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禾
孟子非常重視民眾的力量,他認為民心是政治的指針、得失的關鍵。得民心,就能得到天下。所謂得民心,就是尊重和滿足民眾的一般需要,不要去背離。因而,在政治的選擇中,民眾應該是第一位的,甚至超過了政權和君主的存廢。這是非常大膽的主張,影響深遠。當然,即使孟子重視民眾的地位,也仍舊站在精英的立場上,認為民眾自身缺乏治理能力,需要圣人和君子來引導。最后,孟子認為良好的政治能夠促進民眾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過一種更符合人性內(nèi)在價值的生活。
一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茍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对姟吩疲骸浜文苁纾枯d胥及溺。此之謂也?!保ā峨x婁》上)
【注釋】桀紂:桀是夏桀,紂是商紂,歷史上的暴君,最后都亡國了。壙:音kuàng,曠野。獺:音tǎ,水獺。爵:通雀字。鹯:音zhān,一種猛禽。湯武:是商湯和周武王,歷史上的圣王,分別取代了夏桀和商紂。艾:艾草,可以治病。三年之艾就是陳年艾草,治病效果好。淑:善的意思。載: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
【解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中國傳統(tǒng)中最簡潔有力的政治原理,它正是出于孟子這一番議論。所謂民心,就是最大多數(shù)民眾的共同意愿。一般時候,民心表現(xiàn)為對富足生活的向往。施政者的行為和這種意愿息息相關,或是符合,或是背離。當背離到極端的時候,民心就表現(xiàn)為巨大的政治意愿,從而決定不同政治勢力的興衰。孟子舉了桀紂覆滅和湯武興起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商取代夏,周取代商,的確是中國古代最具思想意涵的歷史時刻。孟子總結其中的意義,認為得天下就是得民,得民就是得民心,得民心就是和民眾意愿一致,和民眾意愿一致,就是民眾想要的事努力去實現(xiàn),民眾厭惡的事不去做,如此而已。孟子生活在諸侯爭霸的時代,他提醒執(zhí)政者,不要像桀紂那樣把民眾趕跑,而要像湯武那樣順應民心。孟子很感慨,天下失道很久了,就像害了大病一樣,一定需要陳年艾草來治,天下一統(tǒng)也需要仁道愛民的君主才行。統(tǒng)治者如果不是這樣,終究會和其他人一樣,歸于覆滅,就像《詩經(jīng)·桑柔》中說的:那怎么會好起來呢?不過是一起掉入水中罷了。孟子的告誡當時沒有人理會,直到秦統(tǒng)一天下又迅速滅亡,人們才認識到這個原理,并一直珍視至今。
二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焉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保ā侗M心》上)
【注釋】著:顯明的意思。
【解說】孟子說,每天照著規(guī)則行事,卻不能顯明,順著習俗的樣子做,卻不會省察。一輩子順著道而不知道大道的原委,那些人就是普通民眾啊。普通人總是生活在日常世界中,關心的是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所以像仁義這些大道,他們或許做到了,卻不能深徹明達地把握,因而不免于行事游移,有時候還會背離仁義。因而,孟子認為,民眾自己并不能挺立起大道,還需要圣人君子來引導和治理。
三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保ā侗M心》下)
【注釋】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是保護國家的神靈,一般用來指代國家政權。丘民:即百姓。犧牲:祭祀時用的祭品,如殺死的牛羊。粢盛:音zī chéng,祭祀時用的飯食。絜:通“潔”。
【解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名言,影響頗大。民為貴,就是在做政治選擇的時候,民眾是最優(yōu)先的。因為民眾是政治的根基,得到民心,天子才成為天子。在這之后,得到天子信任,諸侯才為諸侯,得到諸侯信任,大夫才為成為大夫。因而民眾是第一位的。民眾之后是社稷,就是祭祀的神靈,是保證國家安康的。如果已經(jīng)很好地祭祀了,還是有水災旱災,那么說明神靈沒盡到責任,就該改換掉。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君主。假如一個君主不能履行自己的責任,他的行為危及了國家,那么完全可以改換一個君主。孟子的這一主張,在君權高漲的時代非常耀目,引得歷史上那些暴君嫉恨。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刪掉《孟子》書中這些語句,不許天下讀書人學習。孟子的這一主張也成為儒者捍衛(wèi)民眾和國家的依據(jù)。明英宗的時候,瓦剌軍入侵,皇帝被俘,國家危難,于謙提出重立新君,就引用了孟子的這段話,說服了所有人,最終拯救了民眾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