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玲
“悼亡”一詞,依字面理解為“悼念亡者”本是順理成章的,故今人在實(shí)際運(yùn)用中,將“悼亡”一詞用于悼念亡夫、亡友及其他親屬的例子俯拾皆是。但由于中國古代文學(xué)里有漫長的悼亡詩傳統(tǒng),且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名作都是悼念亡妻的,加之《辭源》《辭?!贰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等通用工具書對“悼亡”一詞的解釋,都提到了其在古代常用于悼念亡妻,故反倒是較富古代文學(xué)文化知識的人更容易有一個(gè)誤解:“悼亡”是專指悼念亡妻(也有擴(kuò)大到亡妾)的。此外,對詞語用法精確度要求很高的中學(xué)語文工作者也很關(guān)注這一問題,多有撰文批評現(xiàn)代人將“悼亡”用于“妻子”之外的人為誤用的。此前有學(xué)者提出“悼亡”在古代也可用于悼夫的觀點(diǎn)[1],周明初(2008)近年撰文用明代幾首題為《悼亡》的悼夫詩重申了這一觀點(diǎn),“‘悼亡并非悼妻的專稱,它既可用于悼妻,也可用于悼夫”。同時(shí)又明確指出:“但同時(shí)這并不等于說我們可以無限擴(kuò)大,把悼念死者都稱為‘悼亡。‘悼亡還是應(yīng)當(dāng)有特定的含義的,指夫妻之間的互悼?!盵2]但據(jù)筆者翻檢文獻(xiàn)所見,“悼亡”及“悼亡詩”用于夫妻之外的其他人、事的例子在古代文獻(xiàn)中并不鮮見,可見古人并無“悼亡”“悼亡詩”只能用于妻子或者夫妻間的觀念,今人將其泛用為“悼念亡者”并無不妥。
一、“悼亡詩”并非只用于悼妻,亦可悼夫
持“悼亡亦可用于悼夫”觀點(diǎn)的學(xué)者,如潘嘯龍,其依據(jù)是《詩經(jīng)·唐風(fēng)·葛生》悼夫而被歷代論者認(rèn)為是“悼亡”詩,以及明代薄少君、商景蘭以《悼亡》為題的悼夫詩作,周明初因輯補(bǔ)《全明詞》又發(fā)現(xiàn)了明代孟淑卿、顧若璞、倪仁吉、神一四位女詩人的悼夫詩。而我們發(fā)現(xiàn),以《悼亡》為題作悼夫詩的,并不止此六人,與薄少君同被汪學(xué)金編入《婁東詩派》的張明霞(王元祚室,有《浣花齋遺稿》)亦有《悼亡》:“化鶴空期道路賒,傷心兩見柳飛花。芙蓉城內(nèi)春如許,留滯仙郎不憶家?!绷硗庵档靡惶岬氖?,除了《葛生》,兩位先生的例證都集中在以《悼亡》為題的悼夫詩,因?yàn)檎缰芟壬谄湮哪┲赋龅?,不以《悼亡》為題的悼夫詩往往不被今人算作悼亡詩,這顯然是毫無道理的,因?yàn)楣湃说脑婎}不少為編選者所加,如薄少君的近百首悼亡詩,就并非統(tǒng)一題作《悼亡》,《明史》《千頃堂書目》和《(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均作《嫠泣集》,即如悼亡詩最早的代表作潘岳的《悼亡》,“悼亡”之題亦非固有,而是《文選》的編纂者所加,歷代詩選家也并不以詩作是否以“悼亡”為題作為其是否可入“悼亡部”的標(biāo)尺,不以《悼亡》為題的悼夫詩一樣可稱為“悼亡之作”,如《名媛詩話》卷三稱“悼亡之作,閨中甚多”。其所舉章玉筐有湘之句在《晚晴簃詩匯》中總題作《哭夫子》。這類例子還有很多,茲不贅舉。
