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倫
陳家壩
陳家壩落在山的環(huán)抱中,從永太到六松去,路在山腰繞,一望眼,整片田地都顯露出來。翠盈盈的,一條河在眼里流,轉(zhuǎn)個彎,房子錯錯落落地散在田地里。
下了一個陡陡的長坡,穿過一條小河,村口便冒出一口池塘,水面清而闊。池塘邊上是菜園,水里常常有人的影子。魚在水里游,一張口,水就起一個波浪,浪里面的閃著光的便是樹影了。過了池塘,旁邊有條小路,路邊長著幾棵樹,聽上一輩說,這是香樟。香樟夏時青翠,一有風(fēng)來,樹影就碎碎地落在地上。
村里的男人都姓陳,是一個祖先發(fā)下來的,雖然也有雜姓,但大家在村里都團(tuán)結(jié)互助。而嫁來的婦女卻全非陳姓,有時便也要爭吵。婦女們都妙語連珠,一個比一個用詞老練。傳說中有兩家人把板凳搬出來,坐在凳子上,你一句我一句罵到上午,互相約好了把飯吃了又開始對罵。旁人多是要勸,遠(yuǎn)離城市,遠(yuǎn)親還不如近鄰呀!
村是出了名的窮,但都要面子,禮數(shù)極好,人都勤奮。因此,新中國成立后,村里也出了幾位校長和作家。村里最值錢的是七棵樹,三棵核桃,兩棵芭蕉,兩棵無花果。核桃樹在文革時被砍了兩棵,只剩下一棵,在村的中間,后來分給寡婦李氏,李氏卻結(jié)了婚,嫁給外村來打工的王大拿。兩個人辛辛苦苦攢夠了錢,到了城里生活,房子就留給她的侄兒,核桃樹當(dāng)然也歸了他。核桃樹很大,別的核桃樹能下幾十斤核桃就不錯了,這棵核桃樹卻要下兩百多斤。但核桃樹樹冠很大,蓋了大半邊屋,又陰了前面的菜園,這個侄兒就想砍了它。村里這時卻給他說起了媳婦,媳婦來看家,屋內(nèi)是陳舊的四壁,唯獨一棵核桃樹郁郁地頂了天。媳婦用手摸了摸,說,別砍了,能下好多核桃哩!核桃樹就這樣保留了下來。以后村人一見他就說:狗日的一棵核桃撿了一個媳婦!他聽了也不怒,只是笑笑。
芭蕉樹不結(jié)果,在池塘邊,只有被砍了曬干,當(dāng)作柴燒。無花果在村的兩頭。村頭的四叔當(dāng)村長時,大家都聚在村頭開會,會一開就是幾個鐘頭。孩子們也有跟去的,聽著聽著就想打瞌睡,或要哭著叫大人回去,大人就讓孩子們?nèi)フ獰o花果,樹就在攀援下漸漸地枯萎,村頭從此便絕了無花果。村尾的那棵在村尾的七叔當(dāng)上村長后,出錢買了,用圍墻圍著,但圍墻只是那么高,孩子們搭了梯子,又將它弄死了。無花果在村里就真正地絕種了。
村中還有一口井,井水甘甜而清冽,四季飽滿。井壁生了一層厚厚的水草。井臺寬闊而平坦,常有小孩子到井邊乘涼,而都沒有掉下去。水草說是有治病的療效,一年,一位退休工人回鄉(xiāng),大病,采水草熬服后藥到病除。井便成了神井。村人每年到了雨水都去祭祀,端著貢果,香蠟紙錢,盼望雨水豐沛而不成災(zāi),糧食豐收而不腐壞。
陳家壩也是遠(yuǎn)近聞名的文化村,村中老少多能運筆揮毫,且筆畫精當(dāng),氣勢混成。村里出了當(dāng)官的,均是以文發(fā)身。村后的小梁子上豎著一塊石碑,而石碑字跡不清,不曉得傳了幾代。我上次回村里,村里人見了我,都老遠(yuǎn)打招呼,我問他們石碑的事,他們都記不清了,只說:那塊石碑?。颗?,大概有一百年了吧。
永太
永太是我的家鄉(xiāng),十幾年里住在永太。寫了許多記人記事的文章,我卻一直避諱著寫永太,總覺得寫了永太有自夸的嫌疑。
永太在中江北部,一條路連著綿陽,三岔路口又連著德陽。永太人回鄉(xiāng)了,從德陽、綿陽、中江,一溜車就到了家門口。有人開玩笑說:永太那交通線不是連的成德綿呀!???不是?不是,是北上廣??!大家就都笑了,這些都是茶館里喝茶的人開的玩笑話。
永太就是永遠(yuǎn)太平,永太人就不爭不吵,若是街上有吵架的肯定就是外鄉(xiāng)的來客。永太人愛開玩笑,但紅臉的不多,也未見過捋了袖子要揍人的。我是零一年搬到永太住的,我的父親是永太人,“嫁”給母親,在六松的文家橋住了二十多年。我對永太是陌生的,但卻又熟悉。剛到永太時,鎮(zhèn)上僅有兩條街,一到逢場就熱鬧非凡,人群涌動,摩肩接踵?,F(xiàn)在的永太擴(kuò)大了幾倍,街道拓寬,有新街老街之稱。到了逢場天,街上人頭攢動,一派繁榮,叫賣聲,還價聲,交雜一起。不時又有時髦的女子經(jīng)過,有人就說,靠近城市么,你看看那些女子,一個個不比城里的漂亮?是漂亮,也有的挽著男友或丈夫的手在街上挑物件,老些的婦女就嘆嘆氣,錯過了年齡!
