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蒂夫·古迪爾 譯/陳榮生
一位母親聽到家里的貓在痛苦號叫。她知道該去找誰——她去找她兒子麥克?!安灰埖奈舶?,麥克!”她大聲她斥責。
“我沒有拉它的尾巴,”她兒子回嘴,“我只是站在它旁邊。是它自己在拉?!?/p>
當然,麥克跟我們沒有任何不同。通常情況下,我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責怪某人或某事。這是貓的錯,或者,這是學校的錯,或者,這是我父母的錯。
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40歲的女人在美國一家國家公園里慢跑時,受到一只美洲獅的襲擊,并被這只美洲獅咬死了。她的家人立即對州政府提起了訴訟,因為政府“沒能控制好美洲獅的數量”,還因為政府“在收到美洲獅在這個區(qū)域活動的報告后沒有設立警告牌”。
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她那悲傷欲絕的丈夫卻感到,因她的死亡而責怪政府或哪個人,都是不對的,盡管他有可能獲得一筆不小的賠償。他不按她家人的意愿行事,而是放棄了訴訟?!鞍虐爬臀乙恢睂ξ覀冏约旱男袨樨撠煟彼忉尩?,“芭芭拉選擇到野外跑步,她跑得太遠了,沒能返回。這不是政府的過錯,人應該為自己負責?!?/p>
我真想認識這個人。他無疑是相信,“指責游戲”從長遠來說是必敗的。他似乎是這樣一個人,寧愿把時間花在修復被打破了的東西,而不是花在指責他人身上。
這不是訴訟的問題——它更多的是關系到我們是生活本質上的受害者呢,還是強大和負責任的人。掌握自己人生的重要一步是抵制要讓某人或某事負責任的沖動。正如《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曾對哈佛畢業(yè)生說:“總有一天,你不能再指責父母給你指錯方向了,此時,你已經長大到了足以掌控方向盤,一切責任都要你來承擔?!?/p>
我做過的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抵制玩指責游戲。在我意識到我應該對自己人生中的問題負責任的那天,在我意識到事情是做得更好還是更差全都是因為我而不是他人的那天,我就知道我可以真正建立一個輝煌人生。
(余娟摘自《寫作天空》圖/小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