而除了女詩人自題悼夫詩為《悼亡》,還有女詩人自稱其詩為“悼亡詩”的,如《檇李詩系》“項(xiàng)孺人蘭貞”條有其《答趙夫人寄慰》詩云:“乍得山中信,挑燈憶昔期。別來空有句,強(qiáng)半悼亡詩。”而編選記載女詩人悼夫詩者也直稱其詩為“悼亡詩”,如《(光緒)廣州府志》載:“前明順德節(jié)婦李朱氏幼能讀書,年十九而寡,哀毀備至?!?wù)吡x之,傳其悼亡詩云:‘何以人間世,悲思未有涯。秋風(fēng)吹落葉,明月入幽懷。影痛生前只,行將死后偕。孤墳三尺土,難并我愁埋?!薄堕}川閨秀詩話》載:“林瓊玉,閩縣人,黃莘田先生外孫女,歸庠生陳灃,早寡,以節(jié)終,有悼亡詩云:‘瑯瑯清夜讀書聲,補(bǔ)綻曾分一角檠。才得錦囊收賦草,誰知君便薄浮生。” 《冷廬雜識》卷八“婦人悼亡詩”條載:“悼亡詩多名作,而婦人悼亡詩絕少。吾邑孔瑤圃女史(沈青齋觀察之母)詩云:‘甘回蔗境亦何曾,卅八年光感廢興。七品頭銜添白發(fā),一編手澤共青燈。醫(yī)從隔歲來無益,命入殘冬續(xù)未能。風(fēng)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際獨(dú)沾膺。語獨(dú)沉摯。又嘉興戴蘭英女史詩云:‘一曲離鸞唱夕暉,輕塵短夢萬緣非??蓱z稚子情癡甚,猶著麻衣待父歸。亦凄婉動人?!蓖跆N(yùn)章《然脂余韻》卷五有相似記載。《名媛詩話》卷六“猶記庚辰僑寓章江,太孺人(沈善寶母吳浣素)有悼亡詩數(shù)十章,為長親鄭雪鴻參軍見而悲之,云不減劉令嫻之作,序而付梓”,可惜“后詩板失于水,稿亦無存”。以上例子中,不管是女詩人自己還是其他文人,顯然都沒有悼亡詩只能指悼妻的意識。
除了悼亡詩,將婦人喪夫與男子喪妻同樣稱為“悼亡”或“賦悼亡”者,也有例可查,如《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十孫夫人《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名媛詩話》卷三:“(袁枚妹綺文)悼亡后又遭回祿,境遇困厄,遂依兄以終?!本戆耍骸凹汉デ锶眨嗯c太清、屏山、云林、伯芳結(jié)秋紅吟社,初集詠牽牛花,用鵲橋仙調(diào),太清結(jié)句云‘枉將名字列天星,任塵世,相思不管,云林云‘金風(fēng)玉露夕逢秋,也不見,花開并蒂,蓋二人已賦悼亡也?!?/p>
以上幾例足可以進(jìn)一步證明悼夫可稱悼亡,悼夫詩也可以稱為“悼亡詩”。
二、“悼亡詩”并非只可用于夫妻間
筆者同時(shí)發(fā)現(xiàn),有些既非悼妻妾也非悼夫的詩(詞),亦被古人稱作“悼亡詩(詞)”,因此認(rèn)為“悼亡只可用于夫妻間”的觀點(diǎn)亦可商榷。試舉反證如下:1.有悼友而稱悼亡詩例,如《黃山人既沒,孤子煢煢在疚,為捐俸買田助之,作悼亡詩,因寄朱太復(fù)》兩首,為鄭明選悼念亡友黃山人而作;再如《薜荔園詩集》卷一《和黃全之山人哭鄭叔曉僉憲之作》:“伊人倐云亡,涕淚沾胸臆。不復(fù)賦登髙,伊誰頌酒徳。霓旌邈何之,云車焉可即。夙昔心所歡,黃生更凄惻。中夜起彷徨,有求如弗得。瘴?;乇L(fēng),楓林青且黑。三復(fù)悼亡詞,古道生顏色。”此處“悼亡詞”一語也用于悼友人。2.