時代是巨變的時代,永太也在變,凡來過永太的都知道。也有十幾年沒回的打工者或生意人,剛下車就叫喚起來:這哪里是永太么?!這分明就是深圳!這是對的,中江的“深圳”。
一個鎮(zhèn)集,各種生活設(shè)施,通信服務(wù),房屋建筑,都跟著大都市走。街前樹木整齊的排列著,和來往的行人并排走,一改以前古舊的氣息,真正在往現(xiàn)代都市趕。
我住在村子里,村子的設(shè)施當(dāng)然沒那么齊全,大多數(shù)路卻修平整了,壓路機(jī)一過水泥路就連起了各個村莊。我們村分兩個部分,下村人多密集,上村人少稀疏,下村路鋪了,上村也正鋪了。田土都包了出去,年輕的出去打工,年長的在家?guī)Ш⒆?,也可以到瓜蓬里幫忙,賺些工錢。
永太早不落后了。我的父親曾經(jīng)和他的伙伴說,這輩子哪天才能把干飯吃飽哦!寫著寫著忽然覺得什么在叫,回頭一看,是高壓鍋的氣轉(zhuǎn)了,我跑過去,把氣關(guān)掉,端出一碗香噴噴的雞湯。
玉興
一覺醒來,就到了玉興。怪石峭壁沒有,高偉建筑沒有,只是樸素簡潔。疑惑著說,這是玉興?這就是我們所選定拜訪的玉興?沈鐵在一旁提醒:這是玉興。
晌午,太陽沒出來,亞熱帶天氣不時要下點雨,我和沈鐵在鎮(zhèn)上轉(zhuǎn)了轉(zhuǎn),四下望望,到飯館里吃了飯。還在路上的時候我望著窗外,從中江出來時天氣變幻,雨似瓢潑,到了玉興,望望天上,心里默念,天氣呀!保佑我們有個好運氣!果然,正在鎮(zhèn)政府門口躊躇著要不要進(jìn)入,迎面走來一位工作人員,一問,竟是玉興的一位副鎮(zhèn)長,姓段。段副鎮(zhèn)長便是我們的熟人了,給我們安排了住宿。
出了鎮(zhèn)政府大門,我們就沿著大路一直往水庫去了。玉興是木耳大鎮(zhèn),遍地都是木耳,我和沈鐵走著,木耳就一路跟著,木耳晶瑩剔透,叫白木耳。
夏日里,雨剛過,又是在山中,真有一些“空前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感覺。風(fēng)吹草木動,蟬也跟著叫,上了一個緩坡,一片田園就展露面前。沈鐵講,這是人間仙境!我看出他的興奮,但我沒答話。沈鐵是寫詩的,總有點清高的樣子,在他面前我就要深沉,氣勢上要宏偉。但他不肯罷休,還說,這是人間仙境么?他把眼睛看著我,我仍不答話。我們再沒有話說了,腳上疲勞,嘴也疲勞,路寬人也多,汽車和摩托不時從身旁開了過去,轟轟轟轟。朝俊就來了,他是玉興人,我來玉興后才想起他。我們問朝俊,要他介紹當(dāng)?shù)靥厣?,他說不出,我們罵他,狗日的吃玉興飯不做玉興事!他愛笑,把嘴咧開了,笑得滿嘴白牙都露出來!我說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個人把一口牙拔了,安上金牙,結(jié)果被人搶了,就是因為他笑!朝俊說,我的是真牙哈!我說,多少天不漱口,牙齒早黃了!這是滿口的金牙啊!他又笑了,但沒有再走,他蹲在地上笑得直不起身。
水庫挺大,高峽出平湖,突然就說了出來。沒有到汛期,水位不高,但風(fēng)景好,一只腳在這邊,又看到那邊的好,兩只腳就停不下來。要走,又說那邊風(fēng)景好些,但剛走到一半,雨就下來了,起先兩點,后頭就大了,像有誰在天上往我們頭上澆水。一位老婆婆在門頭望著我們,近了,欲要開口,但老人先說了,快坐,雨大了勒!又要進(jìn)屋倒水,我們連連擺手,謝了!我們坐一會就走。老人家停下了,和我們沖殼子(四川方言,擺龍門陣,說故事),講家里的娃娃,講生活變化,又講木耳。我們問木耳怎么種呢?她說,你們也要種?我們搖頭說不種,就問問。她說不種也講??!于是詳細(xì)地說了木耳的種植過程,溫度控制,料和袋子又該怎樣保護(hù)……
