的調(diào)侃和惡意的非議始終存在,這樣的論述在房向東先生的《魯迅:最受誣蔑的人》一書中有詳述。這些評價單方面地抓住魯迅的文學成就與其文學地位是否對等匹配,魯迅的作品與“文學的永久性”、“文藝自由”關系模糊、隔膜,魯迅的創(chuàng)作是“罵世”、“罵人”義氣之爭的產(chǎn)物,將魯迅的評價從他所置身的那個“風沙撲面、虎狼成群”的時代抽離開,無視和消解魯迅“專與黑暗搗亂”、戰(zhàn)取光明、苦斗一生的堅持與執(zhí)著。然而,這些都不影響后人更清楚地看到魯迅,看到了魯迅式的孤獨反抗和絕望反抗的價值和意義,看到苛責和批評這位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民族偉人背后所呈現(xiàn)的短見和淺薄,看到了魯迅與那些在不自由的環(huán)境里妄談自由、在公平、正義匱乏的時代里主張“費厄潑賴”知識分子之間的文化分野。
在馬克思的思辨哲學里,知識分子和哲學家們以行動與否作為類型劃分的圭臬和標準,以怎樣的方式解釋世界造就了哲學家們不同的思想質(zhì)素,但哲學的意義不僅在于它思想的高蹈,更重要的是哲學的歷史參與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超脫于現(xiàn)實人生以冥想靜觀表達著對真理世界的熱情,是謂“靜觀的人生”。這種人生更多地為世人提供著精神層面的思想結晶,靜觀默想是建構其思想高地或貧瘠或富饒的唯一關鍵詞。另一種是能動地介入現(xiàn)實世界,以拯世和救世與“改變世界”為目標,是謂“行動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是拯世、救世的人生,也是意義生成的人生。顯然,在馬克思的精神詞典里對后者給予了更多的欣賞和倚重。魯迅一生渴望“精神界戰(zhàn)士”橫空出世,對“現(xiàn)了戰(zhàn)士身而出世”的“行動的人生”格外激賞,盡管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時而“人道主義”和“個性主義”起伏消長,但因心存遠方和民眾,最終還是會走出象牙之塔,來到這“騷擾之巷”的。以職業(yè)作家的“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以“同道者”的身份,身體力行的思想,成就著、實踐著“行動的人生”。
二
“五四”前夜的中國知識分子大致處于一種意識危機的時代中,華夏中心主義第一次得到轟毀,西化的思想和學說是否真正為我所用,在本質(zhì)上又是茫然的。進入三十年代,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在共同的歷史場域里并存,社會危機日益尖銳。中國社會正在發(fā)生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魯迅面對的三十年代文壇不復二十年代的“寂寞”與“平安”,帶給中國知識分子的直接影響即是因外在環(huán)境的巨變而產(chǎn)生更大的分野。這種分化是明顯的,不僅僅是文化上的,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文壇上赫然出現(xiàn)的“京派”、“海派”、“左翼文學”的三足鼎力之格局,也是這種分野在文學、文化乃至政治上的具體表現(xiàn)。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魯迅數(shù)易筆名,躲避緹騎遍地、文禁如毛的上海出版界。在與各種政治圍剿和反動勢力進行抵抗和反擊的同時,讓魯迅心靈深處充滿隱痛的卻是知識分子之間發(fā)生的各種“內(nèi)戰(zhàn)”。上海十年魯迅與各種類型的文化派別之間的筆墨官司層出不窮,與梁實秋為首的新月派的斗爭、和蘇汶所代表的“第三種人”、與“民族主義文藝”等各式各樣的文人進行著文化上的論戰(zhàn)。為此,魯迅在私人通信或友人交流時常常如是喟嘆中國文人之難處,其中聚集于上海的新文人“尤為古怪”。①顯然這種論證不僅僅局限于文學文化層面,而涉及了文化選擇和政治立場等方面。疲于抗戰(zhàn)但終其一生還是致力于抗戰(zhàn),搏擊黑暗卻不斷遭遇黑暗。即使到了晚年,魯迅面對的依然是難以擺脫的窘境與困境——讓他一再懷著隱憂又無從解決的陣營內(nèi)部的問題。對于革命營壘內(nèi)部的紛爭,魯迅是早有戒惕的。但始料未及的竟是如此綿密與頻繁,對魯迅的傷害更是深徹的。為此魯迅曾將自己在上海的境遇比作瞻前顧后格外費力的“橫戰(zhàn)”,這些多少蘊含著一代“民族魂”的巨大心靈悲哀。②與“奴隸總管”、“四條漢子”,與“太陽社”、“后期創(chuàng)造社”等“進步”革命青年之間的論爭,讓魯迅殫精竭慮、抑郁悲憤的“兩個口號之爭”等,集中形成了魯迅后期生存和情感的主要內(nèi)容,消耗并負荷了魯迅后期十年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魯迅在上海的十年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情感感受,寂寞、孤獨之感猶如暗夜襲來,將他團團包圍。悲嘆曾經(jīng)致力于反抗黑暗的“語絲”后期卻攜手黑暗。名義上身為“左聯(lián)盟主”,實際上在左聯(lián)的組織關系里常常被架空,在情感上也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③
三
