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西都嶠山清代楹聯考究

2015-05-28 12:03:28羅陸藝
對聯 2015年17期
關鍵詞:楹聯

●羅陸藝

(537000 廣西省玉林師院附中)

聞名全國的風景名勝都嶠山,被列為道教第二十洞天——名曰寶玄洞天,位于廣西容縣容城南面,方圓三十多平方公里,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風景區(qū)。這里“峰奇、谷幽、道險、洞多”,景色秀麗獨特,相傳古為仙家定居之地,后為道士、僧侶傳道授業(yè)之所。很多歷史名人、雅士慕名而來,給這里留下贊語和史跡。幾經滄桑,一方勝跡,遂成宗教圣地。尤其可貴的,是山上許多巖洞中,保留了一批珍貴的對聯。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可以說是全國少有。

筆者自小便在都嶠山下生長,有經常爬山觀光的機會,因而對這些對聯非常熟悉。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便將這些書在巖中寺院粉壁的對聯,抄錄并發(fā)表在《都嶠山真武閣詩詞選》上面。著名作家李竑,見到我還伸起大拇指,夸贊我為容縣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當時,我還未能理解作家李竑所說的深意。時隔近二十年,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原來錄下的對聯,在巖壁上已模糊不清,或出現殘缺; 原來有殘缺的,則更加漫漶不清了。為此,我更感到對這些寶貴的都嶠山清代楹聯,進一步考究,實屬必要。

都嶠山屬罕見的丹霞地貌,形成了層巒疊峭、諸峰崢嶸、廣洞懸崖、錯落有致的奇特景色。因景區(qū)內獨特的氣候環(huán)境,炎熱多雨,風化侵蝕作用強烈,使這里的景色往往是峰上有巖、巖下成谷、谷中叢林、林邊溪水,潺潺多姿。清代時沒有風景區(qū),更談不上開發(fā)旅游,因險道難行,使大部分景觀成為“奇談”,都嶠山清代楹聯,給那些鬼斧神工的奇景、 神奇的傳說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她以優(yōu)美的文筆,嫻熟的手法,介紹了都嶠山的美麗風光以及宗教文化,使八方慕名前來的香客、信士、游人,情感上得到陶冶、精神上得到滿足。試舉數例,如寶蓋巖壁聯:

天闊鐘聲遙渡漢;

地高月色近親人。

娑婆巖壁聯:

光浮漢日開天象;

翠擁云峰列壽屏。

寶蓋巖壁聯:

云鋪遠近成滄海;

峰露高低若翠螺。

這些精妙的對聯,對仗之準確、意思之連貫、形象之生動,修辭的運用,應當都是上佳的水平。

寶貴的都嶠山清代楹聯,從它們的內容或形式上,可區(qū)分為下列幾個大項:

一是描述都嶠山文化和歷史變遷的,如,娑婆巖大門聯:

婆陀委化自何年,祇一片云橫封樹;

閣部易名傳此日,將四洲影入須彌。

須彌是佛教傳說山名。都嶠山在漢朝時,有婆嫗、陀嫗在此巖修煉。閣部指明末兵部尚書李永茂,他將婆陀巖改名娑婆巖。

娑婆巖神樓聯:

送老邵歸都嶠,越嶠賢,越嶠隱,半煉丹都嶠洞天,訪八三都嶠社;

改婆陀為娑婆,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齊合掌娑婆世界,誦十四娑婆訶。

此聯上聯“送老邵”指蘇東坡送邵道士歸都嶠事,邵即北宋入山修道之邵彥甫。下聯“改婆陀為娑婆”指明末兵部尚書李永茂避地容縣,嘗棲都嶠山,將婆陀巖改名事。

寶蓋巖神樓外聯:

當五星廿八宿之中,珠岫玉山蟠地起;

列九寺十三觀以上,銅墻鐵壁倚霄瞠。

王維新題聯:

浩劫三千皇春帝夏;

洞天二十北坎南離。

此聯是表述都嶠山為道教二十洞天的見解。

二是描述都嶠山各巖寺美麗自然風光的,如娑婆巖窗聯:

煙霞連幾席;星斗煥文章。

娑婆巖壁聯一組:

(3)實時性、可替換性差,如果進行增拍、補拍、重拍,新產生的數據需要重新手工加入gis服務器,并重新切片和發(fā)布。

云霾松壑靜;雨洗竹風寒。

臥看日垂地;俯聞風入松。

浩歌天地?。婚L嘯古今微。

云岳空中推筆力;江心蕩處見文心。

寶蓋巖壁聯一組:

