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園林
朋友們聚在一起,聊到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小蓮總是拿出手機,迫不及待地打給媽媽,或命令或撒嬌:“媽,記得多腌點臘肉,我下次回家?guī)?!”“媽,我好想吃家里的土雞,你能不能到市場上買一只?”
我們時常取笑小蓮,說她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總是想方設(shè)法給媽媽找麻煩。明明到超市能買到粉蒸肉,她偏偏讓媽媽從老家寄。每次從老家回來,不是丟件衣服就是落雙鞋子,然后嚷嚷著讓媽媽幫她保管。糖醋排骨的做法,“百度”一下就知道,她偏要打電話咨詢母親,讓老人家口干舌燥地教上半天。最可笑的是,她不用鬧鐘定時間,而是讓媽媽每天打電話喊她起床,為了省話費,約定好電話響三下就掛掉。
同事小欣自從結(jié)婚后,就多了一個習(xí)慣,每個周末都會打電話給媽媽,說自己要回家吃飯。媽媽聽了,自然滿心歡喜,忙著到菜市場買回各種好吃的,做上滿滿一桌子。
那天,大家早就約定好周末要聚餐,快下班時,小欣居然打電話說:“媽,我晚上回家吃飯,多做點好吃的?!庇型潞眯奶嵝眩骸巴砩弦鄄停靹e讓老人家做了?!倍⌒乐皇切π?,并不糾正,直到快吃飯的時候,她才慢騰騰地打電話告訴媽媽,自己不回家吃飯了。一屋子人大跌眼鏡,小欣這不是故意給媽媽找麻煩嗎?明明知道晚上回不去,卻讓老人買菜、做飯,真沒見過這么折騰家長的!
我一直對小蓮和小欣的做法頗有微詞,一個連媽媽都不能善待的人,又怎么能善待他人呢?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才知道,小蓮是獨生女,從小到大,從沒離開過媽媽。工作后遠(yuǎn)離家鄉(xiāng),媽媽非常不適應(yīng),看著空蕩蕩的家,總是無限傷感,做什么都提不起勁兒,人也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可只要接到女兒的電話,她便會立馬提起精神,跑幾里路買年糕,提著大包小包到郵局,口授女兒做菜秘訣,按時打電話叫女兒起床……做這些的時候,她總是眉開眼笑,心情特別好,仿佛女兒還在自己身邊。為了讓媽媽精神不垮,小蓮只得努力地、一次又一次地給媽媽找麻煩。
小欣父親早逝,她結(jié)婚后,家里就只剩媽媽一個人。媽媽喜歡將就,常常一碗剩飯就是一頓,女兒勸她要加強營養(yǎng),她卻理直氣壯地反駁:“一個人的飯不好做!”為了讓媽媽能吃好,小欣就每周末回家吃飯,只要她回去,媽媽準(zhǔn)會弄出十個碟子八個碗,讓她吃得舒舒服服。所以,即使有事不能回去,她也會提前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準(zhǔn)備上一桌子菜,就算她吃不到,至少,媽媽可以吃得舒服。
原來,她們給媽媽找麻煩,竟是源自最真摯實用的愛。愛的方式有很多,有時,那些看似荒唐不合理的事,卻往往藏著良苦用心。
【且讀且思】
關(guān)心呵護是一種愛,“找麻煩”也是一種愛。愛的方式有很多,“找麻煩”這種看似荒唐的方式中卻飽含著對母親的愛。文章題目就設(shè)置了懸念,行文先敘述兩個看似不懂事的女兒的故事,使懸念加劇,然后筆鋒一轉(zhuǎn)揭開謎底,讓讀者在恍然大悟的同時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