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com
前不久,一封辭職信在網絡上引起轟動,內容只有短短的十個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份辭職信被網友稱之為“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它觸動了所有人內心深處柔軟的角落——對遠方的渴望,對未知的探索,對神秘的向往。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正如有網友回帖稱;一想到每個月要還多少房貸;要交多少物業(yè)費、停車費、燃油費、上網費的時候,你就會默默地冷靜下來;掐滅這種非分之想,加班加點去完成每個月的任務指標了。
這就是現實生活的困境。小時候我們有很多夢想,有很大的夢想,當科學家、當醫(yī)生、當畫家、當商業(yè)巨頭、當國家首腦…..說起來神采飛揚,有一種天地間唯我獨尊之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社會賦予的角色越來越多,我們的少年心思也隨之煙消云散,生活之路仿佛越走越窄。就我們目前的生活情況而言,有時候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每次考個好成績,中考能上重點高中。這無所謂對錯,但一想到“世界那么大”,而自己活得那么小,內心深處或許有些無奈。
我并不是想向大家推銷生活成功學,身邊類似的說教太多了。更何況我對自己的生活也不滿意,向你們傳經布道,有誤人子弟之嫌。但我是有資格說說作文的。
最近看了很多投稿的作文,無一例外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內容空洞。看著這些作文,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心已經未老先衰了。很多同學學著成人的腔調,在作文中大談成功、戰(zhàn)勝挫折、不怕困難、堅持就是勝利等等人生經驗。談這些東西本不是壞事,有正能量,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怎么來談。有人說他的夢想是唱歌,不怕別人笑話,堅持唱歌,然后歌就唱好了;有人說爸爸媽媽鬧到要離婚的地步了,他把他們召集起來談判,然后家庭就和睦了;有人說考試差了,然后看見了一只蜘蛛織網,于是就有力量了……這些寫作最大的問題在于,省略了中間的過程,從一開始就指向結果,而這個結果卻是一個早已被人說了千萬遍的模式化的“道理”。
作文的世界越來越小,內容被我們抽離得只剩下一張干癟的“道理”老皮,而那些鮮活而珍貴的體驗過程被我們抹去,作文便成了干篇一律的模仿。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書講,為了得到夢中的寶藏,牧羊少年圣地亞哥去了遙遠的金字塔,最后他發(fā)現寶藏竟然在自己曾做夢時待過的那座廢棄的教堂里。反過來想,如果他沒有經歷被騙、被搶、被殺等危險旅途,即使寶藏就在面前,他可能也發(fā)現不了。
世界究竟有多大,只有體驗了才知道!當我們在作文中抹去了自己的體驗,大談道理的時;世界之門就在我們面前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