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死亡”這個話題太沉重了。小時候村里有葬禮,我都躲得遠遠的,看到別人可以興致勃勃地去參觀品評,覺得特不可思議。
就這么怕了二三十年,直到養(yǎng)了孩子,還是在怕。但是,它還是來了。
39歲那年,父親突然離世,我頓覺天塌地陷,一度瀕臨崩潰。那年,女兒才五歲多。當(dāng)時我整日以淚洗面,沒有考慮女兒對親愛的姥爺去世有什么感受,甚至覺得小孩子懂什么呢,說了不懂,懂了害怕,不如不說。
當(dāng)我讀到《祝你幸?!ぷ罴议L》2014年10月號上的一篇文章,《荷蘭媽媽教孩子直面死亡和傷痛》,我發(fā)現(xiàn)自己想錯了。
如果不能將直面死亡和傷痛的勇氣教給孩子,被蒙蔽的孩子可能會像我一樣在長大后無法接受至親至愛之人離去的現(xiàn)實,或因過重的打擊而沉淪,甚至崩潰也未可知。
好吧,女兒已經(jīng)上小學(xué)二年級了,現(xiàn)在跟她聊聊,應(yīng)該不晚。恰逢要去給姥爺上墳的日子,我問女兒,姥爺去世時,你明白是怎么回事嗎?女兒出奇得平靜,她說,那時候她已經(jīng)從動畫片中知道了死亡就是消失,所以姥爺去世了就意味著他走了,再也不能回來。蒼天!原來人家早就知道了!
是我低估了孩子。突然想起姥爺去世時,女兒神神叨叨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理解了。重癥監(jiān)護室外,平時一天到晚嘰嘰喳喳的她一言不發(fā),表情肅穆,那時她肯定是知道姥爺以后沒法陪她玩了。第二天一早,女兒剛睡醒,聽見外面的哭聲,她也啜泣起來,穿好衣服就去姥爺靈前了。大人在來來回回忙活,她坐靈前說要陪姥爺玩。后來我發(fā)現(xiàn)香爐左右各放了一把舊鎖,那是女兒的玩具,以為是她亂放的,趕緊拿走了,女兒老大不高興?,F(xiàn)在才知道,那鎖是女兒派去的衛(wèi)兵,要在另一個世界保護姥爺。5歲的孩子,是這樣直面親人離世的。
當(dāng)然,女兒還是對死亡有點恐懼的。在那之后,一旦我午睡過長,女兒就會一遍遍到床前查看,摸摸我的腦袋,碰碰我的鼻子,生怕我跟姥爺一樣不再醒來。
我拿“最家長”上的這篇文章給女兒看,娘倆聊起“死亡”這個話題,說起我之前對死亡的畏懼,說起姥爺去世時我的悲傷和女兒堅強的表現(xiàn)……聊開了,也就沒什么,后來女兒不再緊張兮兮,而我,也不覺得這是個事兒了。
現(xiàn)在,“死亡”不再是我們避諱的話題。有一天,我跟女兒說,等我去世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女兒反對,她希望未來是這樣的:媽媽生前種一棵樹,媽媽去世后把墓修在這棵樹下,媽媽就跟樹融為一體了,她有空就去看媽媽,對著“媽媽樹”說說心里話。真是感動死了,好吧,就照女兒說的辦吧,大海實在太大了。
我問她,現(xiàn)在對人都會死這件事怎么看。她說,既然無法避免,那就接受吧,這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日子。真是人小心眼大啊。
女兒更珍惜眼下的生活,珍重身邊的親人朋友。孩子都能這樣,我們做家長的還憂慮什么?我經(jīng)常跟女兒一起嬉戲,生活簡單,卻能充滿歡聲笑語。
說起來,真是感謝“最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