也有悼侄而稱悼亡詩例,如《孫征君日譜錄存》記載:“二十八日,作悼亡,有引,三侄量雅亡十二年,四侄維雅三年,六侄抱雅九年,九侄調(diào)雅近二十年矣。時(shí)有遠(yuǎn)近,總愴我老懷也。作悼亡詩:言念二十年,猶子四聞訃?!?.還有幾個(gè)特殊的例子:1)清《螢窗異草》初編卷一《劉天賜》:“天錫與琴心聞之皆竊喜,因念湘瑟不置,既以杯酒澆其墓,兼作悼亡詩以哭之,曰:‘花月兩無情,情癡僅見卿。不隨流水去,忍傍彩云生。人既留余恨,天應(yīng)鑒積誠。倘能回玉貌,來伴許飛瓊?!毕嫔獮樘熨n婢。2)清周銘《林下詞選》卷五元詞“吳氏女”條載:“《詩話類編》云吳氏女愛吟詠,鄰有鄭僖,雅擅才華,女常令一嫗索詞于生,生賦木蘭花詞與之,因從其母求婚,不允,密寄詩詞遙相屬和,后女以幽恨成疾,竟至不起,作詩別生……生聞之,為悼亡吟,有‘死生俱夢幻,來往只詩篇之句。”3)明徐
《榕蔭新檢》卷十六《烏山幽會》“林得詩始知張病,因臨汀王相如入會城,附書于張,且與為約,而張于數(shù)日前死矣,王生歸言狀,林失聲投地,幾不自勝,作悼亡詞四首:‘有客何來自越城,聞君去伴董雙成?!睆垶楣褘D,與林有私。悼亡詩用于指稱悼姬妾而非正妻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可以將之算入廣義的“夫妻間”,置之不論,而以上幾例中湘瑟為天賜婢,且“未及私”;吳氏女與鄭生雖彼此有情,然未能訂婚,“來往只詩篇”;張女雖與林生有登墻私會之舊,但并無婚姻關(guān)系,連姬妾也算不得,林當(dāng)日更是不言而別,甚是薄情,故幾例都不便歸入悼妻妾類,只能作悼婢、悼友、悼情人詩(詞)也可稱為悼亡詩(詞)解。再如明馬世奇《澹寧居詩集》卷下“悼亡部”七言絕句有《挽徐然明四首》《寓金陵懷亡婦六首》《挽李夫人(蒲州太史印渚之母)三首》《挽顧農(nóng)長八首(農(nóng)長所建子也)》,五言律詩有《哭涇陽顧先生》《悼王凝明一首》《江右聞先君子訃四首》,五言古詩有《悼蘭兒》(由“憐汝幼而慧,意可繼吾筆”句知為其子)。其中既有悼妻,也有悼朋友、悼父、悼子、悼朋友之母的,可見馬世奇所認(rèn)為的“悼亡”詩也不局限于夫妻間。此外,古人有為友人喪妻妾而作悼亡詩之習(xí),如袁中道《夏道甫有杜姫之戚,為作悼亡詩》、余翔《悼亡詩為嵇士茂題卷四首》等等,此類詩數(shù)量巨大,亦自稱悼亡詩,將之視作悼妻妾類也是非常勉強(qiáng)的。除了詩詞,以《悼亡》為題的賦也有不是悼妻的,如清人周積賢為友人冒辟疆姬妾董小宛所作悼傷賦,即題作《悼亡賦》。
可見“悼亡詩(詞)”雖因大量用于悼妻妾,而被現(xiàn)代研究者目為專門的詩類,但古人并不認(rèn)為其只可用于丈夫悼妻妾,而是既可妻悼夫,亦可悼親友,還可悼友人妻。
三、“悼亡”可用于悼念任何人、物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討論“悼亡”一詞用法的文章,往往以題為《悼亡》的詩詞為例證,而籠統(tǒng)得出“悼亡”一詞只能用于妻子或者夫妻間的結(jié)論,以此批評今人的泛用。我們通過以上例證可知:“悼亡詩(詞)”的說法在古代不止用于妻子或者夫妻間。而今人被批評為不懂典故的很多用例,又并非是將普通悼詩稱作悼亡詩,而只是在敘述中泛泛使用“悼亡之作”“悼亡之情”之類的說法,即使如此也常招致批評和譏笑。那么“悼亡”作為普通詞匯,在古代是否可以泛用呢?