九曲靈通都嶠洞;六星光照紫微垣。

百里畫圖開鳳目;九天鈞樂動仙鄉(xiāng)。

絕頂朗吟驚玉宇;平空遙覽極蒼茫。

目窮村樹汀煙外;人在瓊樓玉宇中。

王維新題靈景巖齋舍門聯:

明月入懷清風在抱;

流水怡志寒泉洗心。

三是表述宗教文化內容的,如,題娑婆巖壁聯一組:

謦欬群峰合;摩挲列室齊。

筆能補造化;氣自吐光芒。

萬法歸一本;駐智未忘根。

真宰永司祿命;祥光直貫霄云。

文在茲而未墜;道歷劫以永恒。

采藥林間逢不死;掃云石上說無聲。

飲水先能消俗慮;聞鐘不覺悟禪機。

手段高超能摘斗;腳跟穩(wěn)定自凌鰲。

題寶蓋巖壁聯一組:

天竺留花開幾葉;云松飛月照千秋。

神力六時扶福地;心星三點著明堂。

四是各巖寺的藏頭或會意巧聯,如題寶蓋巖大門聯:

閣閣閣中閣;巖巖巖上巖。

寶蓋巖殘聯:

峰云葢巖寶葢蓋葢蓋;□□ 弓月□ 弓宮弓宮。

太極巖壁聯:

太一之理;極樂之鄉(xiāng)。

題云溪寺聯:

云山千古秀;溪水四時春。

圣人巖聯:

忠心昭日月;義氣貫乾坤。

澗巖聯:

澗水聽?;?;巖云看不窮。

文昌巖聯:

左手秉筆,右手持金,名利都歸把握;

前腳踢天,后腳踩地,文章何論高低。

兜子峰仰高巖聯:

仰承雨露;高插云霄。

看了這么多水平高超的楹聯,我們不禁油然產生敬意,也不由自主產生了這樣的念頭,要知道這些楹聯的作者究竟是誰。我們從楹聯中出現的一個名字:王維新,查找了容縣志等古書,從而知道了下面的饒有趣味的內容。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廣西容縣的封豫、覃武保、王維新等人意氣相投,結“三子社”于都嶠山,興致一起就呼朋引伴,匯集到山上宴月賞風,賦詩填詞,切磋文藝。在他們的帶動下,容州大地文風勁起,研究創(chuàng)作成果盈山塞谷,堆砌起容州文學史上的巔峰。臨桂進士、陜西鄉(xiāng)試主考官的況澄贈詩當時主管容縣文化的李竹溪,稱贊曰:

繡江自是弦歌邑,安得人人富文藻?

鴻篇鱗萃頌南山,可知詩教薰甄早。

王維新,字景文,號竹一,嘉慶十五年(一八一零)考取亞元; 覃武保,字心海,號愛吾,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斬獲解元; 封豫,字道昭,號望仙,道光六年(一八二六)選撥貢生,三人文采飛揚,情誼深厚,人稱“都嶠三子”。

如果把嘉慶八年(一八零三)十九歲的王維新結集《綠漪園初草》,覃武保為之作序,作為都嶠三子結社的標志,到一八二六年王維新離開容縣出任武宣教諭而在形式上宣告詩社的結束,那么,都嶠三子詩社就堅持活動了二十多年。三人雖說是一縣同鄉(xiāng),但住所并不在一塊。覃武保家在辛里(今容縣容州鎮(zhèn)周口坡頭)。封豫住一里(今靈山鎮(zhèn)仁勇村)。王維新生長在都嶠山下的石寨水沖,隨父親在都嶠山上的王氏山館的私塾里讀書,十九歲開始在那里做教師。封豫在南,王維新居中,覃武?!凹易∩街比铩?,三者之間往返當時都要一日行程,不甚方便。但他們卻“常來往于此山,日與王子爭風月云霞、泉石花鳥”。正是這二十多年的爭論比拼,才使得他們的作品層出不窮,名傳后世。

封豫著有《清遠堂詩集》、《后生緣詞》、《翠圍山房詩草》、《花村小夢草》、《封望仙詩賦稿》。覃武保著有《四書性理錄》、《夕陽樓草》、《驢背集》、《半帆集》。王維新的著作有:《古近體賦》、《綠漪園初草》、《嶠音》、《叢溪集》、《十省游草》、《宦草》、《海棠橋詞》、《紅豆曲》、《都嶠山志》、《天學鉤鈐》、《樂律辨正》等等,其中以詩、詞、散曲的數量最多,成就最高,堪稱廣西文學大家。

