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凡
前不久,據(jù)意大利網(wǎng)民爆料,有數(shù)名到該國旅游的中國大媽,在一家奢侈品門前,自顧自地吃起了自攜的即食泡面。有網(wǎng)民感慨,“出手闊綽的中國大媽有錢買名牌貨,為何在街邊就餐?外國人無法理解有錢任性、出手闊綽的中國大媽的行為。
中國游客在國外引起爭議的行為還不止這些,記得有一年去德國,早晨在酒店吃早餐,發(fā)現(xiàn)外國人吃早餐就在酒店大堂的一開放的空間,雖然坐了不少人吃飯,但卻非常安靜;而中國人就餐則要到另一個較遠的獨立大廳,這個餐廳是酒店給中國人特設(shè)的,一進去里面人人聲鼎沸,就像國內(nèi)的自由市場,多少感覺有點種族歧視的味道,但想想又覺得怪不得人家,畢竟在關(guān)注環(huán)境這方面,我們中國人的確不懂得尊重當?shù)氐奈幕諊?,于是,公共場所吵吵嚷嚷,一片喧嘩之聲;
就在今年一月,還曝出在德國法蘭克福,中國游客又上演了一出上廁所丑聞,一群中國游客不愿花0.7歐元上公共廁所,直接到野外去解決,接待他們的導游驚訝地表示:“其中一名女游客剛買了幾千歐元的名表,卻不愿付0.7歐元歐元的公廁費?!?/p>
其實文明就餐,文明入廁顯然對中國游客來說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但為什么這一現(xiàn)象會如此普遍呢?其原因正如孟子所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p>
我的一位久居國外的朋友也表示:現(xiàn)在回來很難適應(yīng)國人的心態(tài),所有的人都在忙,都在趕著掙錢,看著都覺得很累。
的確,如今急功近利已經(jīng)成為一種頑疾,深深地腐蝕著我們的社會及人心,在很多人心中,已不知道什么是“高貴”,什么是人生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人們都在看著別人過日子,大家在爭奪什么,我也就要什么。于是,名利場上熙熙攘攘,一片繁忙之景。就連藝術(shù)品收藏這個圈子里,也是唯價格論,一個藏品的價值,不在乎其是什么,只看其能賣多少錢。
在當今社會,“高貴”已成陌生之物。倡導“高貴”似乎成了一種不合時宜的奢侈。到處都在流行假“高貴”。房地產(chǎn)廣告充斥“至尊”、“華貴”、“頂級”之類的大詞眼。豪宅,名車,身價,權(quán)力,時尚,各種外在的東西被冒充為“高貴”的符號,到處招搖。這只能證明,真正的“高貴”在今天何其稀缺。于是出現(xiàn)大媽們在奢侈品店前那一幕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于一個缺乏精神信仰的社會來說,無論是錙銖必較還是一擲千金,表現(xiàn)出的是同樣的精神貧乏。真正的高貴并非排斥財富和權(quán)力,但其一定是精神層面的,不在于這些外在的東西。反之,一個人倘若靈魂空虛,內(nèi)心貧乏,就只剩下用外在的東西來為自己包裝了。推及收藏活動,真正有品位的藏家并非是那些在拍場上一擲千金的大亨們,而是那些真正珍愛藏品,肯為藏品付出真心,更不肯為蠅頭小利輕易出賣自己心儀的“寶貝”的人。
這世界雖然浮華短暫,但只要我們愿意堅持一些更恒久的價值,就會發(fā)現(xiàn)還是有許多事物愈久愈醇、愈陳愈香。
可惜的是,這種恒久香醇的滋味,很少人愿意去品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