山里的雨,來去很快,雨停了,我們道別老人出了山。聽了老人的種植方法,我心里很暢快,現(xiàn)在有很多村民都染上了城市的金錢觀,喝水要錢,坐凳子按秒收費,但玉興的村子卻能保持這么好的禮節(jié)風(fēng)俗。沈鐵也高興,就要吟詩呀!“木耳,這個黑夜的耳朵/在黃土地的舌尖上/養(yǎng)育整個中國……”
晚上是該休息了,我們在鎮(zhèn)上又看了看,回到鎮(zhèn)政府,天空亮著,云上有光,霞光萬丈。我背了手向下看,天上又下起了小雨,雨細(xì)如牛毛,天邊就飄來了云彩,一朵一朵,異常絢麗。
富興
當(dāng)七月天晴而不烈的時候,我來到了富興;繁雜的都市生活,就連村莊也煩躁不安的時候我來到了安靜的富興。富興在中江西北部,丘陵地區(qū)凸顯得淋漓盡致的是富興,山高溝夾,古木參天,蟲魚鳥獸唱和不停的是富興。
“豆子山,打瓦鼓。陽平山,下白雨”,古綿州巴歌里傳唱千年的陽平,唱成了陽平鄉(xiāng),陽平就在富興。
我是第一次到陽平,生在中江,走過了許多地方,卻從未涉足到這里。說要好好行萬里路,就要從腳底下開始!
陽平大橋首先橫在了眼前,橋下是滔滔的江水,江是凱江,穿過整個縣,日夜不停地奔涌把整個縣串接起來。當(dāng)?shù)孛裰{說得好:獅子抬頭望馬鞍,一下同樂有三澗,雞冠山在掃把邊。抬頭望去,兩山對壘,一澗跳過一澗,如獅子下山,卻又見兩山鞍部臨其上,民謠就唱出來了,成了宣傳的調(diào)子。外鄉(xiāng)人來一遍當(dāng)?shù)厝司统槐椋谶@一遍遍訴說頌唱時,陽平就富裕起來。
望江是陽平的一個山村,臥在深山里,曾經(jīng)道路泥濘,交通不暢,現(xiàn)在水泥路連通四野到了田間地頭。村支書介紹說:望江就是望凱江,水美魚肥,瓜果滿山,飛速在發(fā)展。我卻認(rèn)為,望江就是望中江,代表了中江的發(fā)展,迸發(fā)蓬勃生機(jī),變幻氣象萬千。
青山綠水的陽平變化是大的,在陽平街上我曾問過一個漢子,陽平變化大嗎?他答:路修通了嘛!又沖我笑笑。我就記起了一個朋友說的話,一個農(nóng)村人,走慣了山路,到了城里,車一開過就捂住口鼻,城里朋友就問,為啥捂?他說,有灰哩!朋友說,沒有灰呀!他說,你傻呀!這路上沒有灰能叫路?路就是灰塵呀!路是灰塵。從古至今,一個地區(qū)的富裕興旺主要是看那個地方的交通條件。但富興的路是水泥路,不是泥路,烈日炎炎也好,細(xì)雨綿綿也好,始終潔凈瓷實。那富興的路就不是路?一句民間哩語說:要想富先修路。富興的路當(dāng)然是路,是致富的路。
富興是美的,山美水美人美,它的傍晚也是美的。“5·12”汶川地震震垮了許多地方,但卻令富興的劉家老院子出了名,全實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古風(fēng)鮮明,屋高檁粗,瓦厚堂寬,牌匾掛了三塊,字跡清晰可辨。入大門,內(nèi)堂逼仄,廂房幾間,左右兩側(cè)長條木凳端居,門檻高聳,屏風(fēng)側(cè)立,長凳上有刀斧印,有人說,虧它笨重,不然早要被損。
劉家院子傳說已建成了好多代。我學(xué)識淺薄,但總算在富興開了眼,看了變化,又看新奇,流連忘返,意猶未盡。
傍晚十分當(dāng)然要吃飯,劉家老屋前有一農(nóng)家樂,側(cè)墻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常吃富興飯,不當(dāng)負(fù)心漢!
