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瑞,山西省陽泉市東回鎮(zhèn)東回村人。這位不幸患有右肢癱瘓后遺癥的人,通過多年的努力,在自家院子里創(chuàng)辦了農家書屋——“關愛書屋”。當《科學導報》記者見到孟祥瑞時,他正在書屋里寫毛筆字,屋子里擺滿了各類書籍,孟祥瑞笑呵呵地說:“現(xiàn)在這個書屋里的藏書有10000余冊。”
自強不息戰(zhàn)病魔
孟祥瑞從小就喜歡寫毛筆字、畫畫,并時常弄些根雕作品,人物、走獸、飛禽還雕得有模有樣。街坊鄰居都說他是個“能耐”人。1997年,孟祥瑞在家務農時突發(fā)腦出血,雖然經過治療,但還是落下了右肢癱瘓的后遺癥。不能下地干活了,孟祥瑞失落了好一陣子。他經常對著自己的根雕作品發(fā)呆,突然有一天,他萌發(fā)了辦書屋的念頭,他覺得在書里能找回從前的自己,而且可以以書會友、用書育人,幫助左鄰右舍開闊眼界。
妻子知道他的想法后,表示很支持。孟祥瑞的家境并不富裕,但為了完成他的心愿,妻子依然幫孟祥瑞籌集了一些資金購買圖書、報刊及雜志,但要辦成“書屋”,幾十、幾百本書是不夠的,為了讓書屋里的書更豐富,妻子還東奔西走地與陽泉日報社、平定圖書館、文化局等部門聯(lián)系,尋求幫助。
日積月累,孟祥瑞小書屋里的書漸漸多了起來,于是他開始為村民提供免費借閱服務,并為書屋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關愛書屋”,但是大家更喜歡稱他的書屋為“免費書屋”。村里的年輕人、中小學生,經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到“免費書屋”看書或借書。
孟祥瑞經常想:“我雖然是個農民,但我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把農家書屋辦得更好,還要創(chuàng)作更多的書法繪畫作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活躍農村文化氛圍,實現(xiàn)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p>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通過勤學苦練,孟祥瑞在書法繪畫領域取得了不小成績,并于2013年當選為陽泉市第二屆老年書法協(xié)會理事。目前,協(xié)會已發(fā)展會員40余人。
言傳身教育后人
“孟祥瑞不僅是一位繪畫、書法愛好者,更是一位好老師。”協(xié)會的會員這樣評價他。
為了豐富村里孩子的業(yè)余生活,孟祥瑞在村里辦起了書法班,不少孩子利用節(jié)假日跟他學習書法。為了讓孩子們對書法更感興趣,孟祥瑞每天晚上都會寫滿滿2頁紙的教案,常常和妻子為了尋找學習書法的方法熬到深夜。順口溜、猜字等寓教于樂的游戲讓孩子們真正地了解了書法、喜歡上了書法。他告訴記者:“書法是一種精神,它能磨練意志。”
孟祥瑞用行動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采訪中,他表示:小家雖小但聚能無限。只要每個家庭都能知榮辱、講友善、樹新風、睦鄰里,國家就能興旺昌盛,讓身邊人在思想上認識、精神上提升、行動上進步,這就是他所追求的。
相扶相助傳佳話
一直以來,孟祥瑞的座右銘是“做人先立德”,說話辦事要“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正直無私、以理服人”。當記者和孟祥瑞聊起家庭、談及妻子時,他忽然不好意思地說:“從我開始辦‘關愛書屋’到現(xiàn)在,不管這條路走得有多難,妻子始終在我身邊鼓勵我、支持我。從我失去重體力勞動能力開始,她每天不僅忙家務、忙農活,還要操心我這一攤子事。這輩子有她是我最幸福、也是最幸運的事?!?/p>
坐在一旁的妻子回應說:“這么多年來,雖然祥瑞身體不好,但是有一技之長,是個文化人,能帶領村民學習科學知識,為他、為這個家付出再多,我心里也高興?!?/p>
“家是一個國,國是千萬家”。孟祥瑞相信,只要每個家庭用自己的幸福生活去影響、帶動更多的家庭創(chuàng)建平安,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傳承家庭文化,和諧社會就一定會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