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輯
摘 要: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詞匯中的瑰寶,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典故蘊涵其中。經(jīng)過歷史的沉淀和實踐的錘煉,成語呈現(xiàn)出了言簡意賅和生動形象的特點?!妒酚洝愤@部重要的歷史和文學典籍產(chǎn)生于漢代,它對語言學的發(fā)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反映著秦漢時期的基本語言面貌,在漢語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妒酚洝匪d史事生動,所用語言精練,在千古流傳中形成了五百多條成語,為漢語詞匯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有益的史料。
關鍵詞:《史記》;成語;分類
中圖分類號:H1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3-0116-02
王勤在《漢語熟語論》中界定漢語成語是“具有典雅風格、短小精悍、含義精辟、習用已久的四言固定詞組?!苯?jīng)過翻閱中華書局1999年1月版簡體點校本《史記》文本,對照《中華成語詞典》,查檢《漢語成語大辭典》以及《現(xiàn)代漢語成語規(guī)范詞典》等幾種辭書,筆者初步統(tǒng)計出568條四言形式《史記》成語。其中,既有語源出自古代典籍而《史記》加以繼承的,也有后人從《史記》中提煉概括、加工整理的,對于重復出現(xiàn)于不同篇章中的成語以及形式有異而意義相同的成語,均未做重復統(tǒng)計。
一、《史記》成語在五種體例中的分布
由上述統(tǒng)計數(shù)字可見,各體例內(nèi)部的《史記》成語在數(shù)量分布上十分不均:成語數(shù)量以列傳為首,本紀、世家其次,表、書及自序中卻極少。這與《史記》本身的體例分布密切相關。首先,《史記》共有130篇,其中列傳七十,用以“列敘人臣事跡”,也有關于少數(shù)民族和其他藩屬國的記載。列傳中產(chǎn)生的成語數(shù)量最多,除因其在整部著作中所占比重最大外,也緣于其中對眾多代表性人物的形象描寫和生動刻畫之需,內(nèi)容含量相對其他體例來說必然更加豐富。其次,表、書在《史記》中所占篇章比例本就不大,更因“表”和“書”的表達方式和內(nèi)容范圍決定了其不可能產(chǎn)生大量的成語:十表作為紀傳的輔助補充來譜列各時期的重大事件,多用說明性的表格形式而極少使用表述性的文字形式;八書則以概述為主,成為介紹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成就的專題,二者的描寫性顯然無法與其他體例相提并論,從中產(chǎn)生的成語數(shù)量少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史記》成語的來源與形成
《史記》成語主要有以下兩大來源:
來源一:首見于《史記》之前的古文獻典籍,司馬遷加以運用和提煉的。
司馬遷的《史記》創(chuàng)作,有著大量對歷史文獻和百家典籍的合理借鑒,必要的進行了整段節(jié)錄和引用。如對春秋戰(zhàn)國歷史的敘述就在很大成分上依據(jù)了《左傳》《戰(zhàn)國策》《尚書》等,敘述《孔子世家》與諸子列傳則多引諸子的文章。源于歷史古籍的此類成語是《史記》成語的重要來源,共有一百余條。從《史記》對其繼承和使用的角度來看,有三種類型:
1.《史記》以固定詞組的形式將一個意義完整的單位完全繼承下來。如:“夙興夜寐”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秦始皇本紀》完全加以繼承:“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庇秩纭盁o方之民”出自《禮記·經(jīng)解》,《禮書》完全加以繼承:“然而不法禮者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贝朔N情形在三類中最多。
2.《史記》對古籍中的一個詞組或句子加以修改和提煉,后逐漸發(fā)展成為成語。如《荀子》原作中的“置錐之地”至《留侯世家》“使無立錐之地”將“置”改作“立”,后用于形容極小的地方。又如《戰(zhàn)國策·西周策》原作中的“前功盡滅”至《周本紀》“前功盡棄”將“滅”改為“棄”,《韓非子·有度》原作中的“負薪而救火”至《魏世家》“抱薪救火”將“負”改作“抱”等。
3.《史記》繼承古代著作中的一句或一段的原意,進行必要的文字加工,后逐漸凝固成四言形式的成語。如將“衣被丑敝為藍縷”(《左傳》)加工為“蓽露藍蔞以處草莽”(《楚世家》),后凝固為成語“蓽露藍蔞”;又如將“揚揚如也”(《荀子》)發(fā)展為的“意氣揚揚,甚自得也”(《管晏列傳》),后凝固為成語“意氣揚揚”。
來源二:由《史記》原文形成的成語。
《史記》的語言準確生動,形象鮮明,很多詞語在流傳中逐漸固定為成語。這類成語是《史記》成語的主要部分,有四百多條。從成語的形成來看,有以下幾種情形:
1.直接形成于《史記》原句的成語。因在形式上基本穩(wěn)定,在意義上也相對完整而被直接保存下來的此類成語,在《史記》成語中有著較大的比重,筆者統(tǒng)計共86條,這也是《史記》對后世語言詞匯的發(fā)展影響巨大的表現(xiàn)之一。此種情形如:“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shù)與虜敵戰(zhàn),恐亡之。”(《李將軍列傳》)“臣愿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保ā都赤嵙袀鳌罚按锁B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保ā痘袀鳌罚?/p>
2.直接截取自《史記》原文而成的成語。從《史記》原句中直接截取詞語而成的這類成語是《史記》成語的最主要來源,共160條,比重最大。如:從“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秦始皇本紀》)句截取的“土崩瓦解”;從“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孫子吳起列傳》)句截取的“三令五申”;從“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平原君虞卿列傳》)句截取的“三寸之舌”等。
3.加工自《史記》原文而成的成語,共統(tǒng)計出118條。其加工方式為:
一是選取最有概括性的原句詞語組合加工,比重較大,共58條,也是《史記》成語的重要來源。如:從“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項羽本紀》)句選取了“皆沉船,破釜甑”加工成“破釜沉舟”;從“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高祖本紀》)句選取了“居高屋之上建瓴水”加工成“高屋建瓴”;從“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越王勾踐世家》)句則選取了“蜚鳥盡,良弓藏”加工成“鳥盡弓藏”,將“狡兔死,走狗烹”加工成“兔死狗烹”,將“共患難,與共樂”加工為“患難與共”。
二是對原句詞語換字加工,使得語言表達更準確、形象,此類共21條。如:“丞相誤邪?謂鹿為馬?!保ā肚厥蓟时炯o》)后將“謂”換為“指”,形成“指鹿為馬”;“平易近民,民必歸之?!保ā遏斨芄兰摇罚┖髮ⅰ懊瘛睋Q為“人”,形成“平易近人”;“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保ā稄埗愨帕袀鳌罚┖髮ⅰ安_”換作“明”,形成“明目張膽”等。
三是對原句詞語刪字加工,或刪掉虛詞,或去掉不必要的以及重復的實詞,形成四字格成語。此類有28條,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項羽本紀》)刪減形成“勞苦功高”;“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伍子胥列傳》)刪減形成“倒行逆施”;“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廉頗藺相如列傳》)刪減形成“怒發(fā)沖冠”等。
四是對原句詞語換序加工,使之更符合人們的語言習慣,此類共有6條,如:“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項羽本紀》)換序加工為“以一當十”;“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魏其武安侯列傳》)換序加工為“相知恨晚”;“……孤立行一意而已”(《酷吏列傳》)換序加工為“一意孤行”等。
五是對原句詞語增字加工,改三字詞語為四字格形式,在意義上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化,在形式上更符合成語的語言形式,且蘊涵也更豐富深遠。此類共5條,如:“……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項羽本紀》)增一字為“決一雌雄”;“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淮陰侯列傳》)增一字作“背水為陣”等。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史記》成語實際上成于超過一種的加工手段,如:《史記》原作“嫁其禍于趙”,經(jīng)歷刪“其”與改“趙”兩種手段后形成了“嫁禍于人”;又如《史記》原為“孤立行一意”,經(jīng)歷刪字與換序后形成了“一意孤行”。
4.整合自《史記》原文的成語,共105條。
一種是取《史記》文中一段話之意或一則故事之內(nèi)涵并以四言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后固定為成語。如:整合“民皆歌樂之,頌其德”(《周本紀》)之意,以“歌功頌德”表達;整合“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項羽本紀》)之意,表達為“秋毫無犯”;整合“……‘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恢獫h廣大”(《西南夷列傳》)之意為“夜郎自大”等。
另一種是取《史記》原文與古代典籍中的詞語組合而成的成語。如:取《尚書·金縢》的“流言”,結(jié)合《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的“蜚語”,組合成為“流言蜚語”;又如取《史記·張丞相列傳》中的“期期”,結(jié)合《世說新語·言語》篇中的“艾艾”,組合成為“期期艾艾”來形容人口吃。
第三種是將《史記》中同一篇章不同位置的詞語組合起來,或者將《史記》不同篇章中出現(xiàn)的詞語整合起來形成的成語。前者如《項羽本紀》篇尾端的詩句“力拔山兮氣蓋世”與篇首語句“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后分別選取了“拔山”“扛鼎”組合而成“拔山扛鼎”來形容力大無比,勇武過人;后者如語源為《繹侯周勃世家》中的“給喪”與《張丞相列傳》中的“蹶張”,后人將二者組合而成“給喪蹷張”。
此外,有些詞語或句子在《史記》中不止一次出現(xiàn),每次出現(xiàn)時的形式略有不同,個別字有所改動,在流傳和發(fā)展過程中,其中一種逐漸固定為成語的主要形式。如“不可勝數(shù)”一詞,在《天官書》中出現(xiàn)時,形式與今無異,而在《梁孝王世家》中出現(xiàn)時用了“不可勝道”,在《張儀列傳》中用了“不可勝計”,在《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用了“不可勝載”,在《大宛列傳》中用了“不可勝言”,后“不可勝數(shù)”發(fā)展固定為成語形式。又如“食不重味”一詞,在《吳太伯世家》《伍子胥列傳》《游俠列傳》中都曾出現(xiàn),而在《蘇秦列傳》中出現(xiàn)時是“食不甘味”,在《越王勾踐世家》中出現(xiàn)時是“食不加肉”。這種形式上的微調(diào)很好地適應了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馬國凡.成語[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
〔3〕王勤.漢語熟語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4〕葛本儀.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5〕劉潔修.成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6〕范培培.《史記》成語研究[J].語文學刊,2009(7).
〔7〕劉治平.源于《史記》的成語[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5(1).
〔8〕李娟.《史記》成語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06(10).
〔9〕黃懋頤.《史記》與漢語成語[J].南京大學學報,1983(2).
(責任編輯 張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