生于斯,長于斯,文化底蘊深厚的都嶠山自然成為都嶠三子文事活動的主要題材。而他們對都嶠山文化的研究創(chuàng)作成果,成為后人發(fā)展都嶠山旅游經濟不可缺少的資源。

王維新說“風月云霞、泉石花鳥”是都嶠山最美麗的風景,具體為古洞風清、松濤月色、云霞夕照、魚戀丹溪、鹿眠蒲澗、鐘敲靈境、空壇妙藥、山鳥啼殘。王維新詩集《嶠音》的四十余首詩歌是作者在都嶠山太極巖教書時所作,山色美景描摹細致,盡入詩篇。

容州文人在明月朗照的夜晚到都嶠山上聚宴會文由來已久,雅稱之“燕月”。因為王維新在山上教書的緣故,覃武保和封豫不時來到山上,共同研磨文藝。還有一些文人索性僑居都嶠山,相互酬答,“彈琴坐到三更”,“一甌薄酒共金蘭,添得伯仁為雅量,自足成歡。”(王維新《浪淘沙》)《聞封道亨兄弟僑居南洞喜得鄰近》、《由李根云封望仙處醉歸》、《南洞燕月訓仙根》、《偕覃愛吾游天峽回至澗巖值人留飲》、《夜游靈景寺》……這些活動,把這經久不息的文壇樂事揮灑得淋漓盡致。這群文人中間還有一組音樂愛好者:《詠潘副貢所撫琴》、《山中同何丈彈琴》、《新擬樂律》,“霓裳舞罷酒猶多,鐵笛吹殘?zhí)煳词铩?;“借君清瑯之寶案,橫我綠倚之輕琴”(王維新《琴曲》)正是這群發(fā)燒友的推動,王維新對音樂的研究日漸精微,最終寫出音樂專著《樂律辨證》。在都嶠三子的帶動下,都嶠山的大小山洞不僅僅是佛寺與道觀,還是文人吟風弄月的中心,更有教書育人的學堂。山間人來人往,鐘磬清越,樂聲飄飄,書聲瑯瑯,熱鬧非凡,正是“春花開遍虎頭關,不是山人亦入山。昨夜兒童巖下望,爭稱燈火徹云間?!?/p>

給都嶠山的風景名勝題寫楹聯是都嶠三子的文事活動之一。后人往往認為,在太極巖、娑婆巖、寶蓋巖、寶玄觀,至今可以看到的楹聯,似乎應是他們留下的。最為著名的,是王維新題太極巖楹聯:

水自流,物自生,流者流,生者生,憑誰作●;

云常動,石常靜,動無動,靜無靜,與我為○。

對聯中兩個奇特的符號:●○馬上引起賞析者的思考。有人說,●是“點”字;○是“圈”字。有人說,●是“墨”字;

○是“團”字。因此,這聯可以稱之為歷史有名的謎聯。筆者曾專門為此寫過文章,登在《中國楹聯報》上。

在中國古代哲學而言,●○最早被太極八卦圖用來表示白天與黑夜的交替,進一步抽象為陰與陽的轉化,表示萬物的相互轉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相生相克。因而,把它放到太極巖上來是合適的。但是,把這個含義至于這副對聯之中就很難有通暢的解釋。

東漢哲學家王充首先提出“萬物自生”的觀點,西晉玄學家郭象深化了這個觀點,認為世界沒有造物主,萬物都是自生自長的,沒有聯系的,孤立的。因此,專門研究王維新著作的玉林師院黃蝶紅教授把這個“●”解釋為“主”,這樣,上聯就完整地表達了作者對古代玄學理論觀點的反思。

下聯“云常動,石常靜,動無動,靜無靜”本來是一個辯證的觀點:云是運動的,石頭是靜止的;運動的是靜止的,靜止的是運動的。這牽涉到禪宗一個有名的典故:是風動、幡動,還是心動?;勰芊◣熣f,是你們的心在動! 修佛教的人要隨緣,要以一顆平?!安粍印钡男目创碎g悲歡得失。黃蝶紅教授把“○”解釋為“緣”,下聯便切合禪宗的本意。

