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海洋館,我們可以看到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的魚兒,它們色彩鮮艷、模樣可愛,帶我們進一步認(rèn)識了海洋。那么問題來了,真正生活在大海里的魚兒會自行捕捉食物,那么生活在海洋館里的魚兒呢,它們吃些什么?這些食物又是從何而來呢?下面就請北京向東小學(xué)的同學(xué)們來給大家講講魚食的秘密!
魚類需要什么營養(yǎng)?
魚類按照喜歡吃肉還是吃素,可以分為肉食性、植食性、雜食性三類。魚類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和人類很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zhì)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對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需求量不同。魚類對蛋白質(zhì)的需要比人類高,是因為魚類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比較弱,需要把一部分蛋白質(zhì)轉(zhuǎn)化為能量,尤其是肉食性的魚。如果魚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有可能會得糖尿病和脂肪肝。由于魚類生活在水中,所以它們有“喝礦物質(zhì)”的本領(lǐng),來從水中獲得一些礦物質(zhì)營養(yǎng)。因此,魚食里的營養(yǎng)均衡,小魚們才能活得健康!
魚食是用什么做的?
制作魚食的原料各種各樣,有海藻、海帶、裙帶菜等水生植物,也有大白菜、生菜、黃瓜、番茄、玉米等陸地上生長的植物,這些“素食”制作的餌料投喂給植食性的魚類。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有大量草酸,魚類不容易消化吸收,所以不能用菠菜來做魚食。肉食性魚類的餌料中少不了肉,我們常吃的牛肉、雞肉都可以作為原料,還有小蝦、青魚、鲅魚等經(jīng)濟性魚類。因為這些原料水分很多,在制作過程中需要烘干、脫水、制粉、混合,才能做成魚食。無論葷素,這些原料有三個特點:1.有營養(yǎng)并且魚類容易消化吸收;2.容易獲得;3.價格低。
為什么把魚食做成各種形狀?
魚食有很多形狀:粉末狀、微顆粒狀、細(xì)顆粒狀、大顆粒狀,以及薄片狀。這些飼料各有各的主人——粉末飼料、薄片飼料、微粒飼料適合小魚吃,如七彩神仙:有些魚食是方塊狀、片狀、大顆粒狀,適合體型大、口大的魚吃,如銀龍、藍(lán)鯊等,這些飼料小魚是難以吞咽下去的。所以,魚食不僅要有營養(yǎng),形狀和大小也很重要喲。
魚食為什么有輕重之分?
我們把魚食投放到水中后,有的會快速下沉,有的會漂浮在水面,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魚食分量有輕有重。生活在海洋中不同位置的魚生活習(xí)性也各不相同,并且演化出了不同的“嘴型”。生活在海洋上層的魚,嘴巴會往上翹,下顎比上顎長,比如鯉魚:生活在底部的魚,嘴巴朝下,形狀和上層魚正好相反,方便它們吃水底的食物,比如清道夫。所以魚食要有輕有重,各層魚才能方便地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
魚食的顏色有什么奧秘?
魚食的顏色各種各樣,有深綠色、墨綠色、深紅色、粉紅色、棕黃色……魚食的不同顏色代表了不同的營養(yǎng),是原料呈現(xiàn)的顏色。以植物為主的魚食呈現(xiàn)綠色:以肉類、蝦、魚為主的魚食偏紅色和黃色。有的顏色是人工添加的色素,比如亮紅色,那么喂食這種餌料的魚,它們的身體就會出現(xiàn)漂亮的紅色,適合觀賞魚的喂食。
聽了北京向東小學(xué)同學(xué)們的講解,你心中的疑問是不是已經(jīng)紛紛解開了?海洋世界還蘊藏著無盡的秘密,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