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志
褥瘡 患位壓一壓,藥酒擦擦身
一次,有個右肢偏癱的老大爺因為褥瘡住院。查房時,我發(fā)現(xiàn)老人家每次都是側躺在床上,偏癱一側的肢體在上面。于是,我?guī)退藗€身,把偏癱一側的肢體翻到下面去了?;颊叩呐畠簯n心地表示“右側都偏癱了,還這樣壓著,以后還能康復嗎?”
長期受壓是造成褥瘡的重要原因。給偏癱患者經(jīng)常換換臥床的姿勢,能有效防止褥瘡的產(chǎn)生。癱瘓一側長期氣滯血瘀、經(jīng)絡不暢,適當?shù)貕阂粔壕拖窠o這個部位做按摩一樣,也是一種康復鍛煉。
給家屬講完這些道理,我給患者開了個藥酒方:把紅花50克、黃芪30克、白蘞20克、冰片10克放到500毫升70%的酒精里,泡上一周,然后用棉布蘸著給老人家擦拭身子,每天3次,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
兩周后,老人家的女兒找到我,說她父親的褥瘡已經(jīng)好很多了,脾氣也變好了。
落枕 兩個熱敷法
前陣子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個朋友說:“這兩天落枕可把我折磨壞了,脖子稍一扭動就疼得厲害。”
我忙叫服務員把搟面杖在火上烤一下,趁熱拿過來,并讓朋友把頭低下,像搟面條一樣,用搟面杖在他的脖子上搟了十幾下(皮膚微微發(fā)紅)。朋友頓時感覺脖子發(fā)熱了,舒服多了,轉動起來也靈活了很多。我讓他平時也可嘗試多用熱毛巾敷頸部。
還給落枕患者推薦一個小方法:取100毫升醋,放在火上加熱至沸騰,把麥麩倒入醋中,同時不停攪拌,直到醋完全被麥麩吸收,和完醋的麥麩最好不要太稀,粘連成塊的狀態(tài)最好。和好后把火關掉,待麩塊的溫度降到40℃左右,把它敷在落枕的部位,然后再用紗布裹好。每天晚上敷1次,每次敷45分鐘就可以了。在這個方法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醋:可以散瘀血、除堅積?,F(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醋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背痛 內服藥物+穴位按摩
我去公園散步的時候,經(jīng)常遇到一位老人拿個小木槌邊走邊敲背。后來詢問,得知原來他經(jīng)常背痛。
背痛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主要是由于背部經(jīng)絡不通、氣血不暢引起的。在與老人聊天過程中,我將出自《蘇沈良方》的“失笑散”教給了他。具體方法是:五靈脂和蒲黃各10克,研成末,放入50毫升醋中熬成膏狀,再加入300毫升水,熬至150毫升。每天早晚服用,可活血祛瘀、散結止痛。
我告訴他還可以采用穴位理療:患者趴在床上,讓家人雙手握拳,大拇指伸開,用大拇指指端沿脊柱兩側的夾脊穴(位于脊柱兩旁0.5~1厘米處)從上到下點揉。
這位老人堅持上述方法1個月后,疼痛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