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蔚
甪直,北夠吳淞江,南臨陽澄湖。古鎮(zhèn)依水而建,前街后河。漫步古鎮(zhèn),可以領略小鎮(zhèn)風光,古橋駁岸,漁船人家。
走進一條小巷,跨進一道門坎,進入一座古宅。抬頭看見了“耒耜堂”三個大字懸掛在大廳正中,邊上還寫有幾列稍小一些的字。正下方有一幅長畫。往里走,屋內陳設的農具種類繁多,鋤頭、鐵鍬、竹簍、竹筐和許多叫不出名的用具,擺滿了原本就不大的屋子。
后門出,有一條小道,小道的南面有一口小天井。天井里有一尊銅雕塑像,一個農夫拉著一頭牛在耕地。
小道通往萬盛米行。走進一扇木門,門口掛著一面三角形的旗,這就是著名的萬盛米行。樸素的屋子里處處銹跡斑斑,一看就年代久遠。木屋雖樸素,卻不失靈性,四面的花窗透進微弱卻燦爛的陽光,照耀著老屋里的每個物品。拐進一扇偏門,一眼就看見墻上貼著葉圣陶寫的《多收了三五斗》原文,洋洋灑灑好幾千字呢。
看了耒耜堂,讀了《多收了三五斗》,我們仿佛體驗到了舊時農民農耕的辛勞、生活的不易。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依然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明,值得欽佩,我們更應繼承和發(fā)揚他們勤勞、頑強、堅韌的精神。
走出米行,拐了好幾個彎。我們終于看到了一大片開闊的平地。正值春天,陽光明媚,萬物復蘇。
跨過一條石橋,步入一條小道。櫻花早早地開了,花瓣落了一地,我們仿佛踩著紅白相間的毯子,漫步在小道上,走向盡頭……
春游仿佛在一眨眼間就結束了。甪直不愧是甪直,不愧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它在我的腦海了涂上了濃墨重彩般的一筆。
(215011)江蘇省蘇州市蘇州新區(qū)實驗小學
指導老師 張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