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龍達
酣睡中的河口鎮(zhèn),被菜農進城時的“吱扭”聲喚醒了。
夜色尚未退去,只能依稀辨出菜農們呼哧呼哧挪動的身影。那些滿裝在畚箕、三輪車、平車里的蘿卜白菜蔥蒜芋頭,大多在半道上就被菜販子給截了下來,一番討價還價,再在菜販子的引領下,重新上路。菜農們大多是不會守在市場里零售的,不是他們不樂意掙那批零之間的價差,他們放不下那守攤叫賣的面子。只有婦人,有時見菜販子把價格壓得氣不過,才會索性到路旁尋一空處,自己去賣。
街弄里的店鋪也都忙碌起來了。早餐店里賣燙粉的,已經生好了爐子,在大鐵鍋里氽好了肉絲湯、小腸湯、豬肝湯,生鮮可口的蒜泥淹紅椒、嫩黃的姜末、金燦燦的油條、綠茵茵的蔥花香菜、各式美味的家常小菜——這些供人自主挑選的佐料佐食,也已擺上了小方桌、小園桌。賣麻芝果的,把蒸好的糯米放入舂臼,用丁字錘打好,再用暖桶焐著,連帶桌凳、杯盤、筷子、牙簽、芝麻、白糖、熱茶等,裝上平車,從里弄里拉出來。賣南貨北貨的,嘩嘩地拉起卷閘門,從店里取出幾條長板凳或幾只紙殼箱,把貨物往街前碼得耀眼。而菜市場里早已人頭攢動,喧囔聲一片。雖然天氣寒冷,但農貿市場卻像開足馬力的跑車,節(jié)奏快得令人眼花繚亂。瞧那個賣魚的女人,著一身干練的黑衣圍裙,她的動作如此麻利,撈魚、過稱、刮鱗、剖腹、掏鰓、清洗內臟、分段切塊,一氣呵成,讓人嘆為觀止。
來往行人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搭著伴兒,呱啦著這家超市的活動、那家超市的打折,趕往菜市場;有的趕往廣場和江邊晨練——跑步,唱歌,或跳健身舞。穿紅著綠的婦人們登在埠頭或浮橋上,嘻嘻哈哈,嘰哩呱啦,一邊洗滌衣物,一邊聊家長里短。啷啷的棒槌聲,傳到河對岸的遠方。那個打魚的漢子,又準時出現在了江巾央,一邊劃著槳,一邊拖著魚網。
一婦人提了個大竹籃,來到那個漢子身邊問:“有黃牛角嗎?”
“你自己找一下,可能有幾條?!?/p>
她是附近菜館的老板娘。她在魚簍里翻來覆去地找。一條,二條,三條,四條……
“就四條?”她仰起臉問。
“我老婆那邊還有一條,沒拿過來?!?/p>
“嗨,你該拿過來?!?/p>
另一散步的中年婦人湊過來,驚訝地說:“黃牛角那么稀少啊?那么幾個也要?”
“可以到各處湊起來?!彼f,拿出手秤開始過秤。平日里只知道黃牛角好吃,卻原來這么難得。
當陽光把街西的東墻照出一片暖色時,孩子們已經背著書包出現在小吃攤上了。有捧著一盒燈盞果、夾子果哈著熱氣圍著小圓桌吃著的,有買了一個大燒餅或幾塊新蒸的米糕邊走邊吃的……
這時,河口儼然一個換好了衣裝、描好了眉的水娘,腰肢一扭,跨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