這副對聯體現出作者對古代玄學理論的高度自信。王維新說:“吾幼好山水,托意元宗?!痹诖说玫搅擞∽C。

王維新的父親叫王杰觀,號恩貢養(yǎng)氣齋先生,是石寨王家的私塾——設在都嶠山上的王氏山館的塾師。王家的經濟狀況一般,“竹樹繞吾廬,謀生尚拮據”; 他父親教書,母親多病,“嚴親奔走慈親弱”,因此,王維新有時候也不得不下地干農活,“延首呼閑鶴,抽身摘菜蔬”。不管如何,王維新的祖父、父親始終要求他們的子孫耕讀持家,追求知識。王維新從小跟隨父親讀書,一直讀到十九歲,得到了系統(tǒng)的封建教育。十九歲后,王維新開始在王氏山館里教書,同時繼續(xù)學習應舉鄉(xiāng)試,所以說他“淹貫百家,漁獵群籍”,并非溢譽。而王氏山館則成為王維新以詩會友的活動中心。學友的研習對答,使王維新的作品逐漸得到圈內人士的認可,年紀輕輕就名甲鄉(xiāng)里。一八一零年,王維新參加鄉(xiāng)試,考中第二名舉人。

清貧的生活,嚴格的家教,刻苦的學習,使得王維新的身體達不到強壯的行列。他在《對菊》里寫道:“爾貌瘦于吾”,我已經很瘦了,菊花比我還瘦??! 諺語云:四十四,眼出刺。三十多歲的王維新卻“一揮刺便生,半生云疑遮”,他比一般人提前十年戴上老花鏡,“吾年未四十,雙眼若昏花”(《初試眼鏡》)。

這樣的環(huán)境,對嶠山三子來說,都嶠山楹聯的作者,似乎他們都可有份。然而,本考究的作者卻認定除一副娑婆巖神樓外聯是例外:

當五星廿八宿之中,珠岫玉山蟠地起;

列九寺十三觀以上,銅墻鐵壁倚霄瞠。

它和民國才興建的蓮花巖門聯之外,基本應是王維新所寫。除上面說到的,王維新比覃武保、封豫更多接觸都嶠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至今還保存在都嶠山巖寺粉壁上的佐證。那便是前面寫到那副娑婆巖神樓聯:

送老邵歸都嶠,越嶠賢,越嶠隱,半煉丹都嶠洞天,訪八三都嶠社;

改婆陀為娑婆,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齊合掌娑婆世界,誦十四娑婆訶。

此聯的后面署名是王維新撰,梁金申書。更重要的是,許多上述還保存下來的楹聯,從字跡可以基本認定,是梁金申一人的。那么,他寫的對聯的作者,理應是同一個人,不然,他是應該分別書寫清楚的。(本文參考了龔煜江《我的對聯故事》和雷達《都嶠三子》,深表謝意。)

猜你喜歡
楹聯
孔府的年節(jié)楹聯
對聯(2018年2期)2018-05-28 03:03:24
我國第一部納入正史的楹聯藝術志《山西省志·楹聯志》太原首發(fā)
對聯(2017年6期)2017-06-13 05:59:26
徜徉在山水楹聯里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王志濱詩詞楹聯選
詩潮(2014年7期)2014-02-28 14:11:38
北京楹聯學會成立25周年征賀
對聯(2011年12期)2011-11-20 19:31:21
我與楹聯緣不淺
對聯(2011年24期)2011-09-19 06:40:26
楹聯教學初探
對聯(2011年20期)2011-09-19 06:24:38
楹聯簡史三字經(九)
對聯(2011年8期)2011-09-18 02:32:18
楹聯簡史三字經(八)
對聯(2011年6期)2011-09-18 02:28:44
楹聯簡史三字經(七)
對聯(2011年4期)2011-09-14 02:53:54
阿瓦提县| 建湖县| 徐水县| 新丰县| 顺昌县| 池州市| 西贡区| 肃宁县| 梁平县| 陈巴尔虎旗| 福安市| 宁强县| 陵水| 舞钢市| 海兴县| 青阳县| 柳江县| 潼关县| 延吉市| 鱼台县| 衡阳市| 察雅县| 朝阳区| 呼和浩特市| 册亨县| 东兴市| 通城县| 通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福建省| 西乌珠穆沁旗| 大连市| 都江堰市| 溧水县| 大厂| 十堰市| 佛学| 奉化市| 防城港市| 油尖旺区|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