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萍
說起民俗的物件兒來,還是民俗博物館比較有發(fā)言權。如果走進北京的民俗博物館,您能看到北京的很多街頭巷尾或者在舊時候的胡同兒里能見到的舊物件。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北京的民俗物件兒。
近日在北京市地方志館舉辦了一場“老北京商業(yè)民俗物件”的展覽。這個展覽吸引了不少觀眾,尤其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在這里,您可以看到老北京的商業(yè)民俗物件,比如:剃頭挑子、貨郎擔、游商的響器兒、坐商的廣告牌匾……近百件幾乎絕跡或正在消失的老物件兒又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它們生動地回顧了清代、民國時期老北京的商業(yè)習俗和市井民風。
聽聲就知道是賣什么的
喚頭、喚嬌娘、云羅、銅點、小糖鑼、梆子、手鈴、驚閨葉、虎撐子……對孩子們而言,這些物件的名稱聽起來似乎都很陌生,物件兒就更沒見過了。
老北京的胡同里和大街上門臉房出租很多,但由于租金居高不下,很多小本兒買賣人就加入到了走街串巷的游商群體里。游商就是指沒有專門鋪面、挑著貨擔沿街叫賣的商人。他們經(jīng)常挑著擔子行走在鬧市區(qū)或者是民居聚集的地方。
為了告訴屋院里的居民是剃頭的來了,是磨刀的來了,還是賣酸梅湯的來了,許多行業(yè)都有自己專用的響器和吆喝聲,這次展覽中展出的就有十多種響器。
先說說“喚頭”,也叫做喚君知。顧名思義就是讓您知道,這剃頭的來了。那喚頭為什么又叫喚君知呢?這個君指的是君子,君子在這里特指男性。舊時候剃頭主要是給男性剃。那時候剃頭的有三不剃:女人不剃,和尚不剃,乞丐不剃。
同時還有一個說法,這剃頭用的響器有三不鳴:過橋不能敲——怕驚動河神;過廟不能敲——怕驚動佛爺;還有就是看見門臉了,門口對聯(lián)上寫著:進館來黑發(fā)丞相,出館去白面書生,橫批:白白凈凈。這是哪呢?對,是理發(fā)館。在理發(fā)館門口不能敲,不能搶生意。
老北京的剃頭行業(yè)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清朝初期,剃頭匠的工具由官府統(tǒng)一發(fā)放,不準私制。如果聽到喚頭一響,百姓都要出來剃頭。因為清朝建立初期的清政府要求百姓中男性統(tǒng)一將明朝的發(fā)式改為留辮子。如果不按這個規(guī)定改變發(fā)式的話,就有被殺頭危險的。
除了剃頭匠使用響器叫賣之外,還有貨郎也使用“貨郎鼓”。這個貨郎鼓兩邊系著小珠,搖起來咚咚作響。貨郎所賣之物均為絲線、棉紗線、繡花針等閨房女紅的必備之物,所以又稱 “喚嬌娘”。
此外,響器還有很多?!霸畦尅笔琴u日用雜貨的師傅用的;“小糖鑼”是賣蕓豆糕的師傅用的;“梆子”是賣油醬的師傅用的;“銅點”是算命先生用的;“手鈴”是修扇子的手藝師傅用的……其中比較有趣的是行醫(yī)的大夫用的“虎撐子”。
虎撐子又叫“八卦串鈴”,是用鐵片翻卷對扣的鐲形鐵器。它中間是空的,內(nèi)置鋼珠。用的時候,需要把它套在三個手指頭上,搖之作響?;巫拥挠蓙磉€有個傳說,據(jù)說華佗曾用鐵環(huán)撐住虎口,給老虎做了喉瘤摘除手術。由此之后,這個鐵環(huán)就演變?yōu)樾嗅t(yī)的標志了。
坐商們有趣的招幌
“響器”是游商招攬顧客的“法寶”,那是游商的專屬。對于擁有固定店鋪的坐商而言,“招幌”則是他們常用的。招幌就是起類似廣告作用的,它看起來很像條幅,條幅上的字,是告訴顧客這家店里是賣什么的。
不僅如此,在老北京的買賣人眼里,幌子還被看做財神的化身。每逢開業(yè)或者年節(jié),坐商們都要祭幌子。掛幌子的時候不能叫做掛,那得叫請。
在這次展覽中還有一些展品很有趣。比如在一塊長方形的招幌上寫滿了各種小吃的名字:福壽桃酥、南江米條、雞蛋油糕等,這個是餑餑鋪的招幌。還有用三根香燭聯(lián)掛式的招幌,這是香蠟鋪的。
有個木牌式的幌子更有意思,在這個牌子的一面寫著兩個字“賽雪”,另一面也寫著兩個字“欺霜”。原來這是家面粉店,以此表白自家的面粉很白。
這些舊時用的商業(yè)民俗物件兒很有意思吧?這也是一門學問哦,其中飽含著那個時期的民俗風情和故事傳說。
(責任編輯 何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