上海作為“中國現(xiàn)代性困境”的核心地帶,三十年代行政上的缺席和空白,一方面成為作家們發(fā)言為聲的思想空間,另一方面也成為革命者們政治流亡的“避難所”,同時也是知識精英和思想者們迎擊、鏖戰(zhàn)的最佳場域。中國現(xiàn)代性被動楔入的場景在三十年代的上海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二患并伐”依然是粉墨登場,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西方文化雜糅并蓄,從西方社會強行移植過來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影響依然盛行。魯迅口誅筆伐的“無物之陣”不僅是陳渣浮泛的封建道統(tǒng)、庸眾、看客,還有由學士、文人和正人君子們所構成的文化陣營?!办`魂的荒涼和粗糙”在看似溫情實為虛偽的人生世相面前被一一撕開,還原其勇毅、清新、顯出的人生本相。戰(zhàn)士們戰(zhàn)斗的英姿并沒有得到凸顯,而更多的是“倘不知時日,不知地點,不知死法”的“暗暗的死”。夏瑜們悲愴的結局在寒肅昏迷的空氣里或供“有惡意的閑人做‘流言的種子”,“或者給‘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學者文人們致力于“文化山”上的坐而論道,爬梳在《昭明文選》的是漸漸死寂的沒有血性的靈魂。為此,魯迅“索諸中國”,大聲疾呼叛逆的猛士能橫空出世。這樣的叛徒具有三大特點:一是不滿足社會;二是痛苦;三是反抗與戰(zhàn)斗。為此,孫郁先生曾說“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社會中最憂患的靈魂”,魯迅自己也坦承更愿意看到自己是一個戰(zhàn)士。與思想之翼翱翔于幽暗的思想花園里的“愛智主義者”相比,魯迅永遠是一個踐行于行動的無畏戰(zhàn)士。在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和紛紜繁雜的文化格局里,魯迅依然保持著清醒的理性,會通著二十年代對“精神界戰(zhàn)士”的渴望吁求,完成自身“精神界戰(zhàn)士”的現(xiàn)實身份的定位與落實。魯迅的意義正在于此,思想上與世俗格格不入,特立獨行地反抗著體制和暴虐,同時也以“橫站”的姿態(tài),反抗著由學者、精英、名流們所構成的“無物之陣”。那些徘徊于政治與學術之間的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大都不能歸于此類,那些羽翼于政治與權力之下的政治知識分子更不在此列。魯迅的戰(zhàn)斗性不僅僅表現(xiàn)在思想上,更在于實際的踐行,實際的反抗和戰(zhàn)斗。應該看到,成為魯迅絕望反抗對象的更多的是“公仇”,而往往不是什么“私怨”。戰(zhàn)士胸懷信仰并堅持踐行信仰,戰(zhàn)斗性是其品格的基本質(zhì)素,表現(xiàn)的主要形式是對抗世俗、顛覆道統(tǒng)和秩序。
三十年代的上海,危機四伏,險象環(huán)生。三十年代的上海,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呈膠著狀態(tài),社會形勢嚴峻復雜。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化格局多元復雜,文學表達上漸漸形成了京派文學、海派文學、左翼文學三足鼎力的局面,它們一方面以各自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平分秋色,同時更在文化觀和藝術觀上沖突著平衡著三十年代中國的文壇。魯迅從一己經(jīng)驗出發(fā),“橫戰(zhàn)”于各種文化力量的“內(nèi)戰(zhàn)”中。像一匹受傷的狼,自舔傷口,慢慢療傷,再度走向戰(zhàn)場。體味著黑暗猶能燭照黑暗,感受著絕望依然能夠反抗絕望。在“飄流”的途中勇毅地“橫站”著,致力于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辣手書寫文章。魯迅之所以在經(jīng)歷了絕望和虛妄之后猶能選擇“橫站”的反抗,在思想上是由來已久的“絕望的反抗”,在性格上是一種責任感和斗爭意志。魯迅以上海作為自己最后的鏖戰(zhàn)之所,參加三盟,甘做人梯,獎掖并提攜后進和晚學,支持進步的文化力量,身體力行地戰(zhàn)斗在思想的最前沿。充分賦予其全部思想以及現(xiàn)實的品質(zhì),以“金鋼怒目”式的戰(zhàn)斗檄文,對各類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現(xiàn)象進行擲地有聲的反抗,有力地批判腐惡勢力并助其走向死亡,踐行的正是一個戰(zhàn)士的使命。“無窮的遠方,無窮的人們,都跟我有關?!毙南荡蟊姾蛷V宇,堅持思想者的獨立品質(zhì),闡揚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救世、拯世精神。在同時代作家里,完成少見的獨立承擔時代黑暗的勇者形象。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基金資助項目《都市空間與魯迅上海敘事研究》(DC110401)后期成果。
注釋:
①魯迅:《書信·330706·致黎烈文》,《魯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頁。
②魯迅:《書信·341218·致楊霽云》,《魯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606頁。
③林賢治:《人間魯迅(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4頁。
作者簡介:
丁 穎(1975— ),女,遼寧大連人,文學博士,大連民族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及魯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