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在世上有尊嚴地活著,需要建兩座房子,一座來安頓身體,一座來安放靈魂。安頓身體的房子沒了,人就會像喪家犬一樣四處流浪,狼狽不堪;安放靈魂的房子沒了,人就成了行尸走肉,空虛飄渺。要是這兩座房子都沒了,人就變成了海明威筆下的“橋邊的老人”。
橋邊的老人,從圣卡洛斯來。在故鄉(xiāng),他只是和兩只羊、一只貓及四對鴿子生活在一起。戰(zhàn)爭要來了,他被迫離開家鄉(xiāng),離開那些小動物。
老人坐在橋邊,一動也不動。衣服上盡是塵土,戴著鋼絲邊眼鏡。在他身邊,紛亂的人群和車輛正通過河上的浮橋。
“我”過橋去偵察敵人的動向,回來后,車輛和行人已經(jīng)很寥落,老人仍然坐在那兒?!拔摇眴査麨槭裁床蛔摺@先朔捶磸?fù)復(fù)嘮叨的一件事是,那些動物不知道怎么樣了。
“我”和老人一樣焦急,但“我”為一些真正值得心焦的事情心焦,老人卻為動物如何照顧自己這種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心焦。
細細咀嚼,卻忽然覺得,老人心焦的才是真正值得心焦的。炮火之下,在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戰(zhàn)爭中,老人還牽掛著這些小動物,很不合時宜,卻奇怪地讓人感動。老人的家園、親人以及生活的信念都被戰(zhàn)爭無情地撕碎了,老人的世界變得虛無縹緲,真正能安慰他的,只有看似很不重要的小動物。他在它們身上找到生活和生存下去的全部勇氣。
可是這些小動物也要被戰(zhàn)爭拿走了。小說通過講述這樣的一個小故事,表達了人們對戰(zhàn)爭的譴責(zé),對和平的渴望,對人類信念的找尋。這就是《橋邊的老人》主旨之所在,也是教讀這篇課文的重點之所在。
海明威曾親自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后擔任駐歐洲記者,并以記者身份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西班牙內(nèi)戰(zhàn),這些都加深了他對戰(zhàn)爭的感悟。翻開海明威的小說,無論是長篇還是短篇,凡是涉及到戰(zhàn)爭的,無不充盈著對戰(zhàn)爭的譴責(zé),對信念的找尋。可是,不管是海明威還是海明威描寫的戰(zhàn)爭作品,對我們的學(xué)生來說都顯得是那么的遙遠,為了深化學(xué)生對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理解,教師在引導(dǎo)學(xué)生學(xué)習(xí)《橋邊的老人》時,不妨采用比較閱讀法。
通過比較閱讀,加深學(xué)生對文本的理解。
在同一背景下,海明威還寫了一篇小說《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講的是一個餐館里發(fā)生的故事。人都走光了,一位耳聾的有錢老人仍然坐在樹葉擋住燈光的陰影里獨自喝酒。兩位餐館侍者看著他。年紀大的侍者說,老人因為絕望,上個星期想自殺。年輕的問為什么。年紀大的說:“虛無?!崩先艘艘淮尉疲忠淮尉?。年輕侍者終于耐不住性子,對老人搖頭,說沒酒了。老人只好離開。
“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是一個潔凈的理想,讓人們在無意義之外得到一點兒安慰。這就是老人為什么寧愿忍受年輕侍者的眼色,卻不愿離開的原因。
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不知是否安然的動物,都是在人的價值得不到保障的境遇下,安置人的信念的地方。當人類的文明受到從未有過的摧殘后,人類需要在一些事物上重新建立起信心。
通過比較閱讀,促進學(xué)生對作者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了解。
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一:簡潔的對話,含蓄的情感。
海明威常用對話的敘述手段,在簡潔的對話中蘊藏著深刻的內(nèi)涵,這和他的“冰山原則”是一致的,所謂“冰山原則”就是從繁雜的社會生活中擷取最有特征的情節(jié),將自己的思想情感隱藏起來,讓讀者去思考與揣摩。比如《橋邊的老人》結(jié)尾部分就有這樣的兩句對話: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
“我只是在照看動物?!?/p>
讓學(xué)生將“只是”去掉,然后比較前后兩個句子的異同。
“只是”:意味深長。這里交織著一種“怨”與“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動物,招誰了惹誰了?為什么要毀了這一切?在這個“只是”中隱藏著的是對戰(zhàn)爭的控訴。
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二:有限的視角,無限的想象。
比較“全知視角”與“有限視角”兩個概念,弄清《橋邊的老人》所采用的視角。
在《橋邊的老人》中,海明威有意識地采用了有限視角,讓“我”帶領(lǐng)讀者走進小說的情節(jié)中,使讀者不再只是被動地聽故事,而是動腦筋,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和想象力去推理、判斷與評價被小說家有意遮蔽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一些環(huán)節(jié)。這樣的視角使小說顯得真實親切,并且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李繼紅,語文教師,代表作有《獨自綻放》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