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敦福 慶賀
我們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假如物體不受力作用時,物體將怎樣運動?可能你會想:物體不受力,物體當然要保持靜止。比如,“用力推車,車子才前進;停止用力,車子就要停下來”。這種觀點對嗎?
在物體運動原因的研究中,長期以來人們的經(jīng)驗是,要改變一個靜止物體的位置,必須推它、提它或拉它。因此人們直覺地認為,物體的運動是與推、提、拉等動作相聯(lián)系的,深信要使一個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用更大的力推它、提它或拉它,當推、拉物體的力不再作用時,原來運動的物體便靜止下來。根據(jù)這類經(jīng)驗事實,亞里士多德得出結論:靜止是水平地面上物體的“自然狀態(tài)”或“自然本性”,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然而,亞里士多德的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并且由于亞里士多德的權威,這種錯誤認識被維持了近兩千年。直至三百多年前,伽利略才創(chuàng)造了有效的方法和技術,揭示了現(xiàn)象的本質。
伽利略認識到,將人們引入歧途的是摩擦阻力,而這又是人們在日常觀察物體運動時難以完全避免的。伽利略注意到,當一個球沿斜面向下滾時,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滾時,它的速度減小。由此他推論,當球沿水平面滾動時,它的速度應不增不減。實際上他也發(fā)現(xiàn),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伽利略認為,這并非是它的“自然本性”,而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緣故,因為他同樣還觀察到,表面愈光滑,球便會滾的越遠。于是他推論,若沒有摩擦阻力,球將永遠滾下去。1632年伽利略的實驗如圖1所示,讓小球沿一個斜面從靜止狀態(tài)開始下滾,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達到與原來差不多的高度然后再下滾。他推論,只是因為摩擦力,球才沒能達到原來的高度。然后,他減小后一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達到同一高度,但這時它要滾得遠些。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球達到同一高度就會滾得更遠。于是他設想:若將后一斜面放平,球會滾多遠?結論顯然是球將永遠滾下去。這就是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即維持物體的速度)的原因,而恰恰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即改變物體速度)的原因。這一結論,打破了自亞里士多德以來二千多年間關于“受力運動的物體,當外力停止作用時便歸于靜止”這一類陳舊觀念。這只是一個理想實驗,因為摩擦是永遠無法消除的。后來這個結論被牛頓總結為牛頓第一定律,為近代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伽利略把實驗觀察和抽象思維結合起來,找到了深入理解運動問題的真正線索,是他研究工作的卓越之處。愛因斯坦稱贊道:“伽利略的發(fā)現(xiàn)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