“悼亡”只可用于悼妻的誤解一般認(rèn)為源于潘岳的《悼亡》詩,實(shí)際上還有一個(gè)源頭,就是宋文帝的“撫存悼亡”一語?!暗客觥币辉~一般認(rèn)為始見于此,《陔余叢考》:“壽詩、挽詩、悼亡詩,惟悼亡詩最古。潘岳、孫楚皆有《悼亡詩》載入《文選》。《南史》:宋文帝時(shí),袁皇后崩,上令顏延之為哀策,上自益‘撫存悼亡,感今懷昔八字,此‘悼亡之名所始也。”王立(1997)《古代悼亡文學(xué)的艱難歷程》一文即引此觀點(diǎn)。宋文帝“撫存悼亡”一語,因追念袁皇后而發(fā),后人常將之與悼妻聯(lián)系在一起,幾成習(xí)語,但也有例外。如唐《駱賓王文集》卷八《與親情書》:“某初至鄉(xiāng)閭,言尋舊友,耆年者化為異物,少壯者咸為老翁,山川不改,舊時(shí)邱隴,多為陳跡,感今懷古,撫存悼亡,不覺涕之無從也?!贝酥傅客鲇?。明祝世祿《環(huán)碧齋尺牘》卷三《啟城八五太叔》:“訪問故人,少壯化為老翁,耆舊化為異物,追憶往事,吾家上公車者六人,老死者……僅我兩人如魯靈光巋然獨(dú)存,山川不改,舊時(shí)丘隴,多為陳跡,感今懷古,撫存悼亡,千載之淚,即在目前?!被民樥Z,也指悼亡友?!短莆睦m(xù)拾》卷七李儉《幽州大都督府兵曹參軍陳君墓志銘》:“君之伉儷,韋氏之出,韋氏又予之出也,本矜慎配,遽此嫠□(注:原文缺),撫存悼亡,刻石納隧。”此悼者為外孫女婿??梢?,即使有故典的“撫存悼亡”一語,古人亦不拘泥最初的語境,而時(shí)有用其字面本意者。
而實(shí)際上,“悼亡”一詞也并非源自“撫存悼亡”一語,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過譽(yù)第四》中即有“禮記曰:大夫三月葬,同位畢至,此言謹(jǐn)終悼亡,不說子弟當(dāng)見寵拔也”,而此處的“悼亡”顯然是泛指追悼亡者。在潘岳《悼亡》詩之后,古人雖作了不少悼妻的悼亡詩,但并無此詞必須用于“悼妻”或“悼夫”的觀念,用于泛指“悼念亡者”之例,代有可查。除前舉唐人例,宋人例亦多,如宋湯漢箋注《箋注陶淵明集》卷四《擬挽歌辭三》,祁寬曰:“……晉伊善挽歌,晞亦喜為挽歌,每自搖大鈴為唱,使左右齊和,山松遇出游則好令左右作挽歌,皆一時(shí)名流達(dá)士習(xí)尚如此,非如今之人例,以為悼亡之語而言之也?!彼闻俗阅痢队涀霚Y?!肪戆耸弧暗客觥睏l下雖多為悼妻之句,亦有“既將反而復(fù)疑,如有求而遂失”這樣出自梁王筠《昭明太子哀策文》的句子,可見潘自牧也并不認(rèn)為只有悼妻才屬“悼亡”。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十言營州古柳城“枯腐蔽野,滿目凄涼,使人有吊古悼亡之悲”,這個(gè)“悼亡”顯然是泛指一切亡者。明陳龍正《幾亭外書》卷三《評傷夭賦》:“文情與悼李夫人頡頏,彼愛欲而此天性,愛欲而能忘,則達(dá)也,非薄也;天性而不能忘,則厚也,非溺也。古今文集侈矣,每于悼亡之篇可以征人?!贝颂帯暗客鲋奔劝ā皞操x”,也包括漢武悼李夫人之作,傷子悼妻均可用“悼亡”。明房可壯《房??