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華
溫室冬春茬角瓜是我鎮(zhèn)設施溫室的一個主要茬口,主栽品種為冬玉、法拉麗、愷撒等,667平方米平均產量15000千克,效益達30000~40000元。經多年生產實踐,棚戶栽培過程中已經形成了系統(tǒng)的模式化栽培措施,為方便棚戶借鑒參考,簡要總結溫室西葫蘆田間管理技術如下:
1 定植管理
1.1 整地施肥:667平方米施入15~20立方米的充分腐熟農家肥和15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均勻撒入棚室內,深翻30厘米以上。
1.2 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其操作要點為:挖槽——填秸稈——撒菌種——回土做臺——澆透水——打孔;具體步驟:
1.2.1 挖槽:在種植行的位置上挖深20~25厘米,寬80~90厘米槽。
1.2.2 填秸稈:槽內填加秸稈(秸稈不用處理),鋪勻、踏實,厚度25~30厘米,槽兩頭露出10~15厘米秸稈茬。
1.2.3 放菌種:填完秸稈后按每槽所需要拌好的菌種量均勻撒(潑)在秸稈上。
1.2.4 回土做臺:土層厚度保持20~25厘米,不宜過厚。
1.2.5 澆水:定植前7~10天,在大行內澆水濕透秸稈,水面高度達到壟高的2/3(直到秸稈澆透為止),以免壟土板結。澆水后4~5天要及時打孔,用2厘米左右粗細的釬子(木棍或圓鋼自制)在臺兩側按孔距30厘米斜著打孔,孔深到秸稈底層(生產過程中,每1~2次澆水后,都要注意打孔)。
1.2.6 定植:按每畝1000~1200株的密度定植。要求65~70厘米的株距在壟背開穴,穴內施入毒土,并與穴內土壤攪勻(毒土的配方為:每畝1.5~2.5千克地菌凈、多菌靈或福美雙與30千克干細土攪拌均勻)。將苗擺放于穴內。蓋土要求深度與苗坨齊平,蓋土時用手輕輕按壓苗坨,整棚定植完后,灌足定植水,灌水時大小行全澆,切忌明水淹到苗身。
1.3 定植、劃鋤和覆膜:定植時澆透水,畝定植密度1000~1200株;定植水、緩苗水及未覆地膜前劃鋤2~3遍,深度3~5厘米;劃鋤后及時覆膜。
2 植株調整
2.1 調節(jié)植株長勢:根據植株長勢,根瓜去弱留強。徒長可用西葫蘆專用雨林矮豐噴施控制。
2.2 疏瓜:植株長勢正常留3~4條瓜,植株特別旺盛時應適當晚摘。長勢弱或嚴冬時植株可留1—2條瓜,植株特別弱或出現花打頂時要適時早摘。
2.3 抹瓜:花瓣由綠變黃,微微張開時為最佳抹花時間。方法:用毛筆一瓜一蘸,順瓜條全身抹,大瓜頭抹小頭,彎頭瓜抹彎面,注意要從把端往花的方向抹,以防激素中毒。
2.4 去葉:晴天上午去,下午或陰天不要去,每次去葉時帶出棚外,并在傷口外涂抹農用鏈霉素、可殺得等銅制劑。
2.5 吊秧:植株封壟時即可吊秧,吊秧后每3天盤一次頭。
3 設施環(huán)境調控管理
3.1 溫度:緩苗前白天25~28℃,夜間12~18℃;緩苗后白天18~20℃,夜間10~15℃;結瓜期白天20~25℃,夜間10~15℃。
3.2 水肥:定植7天澆緩苗水,到根瓜采收前控水。第一批瓜采收完后,膜下灌水沖肥,以每畝10千克的腐殖酸、黃腐酸或甲殼素等沖施肥兌8~10千克硝酸鉀。冬季低溫季節(jié)盡量選用養(yǎng)根沖施肥和高氮中鉀低磷水溶肥5~10千克混合沖施;返春后,沖肥以N、K為主,每次每畝施入15~20千克。
3.3 光照與通風:盡量增加光照,草簾要早拉晚放,要應用擦膜布條、后墻張掛反光幕等。注意通風,降溫排濕和補充二氧化碳,低溫或陰天時,要間斷放風。
4 采收
瓜條0.3~0.4千克采摘為宜,不宜采大瓜。
5 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一要注意創(chuàng)造適宜西葫蘆生長的設施環(huán)境條件;二要合理調控好植株,確保植株健壯生長;三要及時噴防,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
主要蟲害:白粉虱、薊馬、潛葉蠅等;要應用防蟲網,棚室懸掛黃蘭板。發(fā)生害蟲后:白粉虱:噻蟲嗪、噻嗪酮;薊馬:乙基多殺菌素、啶蟲脒;潛葉蠅:乙基多殺菌素、滅蠅胺。
主要病害:灰霉?。亨ぞ0罚▌P澤),咯菌腈(卉友)、腐霉利、嘧霉胺;銀葉?。壕G野神、氨基寡糖素、寧南霉素。白粉?。阂亦追?、醚菌酯、氟硅唑等。爛秧:乙蒜素、可殺得,農用鏈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