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慧 陳一軒
摘 要:如今的高校都很注重自身品牌文化的宣傳,尤其是在當今社會,高校間文化交流頻繁,高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也更加密切。種種因素使得高校文化產品的開發(fā)被提上日程。但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在設計自己特色文化產品及開發(fā)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沒有形成品牌文化;其次是高校文化產品缺乏地域特色,千篇一律;第三是高校文化產品沒有形成規(guī)模,沒有形成系列化生產。因此,本次課題就將對高校文化產品進行分析,闡釋高校文化產品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
關鍵詞:高校品牌文化產品 地域特色文化 系列化
一、高校文化產品的內涵
高校文化產品屬于高校文化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的發(fā)展歷程中逐漸積累,能夠直接反映出高校自身的文化底蘊、特色與形象,是高校文化符號傳播的重要載體。文化產品可以彰顯出高校教育理念、辦學宗旨以及管理思想,它繼承了大學精神和教育理念的靈魂,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文化軟實力,是文化產業(yè)品牌化的結果,是文化的精神和價值的雙重凝聚,有著無形資產豐富的含金量。
二、高校文化產品的特性
高校文化產品屬于比較特殊的商品,其具備如下幾點特征:第一是獨特性,這是高校文化產品的主要特征,它濃縮了本校的文化特色,集教育理念、辦學宗旨和管理思想和地方特色于一身;第二是紀念性。為進入工作崗位的高校畢業(yè)生重溫昔日在學校的點點滴滴;第三是實用性,其具備某種實用價值;第四是藝術性,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結合是當代紀念品生產和消費的趨勢;第五是便攜性,在交流活動過程中,交流著的位置處于變化狀態(tài),所以紀念品在體積上必須要合理,便于攜帶。
三、高校文化產品的發(fā)展現狀及分析
如今全國各大高校都很注重自身品牌文化的宣傳,在宣傳本校教學特色時,高校文化產品是不可忽視的載體。因此高校文化產品的設計與開發(fā)越來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盡管如此,高校文化產品自身作為高校文化產業(yè)的一部分同文化產業(yè)一樣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例如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從北京日報獲悉,六月底七月初,正值高校畢業(yè)季,加上高考放榜和暑期培訓,高校里時常能夠看見“過去、現在和未來”校友們的身影,他們在學習參觀之余,也想買上幾件高校文化產品,以作為在象牙塔里學習生活過的象征符號。不過,滿足這樣的小愿望還有點難。北大、清華、北體、人大、北林、礦大等幾所高校的紀念品商店,情況基本一致,這些高校沒有專門的紀念品商店。高校的文化產品就是出售的一些鑰匙鏈、書簽、領帶、絲巾、水杯、服裝這樣的日用品,與超市中出售的同類日用品外觀、款式基本一致,只是這些紀念品打上了學校的標志。高校之間也沒有進行很好的文化產品的交流和研究,只是閉門造車,而且多是有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而進行的嘗試,帶有很大的局限性。產品研發(fā)信息的交流不暢也造成了各個高校文化產品研發(fā)的滯后性。
針對低迷的中國高校文化產品市場,高校文化產品應當能體現出高校的特色,喚起校友以及其他高校對該校的記憶,并且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產業(yè),不應僅僅是尋常產品和學校標志的簡單疊加。如果高校文化產品與地域特色相結合,并深入開發(fā)進行系列化設計,高校文化將更深入人心。
(一)關于高校品牌文化產業(yè)的研究
高校文化產品品牌的建設指的是高校文化發(fā)展的前提下,對本校過去文化的凝結以及新文化氛圍的建設。我們可以借助于校園文化產品的具體品牌來對高校的格調進行評判。高校文化彰顯出了大學精神以及本校的教育理念,而外在的表現即是品牌,內在為校內的文化氛圍,也可以說是學校風氣。
高校文化產業(yè)品牌為高校品牌的直接體現,是高校自身發(fā)展歷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社會對于高校辦學理念、教育特色以及教學質量等綜合因素的認可程度。高校走品牌化戰(zhàn)略的道路即是結合自身核心價值觀念,面向社會和市場,借助于自身的優(yōu)勢以及獨有的特征,爭取得到更多的辦學資源,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從而增強學校的綜合競爭力,提升自身的社會認同感。在品牌建設過程中,高校文化產品品牌憑借于自身的個性和風采,充分發(fā)揮出了自身優(yōu)勢。
高校文化品牌建設即是將良好的校園風氣凝結起來,適當的補充新鮮血液,從而讓高校永葆生機。所以實施品牌文化建設戰(zhàn)略對于學校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一是可以對外樹立學校的良好形象,體現一所高校的信譽度、影響力和吸引力。二是有利于建立社會網絡,建立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chuàng)新體制。三是能夠強化高校的社會親和力,從而獲得更多的社會和教育資源;四是能夠提升高校內部凝聚力,推進高校教學體制改革,提升辦學效益。
因此我們要對高校文化產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品牌定位,要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品牌市場力。首先要提高高校文化產品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其次高校文化產品可以和高素質人才及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互動,以他們作為題材。同時導入企業(yè)CIS戰(zhàn)略,CIS戰(zhàn)略即是對企業(yè)形象的相關因素展開全方位的策劃,同時利用全面統一的傳播,打造出獨特的優(yōu)良形象,從而獲得社會大眾的更多認同。高校文化產品品牌的塑造屬于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它是確保高校效益最大化的最好方式,高校全體領導和教職工都應當從思想認識上予以重視,打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產品品牌,促進高校自身發(fā)展。