褪逃琛罚骸班掂荡溯?,俱有父母妻子,誰無親戚骨肉?分百家而忽焉悲號于四境,則陳幾鼎沸,合百家而卒然搶呼于一門,則宋當(dāng)虀粉。興言至此,腸且寸斷,此臣之所為感逝悼亡,蘊(yùn)憤增哀,不能自已于傷心之淚,因不能自已于請劍之誅也?!边@里的“悼亡”是指傷悼生靈涂炭之感。明鮑應(yīng)鰲《瑞芝山房集》卷十一:“自公訃聞,而諸搢紳先生之與公好游者,以及膠庠之士、里巷之氓,靡不喟德悼亡,為公太息泣下?!薄班暗碌客觥闭呒劝ê糜?,也包括里民,顯為泛指。明鄧球《閑適劇談》卷二“今世俗親喪,每過七日,舉僧為悼亡道場”,泛指“親喪”。明《胡維霖集·嘯梅軒稿》卷三《戊寅五月十八苦雨行》“老弱累累成骷髏,悼亡吊死淚眼枯”,此“悼亡”同于“吊死”,并無特指。明劉球《兩溪文集》卷二十一《閣中祭楊編修父文》“榮先弗逮,人所共傷。況我館閣,誼重悼亡”,明葉山《八白易傳》卷一:“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何也?葉子曰:否窮反泰,反之者,克斷之才也,非其才則濡首矣。難極復(fù)亨,復(fù)之者,果毅之資也。無其資則入穴矣,進(jìn)之無敢為之能,退之為無益之悼亡而已矣?!鼻迥攮[纂注《庾子山集注》卷十五《周大將軍聞嘉公柳遐墓志》“智士石坼,賢人星殞”句注曰“星隕,悼亡也”,都系泛指追悼亡者。
此外,明確指悼念某位親友的例證也很多。有女悼父:如宋魏齊賢輯《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十四“青詞”之《薦父百日設(shè)醮青詞》有“適當(dāng)弗反之旬,爰起悼亡之感”語,從前文“年始及筓”,可知此處“悼亡之感”指女悼父。有母悼女:如明鄧袁岳《西樓全集》卷十六《祭亡女文》:“婦人愛女,悼亡傷逝,無端怨尤之語,吾不欲為女道,唯有呼天愴地而已?!庇懈傅孔樱喝缢蝿⒖饲f《后村集》卷十《悼阿駒七首》之六:“眼有元花因悼亡,觀書對客兩茫洋。情知淚是衰翁血,更為童烏滴數(shù)行?!痹偃缑黢槅柖Y《萬一樓集》卷十九《慰吳心和悼亡》:“弟有子,兄為嗣,一子嬉嬉兩家喜。兄失嗣,本弟子。”友人喪子亦稱“悼亡”,清倪璠纂注《庾子山集注》卷一《傷心賦》“已觸目于萬恨,更傷心于九泉”句注曰:“自言鄉(xiāng)關(guān)之思,已屬萬恨,更兼悼亡,其心愈傷也?!狈Q庾信悼子為“更兼悼亡”。有指悼師長友人:如宋姜夔《白石道人詩集》卷下《悼石湖三首》:“未定情鐘痛,何堪更悼亡。遣書知伏枕,來吊只空堂。雪里評詩句,梅邊按樂章。沈思酒杯落,天闊意茫茫。”宋陳造《江湖長翁集》卷三十《祭丁知縣文》:“撫事悼亡,有涕浪浪,魂其不違,歆此奠觴?!泵黪U應(yīng)鰲《瑞芝山房集》卷二《益都令謙庵吳公忠孝錄序》:“然兩公出不二三年先后沒……余追往悼亡?!泵麝惈I(xiàn)章《白沙子》卷六《悼陳冕》之三:“風(fēng)入梅花逓少香,月臨江閣有微霜。去年此夜客劇飲,此夜今年人悼亡?!泵餍煳肌缎煳拈L逸稿》卷二十三《與諸士友祭沈君文》:“主仁臣直,父忠子孝,所系綱常,豈直光曜,聚哭傾里,朗誦哀章,將以激懦,匪以悼亡?!边€有特殊的用法,如清隨緣下士《林蘭香》第五十回回目“三女觀容賦悼亡,眾鬟斗物征留愛”,此“賦悼亡”講的是眾姬妾作詩悼念其夫之亡妾。
