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阿普薩薩唱歌,即使未曾到訪過獨龍江大峽谷,也依然能感受到江水的洶涌澎湃,風俗的野性神秘。
聽阿普薩薩的傳奇,即使未曾到訪過獨龍江,也會對那里心馳神往、魂牽夢縈。
一個遺世獨立的仙境,一座夢寐以求的桃花源,一位山谷中走出的純真漢子,故事多得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光是“阿普薩薩”這個名字就十分有趣,“阿普”在傈僳語中意為“老大”,“薩薩”是獨龍族話“最棒”的意思。父親為傈僳族,母親是獨龍族的阿普薩薩,傳承了這兩個民族的音樂與文化,又兼包并蓄醞釀出自己的體悟。
大山大川養(yǎng)育了這個漢子,大山大川造就了他天籟般的好嗓音,大山大川給予了他執(zhí)著和感恩的性格。回首從前,阿普薩薩唏噓不已:一曲《祭山神慶豐收》順利拿下云南省第四屆青年歌手大賽銅獎;江西衛(wèi)視中國紅歌會的冠軍,得到中國著名指揮家滕矢初、著名詞作家閻肅、著名作曲家王佑貴的一致好評;在央視《直通春晚》的舞臺上用沙啞的嗓音戰(zhàn)勝人氣頗豐的金池,奪得進入春晚的最后一張入場券……阿普薩薩對音樂的執(zhí)著感動了億萬觀眾,他的粉絲自發(fā)命名為“普洱茶”,一個對之充滿喜愛又飽含云南元素的稱號。
李雙江說,他一生追求純正的民歌發(fā)聲,自然的歌唱方法,并不用什么美聲技巧和其他花樣。阿普薩薩的歌就是這般渾然天成毫不造作,他的聲色層次豐富,他的嗓音醇厚清亮,他的風格灑脫自然,像一縷照進心田的陽光,使聽眾怡然。盡管阿普薩薩對今日的成就心懷感激,可他的確是實至名歸。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讓他無論碰到多少辛酸苦辣都不曾言棄,并感動了周邊每一個人。不善言辭的阿普薩薩,歌喉一展即判若兩人;在《直通春晚》最后一場比賽上,連說話都困難的阿普薩薩依舊能引吭高歌,連評委都為之感動。
自然、純凈、民族、天籟,這些符號加身的阿普薩薩顯得平靜而謙和,他說,今后還需要不斷學習,才能不負眾望,才能將更好的音樂回饋給所有喜愛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