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玫
高考的《考試說明》對“古代詩文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在復習的時候?qū)W生都會強記一些文言實詞,不少材料上都總結(jié)出了120個常見實詞,但即使是這樣,在做題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詞語無法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你只有去猜測、推斷。但是猜測和推斷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也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我就文言實詞含義的推斷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供參考。
一、字形分析法
在漢字中,形聲字占到80%以上,其中形旁有表意功能;漢字中還有一部分會意字,它們本身就具有表意功能。因此在推斷文言實詞的含義時就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特點。比如,“夜縋而出,見秦伯”中的“縋”字,它是形聲字,形旁是“糹”,就表明與“繩索”有關,再結(jié)合具體語境,就知道在這句話中“縋”的意思是“用繩子拴著往下放”。再如“冀得歸家,一覲父母”中的“覲”字,形旁是“見”,就表明這個字與“相見、見面、會見”有關,其實“覲”在這句話中就是“拜見、會見”的意思,當然這個字還表示“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天子”。類似的字還有很多,比如“諸父異爨”中“爨”,就是“生火做飯”的意思。
二、通假推斷法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語法現(xiàn)象之一,即“通用、借用”,就是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因此只要知道了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就很容易推斷出該字的含義。舉個簡單的例子,“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中的“倍”就是通假字,通“背”,根據(jù)語境就是“違背”的意思。
三、句式觀察法
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即利用文言句式句法的特點來推斷實詞的含義。這些句式句法主要指上下文中或上下句中的對偶、排比、對比、并列、互文等近似的語言結(jié)構。這些對應的詞語在意義上往往相反、相近(相同)。例如“追亡逐北”,其中的“北”,在通常意義上不好理解,這就需要依據(jù)這句話的句式特點來推斷,“追亡”和“逐北”是相對應的,那么“追”和“逐”相對,“亡”和“北”也應該是對應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jù)“亡”推斷出“北”的意思即“敗逃的人、逃亡的人”。當然這兩個詞的意思是相同(相近)的,也有相對應的詞語的意思是相反的,比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边@句話中,上下兩句就是相對的,但是“興國”和“亡身”的意思是相反的,那么“憂勞”和“逸豫”的意思也應該是相反的,因此,根據(jù)“憂勞”的意思,我們就可以推斷出“逸豫”的意思是“安逸享樂”。因此根據(jù)句式推斷時一定要弄清楚詞語意思是想法還是相同(相近),這是前提。在推斷意思的時候,不要僅顧意思而忽略了詞性。如“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04山東、河北卷)。行旅:旅行、游覽。讓同學們判斷正誤。粗略一看應該沒錯呀,但仔細一看,其中另有文章,我們看這兩句話是相對應的,不僅意思是相對應的,而且詞語的詞性也應該是一致的,因為“人物”是名詞,所以“行旅”也應該是名詞,應解釋為“旅行的人、游覽的人”。因此,題干中的解釋是錯誤的。
四、知識遷移法
這種方法就是將教材中學過的典型的實詞意義遷移到課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聯(lián)系成語加以印證,對判斷文言詞義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歲兇,汝旁諸縣多盜”中的“兇”,在中學課本里我們學過《寡人之于國也》,文中有“河內(nèi)兇,移其民于河東”,這句話中“兇”的意思跟例句中是一樣,因此就可以把這里的意義遷移到例句中,即“莊稼收成不好”的意思。再如,“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這句話中“鄙”的意義就可以遷移我們學過的“蜀之鄙有二僧”中“鄙”的意思,即“邊境”。至于成語中詞義的遷移就更多了,像“若貸而不誅,則天下大義不明,大法不立矣”中“貸”的意思的理解,我們就可以借助成語“嚴懲不貸”,“貸”字的意思是“饒恕”。再如“欲以峻法繩驕兵”中“繩”字的意思,我們也可以借助“繩之以法”這個成語,就可以理解為“制裁、約束”的意思。
五、語法判斷法
這種方法指的是根據(jù)這個詞在句子的位置,充當?shù)某煞謥泶_定詞性和詞義。當然我們必須了解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和相對應的詞性:主語、賓語大多由名詞和代詞來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和形容詞來充當,其中動詞占了絕大部分,所以就有了“謂語動詞”的說法;定語是由名詞和代詞來充當;狀語由副詞來充當。比如,“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敝械摹叭椤焙竺娓速e語,它就充當了句子的謂語,在此應該是動詞“喂養(yǎng)”。再如“國家都陳留”的“都”也處在謂語的位置,此處名詞活用為動詞,理解為“建都”。再看這樣一句話“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犬”在動詞“坐”前,充當?shù)氖菭钫Z,因此這里的“犬”就不能理解為名詞“狗”,而是名詞活用為狀語“像狗一樣”。
六、語境推測法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jù)詞語、句子或者是文段所在的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實詞的含義。這是理解文言文含義的基本原則,包括我們前面講過的幾種方法,從這一點上來說也是不錯的,只是語境有大語境和小語境之分。對于我們一時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就只能關注語境,瞻前顧后,批文如理,來盡量正確的推斷實詞的含義,這一點,我們就不舉例說明了。
總之,文言實詞的推斷是正確理解文言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此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首先,通過一定量的閱讀,增強語感。其次,掌握一批常用實詞的常用義項和用法,這是基礎。再次,在上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掌握一些推斷實詞的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沛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