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千里
長居深圳多年,但一直沒去過沿海東岸300公里外的潮陽。這半年間,為拍攝一組圖片,隔三差五出入此地,才知藏在“省尾國角”山海之間的這個“海濱鄒魯”名不虛傳。
潮陽地屬粵東,自東晉置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了。前些年,轄區(qū)內“新坡遺址”的發(fā)現(xiàn),讓這個千年古邑有人類生活繁衍的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雖然,現(xiàn)在的潮陽只是汕頭市的一個區(qū),但潮陽人所指的大潮陽往往不限于這個行政區(qū)縣,它曾涵蓋潮南、達濠、惠來和普寧部分的地域,與潮州、揭陽、汕頭各區(qū)甚至海陸豐合稱潮汕地區(qū)。過去,由于地僻邊遠,交通閉塞,潮汕地區(qū)由中原移民帶來的中華文化譜系得以代代傳承。而漫長的海岸線,則賦予了潮汕人敬畏海洋、敬奉神靈的信念,促發(fā)了潮汕人漂洋越海、“過番”淘金的行動。
俯瞰民居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潮汕大地,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民居與宗祠家廟。
位于潮陽銅盂鎮(zhèn)洋美村的明安里是新千年后由鄉(xiāng)賢捐建的大型潮汕傳統(tǒng)民居院落,占地約兩萬平方米。我們借助“無人機”從空中俯瞰,“九龍吐珠”的格局一目了然:“三座落”的家祠連后庫居中,坐北向南;左右各有四座“四點金”簇擁,整圍建筑群呈中心對稱,構成“五街六巷”的平面。前埕開了一口月眉池,屋脊裝飾著色彩絢麗的嵌瓷,有潮劇人物造型,有花鳥蟲魚,與大片翡翠般的琉璃瓦相映成輝,十分壯觀。院落外,是一片綠毯似的田疇,山環(huán)水繞,自然天成。
沿著練江順流而下數(shù)千米,就是潮陽和平鎮(zhèn)合舖社區(qū),這是全國“美麗鄉(xiāng)村”規(guī)劃的一個創(chuàng)建試點。放飛“無人機”升空一看,246座極具潮汕特色的“下山虎”——老民居鱗次櫛比,共享一個“風水湖”。這些頗具歷史感的傳統(tǒng)民宅依照鄉(xiāng)規(guī)良俗,統(tǒng)一形制,統(tǒng)一尺寸,哪一戶也不獨爭高低,哪一家也不多占半分。密密麻麻的厝角,齊齊整整的墻根,斜陽下的屋頂一片金紅,一座座“下山虎”成扇面排列在練江邊上,像一個個精巧美麗的禮品盒。我想,住在“下山虎”里的人家,該是從小就懂得禮讓、謙和,鄰里守望、與人為善的吧?
潮汕地區(qū)向來人多地少,大潮陽的人口密度從清代民初就領先全國,是有名的人口稠密區(qū)縣。為保證耕地,節(jié)省土地,當?shù)卮迕衩芗劬印R话闫胀ㄈ思业恼夭蛔阋越ㄔ焱暾摹八狞c金”院落,于是,簡化成去掉半個前廳的“下山虎”,便成為潮汕農村綿延千年的建筑形制。由于這種建筑格局比“四點金”少了兩個前房,正看猶如下山之虎,側看又似爬行之獅,所以,開邊門的“下山虎”又被稱為“爬獅”。同行的潮陽同伴深有感觸地說,只要看到“下山虎”的厝角,就知道自己回到了家鄉(xiāng)。
近看家廟
不日又到潮陽,正好趕上潮陽耀明書院落成。這個也是潮陽鄉(xiāng)賢捐資的耀明書院建筑群,集中國南北最具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建筑之精華,由一座潮汕建筑特色的家廟、一座北京風格的四合院、一座可以演奏笛套音樂和古今劇目的高規(guī)格戲臺、以及環(huán)繞書院周邊的數(shù)百米彩繪長廊而組成。前有蓮池庭園,后有假山花園,整座院落占地20多畝,建筑面積約在10000平方米以上。
耀明書院最令人驚贊的是陳氏家廟的建筑裝飾,全部采用潮汕傳統(tǒng)建筑材料與工藝,展示了當代潮汕傳統(tǒng)建筑工藝的最高水平。其棟宇峻起,鳥革翚飛,精美程度堪比皇宮。雖然向有所聞“潮州厝,皇宮造”,但近前一看,還是驚嘆不已??芭c頤和園長廊比美的雕梁畫棟,精工細作,一步一景,紅桁藍桷,溢彩流金?;赝覐R正殿,才知“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絕非虛言,滿堂彩繪色彩斑斕,描金漆畫金碧輝煌,木石雕刻玲瓏剔透。梁柱間的雀替,龍鳳瑞獸,花鳥蝦蟹,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最有看頭的是高高鑲嵌塑立在家廟屋脊檐角厝頭的嵌瓷,不取材故宮五脊六獸的傳奇神話,講述的都是潮汕民間耳熟能詳?shù)膭∧俊P公戰(zhàn)秦瓊和紀鸞英教子等忠義倫理故事,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
