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yuè liú huǐ(古)
qī yuè liú huǒ(今)
【解 釋】農(nóng)歷七月時節(jié),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出 處】來自《詩經(jīng)·國風·豳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釋 義】 “七月”,原指夏歷(農(nóng)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是通假字(同毀huǐ),是大火星的名字,即“心宿二”,也就是天蝎座。每年農(nóng)歷五月間黃昏時,大火星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漸漸偏西。古人發(fā)現(xiàn)當大火星逐漸向西方遷移時,暑熱開始減退,天氣就開始變涼,故稱“流火”。因此“七月流火”是天氣變涼的信號。這種解釋也見于《毛詩傳箋》(鄭玄著)和《毛詩正義》(孔穎達著)。
【用法演變】在采用陽歷紀年以后,人們卻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天氣炎熱,和原意正好相反,這種用法也越來越多。
如2005年7月12日,郁慕明到中國人民大學演講,人大校長紀寶成在致歡迎詞時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于是,這一事件就引發(fā)了廣泛的討論。
此后,在一些官方媒體中,仍然時常用“七月流火”來表示天氣炎熱,比如:
一、楊曼的《夏季市場被世界杯攪火了?攪慘了?》(《市場報》2006年7月10日)一文中寫道:“七月流火,高溫引爆了今年的夏日經(jīng)濟?!?/p>
二﹑《清涼圣境文殊界》(《京華時報》2006年7月18日)中寫道:“哪怕外界七月流火,山里卻依然是‘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涼世界,”
在今天, 陽歷7月相當于農(nóng)歷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天熱倒也十分貼切,屬于“借形詞”,也符合詞語發(fā)展規(guī)律,應當接受這種變化,否則就犯了“以古匡今”的錯誤。(陜西省西安市 王建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