六松
最初的山民是我的族人,生活在層層山巒的包圍之中,就是四川盆地中的小盆地。
闊別故鄉(xiāng)已近七載,那時候小,不記事,也不懂那么多的別離情,只知道搬家就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我在永太生活這幾年,雖時?;厝タ纯矗o爺奶上上墳,理理草,終于還是覺得在六松舒坦一點。
六松,是長在山與山之間的,仿佛貼著山縫延伸出去。這是我最初去的場鎮(zhèn),也是歸家的必由之路。我的骨子里早刻下了六松的記憶。
我母親在六松老家的輩分很大,我這個老幺兒自然也附著母親的輩分長起來。同村的一位族兄做六十大壽時我回去,族兄的小孫子蹦跳著過來,大叫著“表爺、表爺”。我一怔,趕忙從荷包里掏出幾顆糖。
六松有個很出名的村叫文橋村,這里曾經(jīng)是革命先輩戴資杰領(lǐng)導(dǎo)“文家橋”暴動的地方。那個年代,革命者在這片土地很受歡迎。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淳樸而嚴(yán)厲,我們這些孩子常常光著身子在田間頭的河里摸魚抓蝦,而結(jié)果往往有兩種,一是偷偷溜回去被父母發(fā)現(xiàn)挨打;一是被長輩們追著在田里亂躥。因為你一個進(jìn)了河,其他小孩子就都跟著去了,這叫“跟好人,學(xué)好人,跟到端公跳假神”。
我的家在歪塔寺,聽長輩說以前這里有一座塔是歪著的所以叫歪塔寺,不過后來倒了,歪著的塔不在了,但名字卻流傳了下來。上次我回歪塔寺,碰見了一位老人家。他坐在他家門口的青石板上抽煙,大聲地喊我,和我打招呼。我很小就離開了歪塔寺,承著家的原址,時不時地回一下這個“祖籍”,故鄉(xiāng)人中除走動親密的,其余人的名字大多都已忘記。我在腦袋里想了半天才記起他是“白牛”,小的時候出于劣性,愛給大人們?nèi)⊥馓?,“白牛”就是一個。白牛和我打著招呼:
“濤娃子,回來也不招呼人了喃?”
“不是??!是變了嘛!大家的樣子都變了!認(rèn)不出?。 ?/p>
“那我這個老太爺總沒變好多嘛!你還認(rèn)得到我莫?”
“認(rèn)得到!肯定認(rèn)得到!”
“那你說我是哪個?”
“白牛嘛!”
“哈哈!還是你好,還記得我,六娃子和石娃子上次回來連‘白牛都不曉得喊了,去了大城市的娃娃,硬是你說的變了勒哈!變了!”
但我回去是給爺奶上墳,理草,哪里有時間去吃飯?劉二嬸看見我揮著鋤頭,手里編著“辮辮”(四川中江方言,麥稈編成,發(fā)辮狀,用來編草帽)湊過來和我聊天,她告訴我家鄉(xiāng)變化很大,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過年才回來。她又說,吳家那家子在哪里買了房,我家前面的那戶人又在哪里打工,大家都有事情做了,小娃娃們也長大了勒,一眨眼的功夫??!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快過年了,大家都從外地往回趕。我要回永太的時候,六娃子提著一只燒雞,兩瓶啤酒,一路跑著過來。他站在我面前氣喘吁吁的說,濤娃子,你回來也不打聲招呼???見外!我說,不想麻煩你們。他說,都是一家子,從小在一堆耍的,能叫麻煩嗎?
我們坐在村里的大石堆上吃著,六娃子說,好久沒這么吃了。他笑著灌了一口啤酒,險些被嗆著,聲音嘶啞著說,今年是還可以,但這次回來是提前過年,正月里要回去加班。
我離開歪塔寺的時候已經(jīng)快兩點了,我要走到水清埡去搭車,在文家橋,這是最后一趟通往永太的班車。我走到村口,白牛還坐在他家的青石板上抽著旱煙,吧嗒吧嗒的。他說,走了?我說,走了。我的步子邁得越遠(yuǎn),他抽煙的聲音越響,快到盡頭,我往回一看,白牛用煙桿敲著青石板,正在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