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芳
摘 要:通過閱讀郭在貽先生的《訓詁叢稿》,筆者收獲很多。讀過之后,不難發(fā)現郭在貽先生見解精辟,思路清晰,邏輯嚴謹,這給讀者很大的引導和啟發(fā)。本文主要從兩方面談:一是指出筆者認為《楚辭解詁》以下十六篇內容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二是談談筆者在利用工具書《古代漢語字典》閱讀本書和其他書籍過程中,發(fā)現工具書《古代漢語字典》中存在的幾個錯誤。
關鍵詞:《訓詁叢稿》 ?《古代漢語字典》 ?札記
《訓詁叢稿》是郭在貽先生編著,全書共收論文三十三篇,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冻o解詁》以下十六篇,都是有關詞義學的,其目的在為詞匯史、詞源學以及詞典編纂學提供理論知識以及感性材料。①讀過這十六篇文章之后,筆者收獲頗多。作者行文思路清晰,一目了然,能給初讀或初學者更好的引導。此外,作者見解精辟、獨到,不少觀點也被后來學者接受并采用。下面,筆者就在讀書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
書中雖有不少排版、標點方面的錯誤,但筆者在此并不多說。筆者主要就文中某些論述不妥當的地方,試舉例加以說明。
第一,書中在解釋“迅眾”時,謂“‘迅即‘迿的假借,迅、迿同為齒頭音,又同為稕韻合口四等”。②12查郭錫良先生《漢字古音手冊》:“迅為私閏切,心稕合三去臻”,③即“迅”為心母臻攝稕韻合口三等字。查《方言調查字表》:“迅”亦是臻合三稕去心母字。④它們都與《廣韻》一致。“迿”在《廣韻》中為私閏切臻合三去稕心,與“迅”同音,也是合口三等字。因此,兩者的擬音都是合口三等,沒有四等擬音。所以,書中說“迅、迿同為稕韻合口四等”的觀點是錯誤。
第二,在解釋《楚辭·大招》中的“拂面”時,謂“拂字當訓為蔽,拂、蔽古通用,輕唇讀為重唇,故‘拂字古應讀為‘蔽音”。②13查《漢字古音手冊》:“拂”(古)滂物,(廣)敷勿切,⑤109其中和它同音的是佛、茀、髴三字。但是《廣韻》中它們三個與“拂”并不同義,用法也不相同。閱讀本書后,它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蔽”(古)幫月,(廣)必袂切,⑤87而且有“有人以衣青蔽面”“吳王乃自蔽面”“以衣蔽面投河死”“青紗蔽面”“能通文字刺繡工巧,出門必設紗綾蔽面”等例子,其中“蔽面”與“拂面”用法相同。所以,“拂、蔽古通用,古輕唇讀為重唇”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筆者認為“拂字古應讀為蔽音”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首先,“拂字古應讀為蔽音”容易使人誤解為“拂”“蔽”完全同音;其次,如果把此處的“讀為”看做破假借的訓詁術語,那么它有固定的格式,應該寫作“拂讀為蔽”,而不是書中寫的“拂字古應讀為蔽音”;最后,從拂、蔽兩字的反切看,無論是上古音還是中古音,它們兩者之間都是有差別的。因此,說兩者音近更為合適。
二
在閱讀《訓詁叢稿·楚辭解詁》這部分的過程中,為了查一些生僻的字音字義,筆者使用了《古代漢語字典》和《漢語大字典》。在使用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古代漢語字典》中所舉的一些例句與《訓詁叢稿》及《漢語大字典》的某些地方有出入。
第一,《訓詁叢稿·楚辭解詁》中《楚辭·招魂》:“……土伯九約,其角觺(yí)觺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②9利用《漢語大字典》查“脄”字時,所舉的例子也是《楚辭·招魂》中這句話,為“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查閱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第九《招魂》,書中亦是“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⑥201而通過《古代漢語字典》查“駓”時,字典也舉了同樣的例子,卻是“敦脄血指,逐人駓駓些”。⑦雖然“拇”“指”二字經常連用,而且兩字在意義方面也有某些共通之處,但是筆者認為變“拇”為“指”的做法并不妥當?!豆糯鷿h語字典》作為一部工具書,在列舉例證方面應該采取嚴謹的態(tài)度,盡量遵從原書,不應隨意改動。
第二,在《訓詁叢稿·楚辭解詁》中《楚辭·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②16其中,利用《漢語大字典》查“篿”字,得知它“是一種占卜方法,楚人名結草折竹為篿”;查“筳”字,知道它有“小竹片”義。在這里,“筳”作為“以”的賓語,用來表示占卜所用工具?!耙怨j篿”即是用“筳”進行占卜。筳、篿兩字下所舉例句都是“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與《訓詁叢稿》中例句同。查閱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第一《離騷》原文,亦是“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⑥35但是通過《古代漢語字典》查“篿”時,字典亦舉此例,為“索藑茅以筵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⑦1076再查“筳”“筵”兩字時,字下例證沒有再次列舉這句話?!绑邸庇袎|底的竹席、鋪席子、席位、宴會等意思,沒有與占卜有關的義項。所以,把“筳”換為“筵”,顯然是不妥的。或許是因竹旁下“延”和“廷”形近而混。
另外,筆者在閱讀其他相關書籍,利用《古代漢語字典》查閱生僻字音、字義時,也發(fā)現了一處錯誤。“穈”(mén)字,字典中釋義為“一種谷物,即赤色粱”,舉例為“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⑦524“秬”字,字典中釋義為“黑黍子”,舉例是“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糜維芑”。⑦407《古代漢語字典》中同樣列舉了這兩個例證,而且例證都來自《詩經·大雅·生民》,但是一個寫成了“穈”字,一個寫成了“糜”字。查清王先謙的《詩三家義集疏》卷二十二《大雅·生民》,原文為“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⑧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因為“穈”除了音mén之外,還可讀為mí,而且音mí的“穈”字下,即是“糜”字。但是當谷物講的“穈”字與“糜”字無涉,所以把“穈”字寫成“糜”字,也是錯誤的。
三
通過閱讀《訓詁叢稿·楚辭解詁》內容,筆者認為要想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訓詁文章并不是一件易事。要想把文章寫得有思想、有內涵,不僅要掌握訓詁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還要儲備文字學和音韻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
此外,大量閱讀、廣泛涉獵、扎實的積累、上下文語義的貫通、語感等因素,在訓詁寫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些需要時間的沉淀、不懈的堅持、嚴謹的態(tài)度、甘于寂寞的心境和勇于吃苦的精神,不是短時間內能學得來的。而這些不僅適合于所有學科的研究和學習,也是后輩應該從前輩學者身上學習并真正應用到以后學習生涯中的品質。
注釋
① 郭在貽.訓詁叢稿·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
② 郭在貽.訓詁叢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③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248.
④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調查字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59.
⑤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⑥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⑦ 《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古代漢語字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
⑧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卷二十二·大雅·生民[M].北京:中華書局,1987:882.
參考文獻
[1] 常森.屈原及其詩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 《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古代漢語字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
[3]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Z].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86.
[5]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 林家麗.楚辭(中華經典藏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2.
[7] 聶石樵.楚辭選注(中國文學經典)[M].??冢耗虾3霭婀?,2004.
[8]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
[9] 王秀梅.詩經(中華經典藏書)[M].北京:中華書局,
2006.
[10] 余乃永.新?;プ⑺伪緩V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調查字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