以上用例既有泛指悼念亡者,也有指明悼子、悼女、悼父、悼師長友人的,不僅悼念這各類人物都可稱悼亡,還有悼念花鳥也稱悼亡的。如明王世懋《王奉常集》卷一《哀畫眉辭并序》:“友人俞仲蔚有鳥曰畫眉,畜之廿載,竟以老死籠中……若茲禽之依人,以周旋而見憐,方之人理,同乎久要,蓋仲蔚悼亡之作,厥亦有鐘情之實(shí)焉,余乃哀而和之?!睂⒂讶说繍埒B之作直稱為“悼亡之作”,并不顧此語多指悼妻妾之作。再如清《倚聲初集》卷十八敖的《為玉蘭花悼亡》長調(diào),將悼花也稱悼亡。
“悼亡”一詞由潘岳《悼亡》及其后文人喪妻妾幾乎必作悼亡詩的傳統(tǒng)而負(fù)載了豐富的文化信息,這是毋庸置疑的,悼亡用于悼妻妾的例子確也遠(yuǎn)遠(yuǎn)多于其反例,但這并不能推導(dǎo)出悼亡只能用于悼妻妾的結(jié)論,因?yàn)楸厝唤Y(jié)論是不容許有反例的,再多的“悼亡”用于“悼妻”的例證也不能得出“悼亡”只能用于“悼妻”的結(jié)論,而只消存有“悼亡”非用于“悼妻”的例證便可得出“悼亡”不止用于“悼妻”的結(jié)論,舉出古人“悼亡”用于“悼妻”的例子便指斥今人將“悼亡”用于悼念其他親友為誤的說法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周明初等以幾個(gè)反例輕松駁倒了這種論調(diào),卻因所舉反例為妻悼夫,而謹(jǐn)慎地對此誤解做了某些修正,得出“悼亡只用于夫妻之間”的結(jié)論。而本文先以更多被古人稱為“悼亡詩”的悼夫詩為例證,反駁“悼亡只可用于悼妻”的流行觀點(diǎn),支持潘、周等“悼亡亦可用于悼夫”的觀點(diǎn),再由幾例并非悼妻或夫的悼亡詩(詞)對“悼亡只可用于夫妻間”的觀點(diǎn)提出商榷,然后追溯“悼亡”一詞的最早用法,列舉歷代“悼亡”用于泛指悼念亡者或悼念夫、妻之外人物的用例,在此基礎(chǔ)上得出結(jié)論:“悼亡”在古代雖多用于悼妻、喪妻,但也用于悼念其他亡者,今人將其泛用的做法并無不妥。通過大量的舉證分析,完全可以得出新的結(jié)論:“悼亡”一詞雖然由于以悼亡為題的悼妻詩作流布甚廣,在古代更多地與“悼妻”聯(lián)系在一起,但這并不妨礙古人將其用于悼念其他人、物,可見古人并無“悼亡”必指“悼妻”或者“悼夫”的觀念,如此一來,今人即要泥古亦根基不穩(wěn),況且定要將“悼亡”限定于“悼妻”也是違背今人語用實(shí)際的,故我們認(rèn)為今人順字面義將“悼亡”作“悼念亡者”使用并無任何不妥。前注提到的《〈悼亡〉及其他》一文在批評今人將“悼亡”一詞用于其他人事上時(shí),順帶提到典故問題,認(rèn)為“悼亡”一詞正如“黑馬”一詞,因有故典,而不可望文生義。但理解不等同于運(yùn)用,我們知道黑馬有其特殊故實(shí),也并不妨礙我們稱一匹普通的黑色馬為“黑馬”吧?同理,在“悼亡”對象可查知為作者妻妾,或難以查明的用例中,我們可以認(rèn)為作者使用了“悼亡多用于悼妻”的故典,優(yōu)先理解其為悼妻妾,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指責(zé)不用這個(gè)故典,直用其本意者的理由。
