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甄瑩
一直想親自領(lǐng)略家書的風采,尤其是傳說中的《傅雷家書》。
暑假,收拾好作業(yè),整理好心情,我終于坐在了它的面前。
這是一本以傅雷先生及夫人和兒子傅聰之間的通信輯成的書,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色。
翻開書頁,樸實而動人的文字,簡潔干凈的排版和淡淡的油墨香味促使我一頁一頁地往下翻,迫不及待地讀下去。
父親寫給兒子傅聰?shù)拿恳环饧倚哦及頌楦赣H的良苦用心。透過紙張,透過這些內(nèi)容,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身著格子呢絨大衣,戴著金邊眼鏡,嚴謹而認真的父親在燈光昏黃的書房正伏案寫著家信,傳遞著對遠方孩子的無限牽掛與關(guān)愛。母親也低垂著眼瞼,看著先生寫的信,心中也是滿滿對孩子的愛。
而讀完此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卻是大器之成,是需要雕琢的。傅雷先生對兒子的每一封家信里包含的不僅是對兒子的關(guān)愛,更多的是對傅聰?shù)囊魳泛蜑槿颂幨赖母邩藴省酪?。甚至兒子寫錯一個字,父親都會細致地及時提醒他,幫他改正。每一次兒子的演出,父親都時刻關(guān)注,并寫下家信道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議。
在很多人眼中,這種教育方式未免太過苛刻、嚴厲。但我恰恰覺得只有這樣嚴格的父親,才會有如此優(yōu)秀的孩子。傅聰今日的成就,離不開自身的刻苦和天賦,但倘若他的父親從小就放任他,溺愛他,即使再優(yōu)秀的孩子,他的性格中也會少了堅韌,多了懶惰。在音樂方面,父親與兒子是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他不斷提出建議和想法,與傅聰交流。如果傅聰有一件事做錯了,他會毫不猶豫地批評。傅聰就這樣在父親的鞭策與鼓勵下不斷進步,就像一顆珠寶被雕琢得愈發(fā)精致璀璨。
“玉不琢,不成器。”“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睆墓胖两瘢@些看似古板的傳統(tǒng)教育方法其實是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的真理。傅雷傅聰父子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典范,留下了一段佳話??v觀歷史,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譬如一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在年少時,其父親對他的言語品行的要求也是極為嚴厲的。其父不僅讓他學習兵法,更注重培養(yǎng)他勤儉的品質(zhì)。正是父親對他一點一滴的教育和雕琢才能使戚繼光像寶玉般閃耀,終成大器,為人頌揚。
傅雷先生對孩子的雕琢更在于精神的啟迪。我印象中很深的是這句話:“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nèi)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shù)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后你可以孤軍奮斗了?!?/p>
人,終究要長大;人生,必須要經(jīng)歷孤軍奮戰(zhàn)。人生中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就是對自我的一次次雕琢啊。
大器之成,靜待雕琢。
‖杭州二中樹蘭實驗學?!笇Ы處煟宏惼?/p>
《傅雷家書》是以文學大家傅雷寫給兒子傅聰?shù)臅啪幾攵傻囊槐炯?,這186封書信,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與期望。愛子之心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在這濃濃的親情文字中,提及更多的是對兒子道德上與藝術(shù)上的要求,這種嚴格的管教,其實是一種更為深沉的愛。
作者在傅家父子之外,還列舉了戚繼光的例子,更加明確地闡述了“大器之成,靜待雕琢”的道理,而人生最初的雕琢者、最堅定的雕琢者,往往正是那個深沉地愛著孩子的父親。
現(xiàn)今這個網(wǎng)絡(luò)時代,許多人都和書信漸行漸遠,《傅雷家書》中的一封封因愛而寫就的誠摯文字,值得我們用心去讀,這其中有為人處事的道理,有高尚的生活準則,有拳拳的愛國熱情,也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愛。
【適用文題】父親的愛;一本好書一份情;家書;書中的父子情……(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