家廟前是一片開闊的陽埕,一堵大型麒麟照壁,大門兩旁的牛象墻雕,均采用整塊石料,由民間藝人運用透雕、鏤雕、凸雕等傳統(tǒng)工藝精工雕刻而成。潮汕石雕講究“剔地起突”,墻面石雕以精美纖秀而傳世,以細刻繁雕而見長,穿插以彩金點綴,形成精細瑰麗的藝術特色。傳統(tǒng)建筑木作最講究的是各色門扇隔屏,祠堂門、正廳門、廂房門、過道門,均有不同的尺度,門神要用彩繪,大門要用朱漆,廳堂要用髹金,一扇門幾十道工序,反復打磨,描金上漆,直至光可鑒人。
有人說,潮汕人是以花為圖騰的族群,家園內外無處不飛花?;▓@、花籃、繡花和各色糕點、剪紙花樣就是日常生活的抬頭所見,低頭所有。至今,他們仍把少男少女的成年禮謂之“出花園”,今人聽著似有夢回晉唐之感。的確,近看家廟,每一處楹梁彩繪,屋脊檐角,各種雕飾色彩絢麗、花團錦簇,那些用整塊木料石料掏空鏤雕的花籃,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如天女散花,掛落在家廟內外的屋脊桁梁上,溝通了神界與人間……
圍觀游神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不僅造成潮汕民居的獨特形式,滋養(yǎng)了潮汕人深厚的宗教精神,也保留了潮人語言、習俗的古樸韻味。不少老一輩潮汕人至今仍保持著“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古風,把還神祭祀作為日常生活的必修課。據(jù)說,恪守傳統(tǒng)習俗的潮汕人家,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忙于拜祭各路神明祖先,這些老人平時節(jié)儉度日,對神明卻很慷慨大方。
都說“楚人信鬼而好祀”,潮汕人比之有過之無不及。潮汕人的宗教傳統(tǒng),源遠流長。潮籍學者饒宗頤認為“潮人文化之源頭,儒佛交輝,尤為不爭之事實?!痹诔鄙侨说拿耖g信仰中,除了佛、道、基督,還有數(shù)量極其龐大的神明隊伍和祖宗崇拜。三山國王、媽祖廟,大峰祖師、雙忠祠,玄天上帝、五谷神、觀音菩薩、韓文公,真是神也謁拜,人也謁拜,祀日之多,令人應接不暇。陪同的帥哥告訴我們,過去,一個村子供奉十幾路神明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即使是多神崇拜,務實的潮汕人的神仙世界也奉行“和氣生財”,從不“打架”。這一點,在各種民間節(jié)慶活動中可見一斑。無論山神海神土地爺,信男善女,見神就拜。初一十五,哪里有香爐哪里就有香火。春節(jié)期間,潮汕大地更是處處鑼鼓喧天,爆竹聲此起彼落,各種民間游神賽會活動盛況空前,你方唱罷我登場,村寨間、宗族間可以一爭高低,但不會大起干戈,參賽各方有競爭有合作,喜慶娛樂,熱鬧非凡。
元宵節(jié)次日,我們正趕上潮安龍湖古寨的民間游神賽會例行登場。一大早,古寨村民無論貧富,家家戶戶放燈結彩,備置供桌供品“恭迎圣駕”,虔誠請出各路神仙,抬著大大小小的諸神塑像,村中耆老青壯、美女少兒浩浩蕩蕩隨行巡游,有護神方陣,有抬轎方陣,有笙簫銅管,還有挑花籃的小姿娘,隊伍綿延數(shù)里。雖然今年英歌舞沒有登場,但一路大鑼響鼓,舞龍炫技,爆竹迎送,繞村一周也要花四五個小時。那陣勢,那場面,那氣氛,在現(xiàn)代都市早已絕跡,而在潮汕鄉(xiāng)土,還是年年歲歲如期舉行。
對于潮汕地區(qū)種種長盛不衰的傳統(tǒng)觀念和鄉(xiāng)間習俗,外界褒貶不一。責之者謂之封建迷信陋習,浪費時間錢財;信之者堅守敬神就是樂生,家宅平安才能興旺發(fā)達。而社會學者對于傳統(tǒng)信仰的現(xiàn)實功能,則有明確的看法,認為這些儀式行為年復一年在村落里出現(xiàn),似乎是一次次地提醒著村民們:他們是生死與共的,他們不僅同屬一個村落組織的領導,同時還同屬一個保護神庇佑和監(jiān)管。
從這個意義上考量,潮汕地區(qū)特有的民俗風情、供奉活動未嘗不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冀望,而樂生敬神的生命意識,樂業(yè)安居的生活態(tài)度,樂天知命的生存智慧,莫不是這個時代的或有所缺。如果能因勢利導,張弛有度,我們何不樂見這些有助于宗族融合、鄰里融洽的傳統(tǒng)民俗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更大的積極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