(二)關于地域文化的研究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tài)、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相對獨立性,各地的文化形態(tài)具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因此,各個不同地域的高校文化也顯示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我國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名牌高校,很多專家學者曾經在這些高校學習和工作,留下了很多和他們相關的人文景觀,比如說清華大學中的中英烈士紀念碑以及聞一多雕像等。部分高校校園中還有一些價值較高的古建筑遺址;部分校園中還有一些文物古跡。
古城揚州,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文明,古跡眾多,文化昌盛,最為特色的就是它的傳統手工藝。其沉積著特定的歷史時代和地域環(huán)境下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意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揚州的漆器、玉器、銅器、竹木器具等,都代表的全國較高的手工藝水平。其傳統工藝品具備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情趣。而身為揚州市唯一一所全國重點高校的揚州大學,應將我們揚州的地域文化與我們揚州大學的文化產業(yè)相結合,將傳統手工藝品與校園景色,辦學宗旨,名勝古跡相結合,制作出獨具揚州特色的手工藝文化產品。
(三)關于高校文化產品系列化的研究
在市場需求多元化和個性化的二十一世紀,僅僅依靠單一的產品來謀求市場的方法已經過去,為適應盡可能多用戶的需求,占領更寬的市場覆蓋范圍,系列化開發(fā)產業(yè)已成為現代工業(yè)產品開發(fā)中最重要的戰(zhàn)略之一。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之下,高校文化產品系列化設計能夠有效的增強產品的市場適應能力,同時還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系列化的產品上架陳列和廣告圖片的效果好,容易被消費者識別和記憶,從而擴大影響,樹立名牌,屬于一種非常好的營銷方式。系列化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成套意識,成套產品造型更為美觀,其視覺效果非常好,能夠讓產品變得更加具有選擇性和商業(yè)價值,進而讓高校產品附帶更多的品牌價值。
產品系列化開發(fā)的發(fā)展趨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產品系列化導入機制變得更加重要,例如說福特公司過去T型車稱霸天下的時代早已過去,未來的產品世界一定是一個系列化產品的世界。這將極大限度的考驗公司內部的協作性,規(guī)范性。單一的優(yōu)秀設計的生命周期變得更短,從而讓新產品的周期也變得短暫,消費者常常想要有更多選擇性。在市場需求主導的經濟環(huán)境下,產品系列化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但若在系列化過程中我們無法科學的利用新產品開發(fā)手段,則會有很多的資源從我們的手中溜走。因此高校文化產品的系列化勢在必行。
四、建 議
首先,打造校園文化標識。對于產品研發(fā),應當要盡可能的挖掘出文化的不同方面,找準突破口,尋找具備標識性的事物,從而激發(fā)更多人的共鳴;同時還必須要從小到大,不能夠幻想僅僅憑借某一個產品或者標識來囊括所有的文化元素,要扎根本土,立足于大眾。在眾多具備學校代表意義的事物中選擇最容易入手的,設計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標識物,從而抓住校園文化,將其轉變成為一個具體的產品。
其次,要做好特色營銷以及宣傳工作。在校園文化產品進行推廣的初級階段,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自身的創(chuàng)意就已經包含了宣傳工作。
最后,積極打造創(chuàng)意平臺,鼓勵學生踴躍參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的開發(fā)必須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實施,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設計過程中來,他們作為在校生更容易掌握其他同學的需求,設計出更多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產品。高校應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創(chuàng)意平臺,讓更多的學生來進行多元化產品的開發(fā)工作,并積極的對產品進行調整和改進,讓其獲得更多人的認可。
五、結 語
本項目旨在從分析高校文化產品開發(fā)的現狀入手,分析目前高校文化產品開發(fā)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揚州大學為例,從揚州漆藝以及從雕刻技藝和剪紙藝術中找出與其他地方的不同。最后把這些元素與揚州大學校園文化相結合,設計開發(fā)品牌系列文化產品,以其獨創(chuàng)性和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內涵,來作為揚州大學的品牌文化產品,使揚大文化產品體現出揚州本地的文化底蘊、特色與形象,作為揚大文化符號傳播的重要載體。因此,如果能夠深度開發(fā)高校品牌文化背后的價值,就能更好的樹立高校品牌文化形象,更利于加強各高校各地方的文化傳播。同時也為宣傳本地區(qū)文化和促進各個地域之間的文化交流和互動建立一個交流和互動的新平臺。
參考文獻:
[1] 邊坤,楊彥侃.包頭.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取與旅游產品設計方法探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2
[2] 賴啟航.四川攀枝花.成都高校旅游產品昂譜(RMP)分析.攀枝花學院人文社科學院,2007
[3] 夏斐.營造精神家園———武漢地區(qū)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述評[N].光明日報,1995-01-16(2)
[4] 徐凌.論校園旅游—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新課題[J].桂林旅游專科學校學報,2000(11)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