附 注
[1]關(guān)于“悼亡”特指悼妻這一誤解的狀況及根源,周明初在《〈悼亡〉并非悼妻的專稱:讀明代六位女詩人的〈悼亡〉詩》一文中闡述已明,茲不贅述,僅補(bǔ)幾條材料:1996年《教師博覽》轉(zhuǎn)載楊西的小短文《不能泛用悼亡》,以《辭?!泛汀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依據(jù)來斷定將悼亡用于悼妻子之外的亡者為誤用。2000年第5期《閱讀與寫作》載煥蘭的《〈悼亡〉及其他》據(jù)潘岳《悼亡》和《辭源》注釋判定悼亡專指悼亡妻。2007年第4期《山西文學(xué)》選摘讀者來信張寶鑄《此詩不該稱作悼亡詩》還是依據(jù)潘岳詩和《辭?!贰冬F(xiàn)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bǔ)版)判定葉嘉新的《黃藥眠誤讀〈忘掉她〉》中稱聞一多為亡女所寫詩稱為悼亡詩是誤用“悼亡”。還有三篇同題短文《何謂悼亡》(何桂奇《咬文嚼字》 1997年第11期、何桂奇《學(xué)語文》2006年第6期、呂倫《語文知識》2006年第10期)均依據(jù)潘岳《悼亡》詩、《辭?!贰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判定“悼亡”用作悼亡夫、悼亡母者鬧了笑話。2005年第1期《語文建設(shè)》陳利平《〈悼亡〉≠悼念死者》以幾則悼亡對象為妻子的材料和《辭源》《辭?!贰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為例證,得出結(jié)論“悼念其他死者,就不能稱為悼亡了”,然后判定《教師教學(xué)用書》中稱《項(xiàng)脊軒志》抒發(fā)歸有光對祖母的“悼亡”之情是錯(cuò)誤的。論述悼亡詩時(shí)順帶表明這一觀念的也很多,如1988年第3期《名作欣賞》王英志《悼妻情重復(fù)國志堅(jiān)——簡析顧炎武〈悼亡〉五首》;譚優(yōu)學(xué)《趙嘏詩注》《悼亡二首》其一注1“晉潘岳有《悼亡詩》,其后,凡說悼亡都是丈夫悲悼死去的妻子之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頁)等等,不勝枚舉。此外,近日筆者編輯上海辭書出版社《毛澤東詩詞鑒賞辭典》時(shí),審讀室老師也指出書中“悼亡”一詞用于悼念妻子以外的人為誤用。
[2]悼亡不特指悼妻這一觀點(diǎn),2005年第4期《語文建設(shè)》曾刊有補(bǔ)白式的一篇小短文《悼亡不只指悼念亡妻》,作者干脆利落地舉出六條三種反例(悼亡妃、亡姬,悼亡友,悼亡夫),這本是很值得注意的,但因此文沒有分析,篇幅又極為短小,被分成兩部分補(bǔ)在其他文章之下,沒有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xiàn)
1.鮑應(yīng)鰲(明).瑞芝山房集(卷十一).明崇禎刻本.
