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樸槿惠當年在韓國西江大學讀書時,身邊的女同學都想極力把自己打扮得時尚些,但作為韓國“公主”的樸槿惠,卻穿得非常土氣。一天,同學樸鳳善忍不住問她:“你這么土里土氣的衣服是在哪里買來的?”
“不是買來的,”樸槿惠從容而自信地回答道,“是把我媽媽穿舊的衣服改小而成的,沒花一分錢?!?/p>
一次,在食堂里,反對她爸爸樸正熙“維新政策”的學生們,憤恨地把樸槿惠的飯盒扔在水泥地上,想羞辱她一番。結果,飯盒里面的大麥飯(三成大麥和七成大米混合在一起煮成)和醬蘿卜撒出不少。扔飯盒的同學怎么也想不到,堂堂的總統(tǒng)之女,吃的居然是跟自己一樣的雜谷飯。
接下來,樸槿惠彎下身子,將那些撒出來的飯菜重新裝回飯盒中,拿到水池邊沖了沖,然后若無其事地吃下去。
后來,她擔任國會議員,按規(guī)定,國會議員去管轄的地區(qū)工作時可坐飛機商務艙,但她一直坐經濟艙,進入政壇數十年來,一直堅持這樣做。乘坐火車時,國會議員是可以免費的,但樸槿惠每次都會自掏腰包購買火車票。
樸槿惠成為韓國總統(tǒng)后,生活依然十分樸素,甚至有些“寒酸”。她家中的電視機已經使用了30年,電話機也使用了20年,梳妝臺上放著一臺有20年以上歷史的小型盒式磁帶錄音機。
更令人驚訝的是,參觀者居然在她的衛(wèi)生間馬桶內的水槽里發(fā)現一塊紅磚。對此,樸槿惠淡定地解釋道:“這是為了節(jié)約用水,沖馬桶其實不需要這么多水,這是我從父親那里學到的。”
而且,樸槿惠從不穿外國品牌和本國名牌服裝,受其母親陸秀英的影響,她服裝的布料都是從東大門市場采購回來的,由韓國普通服裝設計師設計制作而成。傳統(tǒng)、樸素、得體是她一貫的著裝標準。
樸槿惠不喜歡大吃大喝,每次去青瓦臺的餐廳吃飯,都會特意要求服務生只準備她能吃完的量,不允許有絲毫的浪費。
很多韓國民眾覺得她的生活很“苦楚”,樸槿惠卻認為自己很富足。她說:“從小,我的父母就身體力行地教導我要做一個樸實無華的人,保持本質,因為人死后是什么都帶不走的,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沒什么是屬于我的,無須在乎那些身外之物?!?/p>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