2.陳獻(xiàn)章(明).白沙子(卷六).四部叢刊本.
3.陳造(宋).江湖長翁集(卷三十).明萬歷刻本.
4.陳龍正(明).幾亭外書(卷三).明崇禎刻本.
5.鄧球(明).閑適劇談(卷二).明萬歷刻本.
6.鄧袁岳(明).西樓全集(卷十六).明崇禎刻本.
7.房可壯(明).房海客侍御疏.明天啟二年刻本.
8.浩歌子(清).螢窗異草(初編卷一).清光緒鉛印申報(bào)館叢書本.
9.胡維霖(明).胡維霖集·嘯梅軒稿(卷三).明崇禎刻本.
10.梁章鉅(清).閩川閨秀詩話(卷一).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11.劉克莊(宋).后村集(卷十).四部叢刊本.
12.劉球(明).兩溪文集(卷二十一).明成化刻本.
13.陸心源(清).唐文續(xù)拾(卷七).清光緒刻本.
14.陸以湉(清).冷廬雜識(卷八).清咸豐六年刻本.
15.駱賓王(唐),湛東飚校點(diǎn).駱賓王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
16.駱問禮(明).萬一樓集(卷十九).清嘉慶活字本.
17.馬世奇(明).澹寧居詩集(卷下).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18.倪璠纂(清).庾子山集注(卷十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9.潘嘯龍.“悼亡”之說糾誤.學(xué)語文,2007(3).
20.潘自牧(宋).記纂淵海(卷八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8.
21.尚永亮.十年生死兩茫茫:古代悼亡詩百首譯析.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2.沈季友(清).檇李詩系(卷三十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3.沈善寶(清).名媛詩話(卷三、卷六、卷八).清光緒鴻雪樓刻本.
24.史澄(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百六十一).清光緒五年刊本.
25.隨緣下士(清).林蘭香(卷七).清道光刊本.
26.孫奇逢(清).孫征君日譜錄存(卷二十一).清光緒十一年刻本.
27.湯漢(宋).箋注陶淵明集(卷四).四部叢刊影宋巾箱本.
28.汪學(xué)金(清).婁東詩派(卷二十八).清嘉慶九年詩志齋刻本.
29.王立.古代悼亡文學(xué)的艱難歷程:兼談古代的悼夫詩詞.社會科學(xué)研究,1997(2).
30.王世懋(明).王奉常集(卷一).明萬歷刻本.
31.王士禛,鄒祗謨(清).倚聲初集.清順治刻本.
32.王兆鵬.唐宋詞名篇講演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6.
33.魏齊賢(宋).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十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4.徐(明).榕蔭新檢(卷十六).明萬歷三十年刻本.
35.徐夢莘(宋).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十).清刻本.
36.徐渭(明),劉楨選注.徐文長小品.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6.
37.葉山(明).八白易傳(卷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8.余翔(明).薜荔園詩集(卷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9.趙翼(清). 陔余叢考(卷二十四). 欒保群,呂宗力校點(diǎn).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397.
40.鄭明選(明).鄭侯升集(卷七).明萬歷三十一年刻本.
41.周銘(清).林下詞選(卷五).清康熙十年刻本.
42.周明初.《悼亡》并非悼妻的專稱:讀明代六位女詩人的《悼亡》詩.中國文化研究,2008(冬之卷).
43.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第4部第2冊).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44.祝世祿(明).環(huán)碧齋尺牘(卷三).明萬歷刻本.
(上海大學(xué)文學(xué)院 上海 200444)
(責(zé)任編輯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