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勇 何國蘭
【摘要】《西游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得到的廣大讀者的喜愛。我將從大鬧天宮的戰(zhàn)斗精神、敢于向一切權威挑戰(zhàn)的反抗精神、具有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漢特色以及動物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屬性的完美結合四個方面對孫悟空的藝術形象進行探究。
【關鍵詞】孫悟空 藝術形象
《西游記》這部小說長期以來就為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勞動人民所喜愛。它具有特殊的情節(jié),獨特的風格,神奇的人物。小說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jīng)為線索,以取經(jīng)人物的活動為中心,逐步展開情節(jié),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特別是在眾多的藝術形象中刻畫得最精彩、最成功的孫悟空,他的藝術形象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無所畏懼的戰(zhàn)斗精神
孫悟空對取經(jīng)歷程中的一切艱難險阻從不畏懼退縮,經(jīng)受種種失敗也從不氣餒,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戰(zhàn)斗意志和充沛的戰(zhàn)斗熱情。到西天后他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斗、戰(zhàn)、勝正體現(xiàn)了這一形象的突出持點。取經(jīng)路上遇到的妖魔真可謂是形形色色、神通廣大,有的來頭還不小,但不論是什么樣的,只要是妖魔,孫悟空都不放過。他還有一股韌勁,深入巢穴,糾纏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戰(zhàn)斗風格。他在掃蕩妖魔的斗爭中,為了杜絕后患,他不僅奮力斗殺妖魔,而且追根尋源,要從根本上消滅妖魔再生。盡管這些妖魔形態(tài)不一,變化多端,悟空都同他們糾纏到底,不制服他們就決不罷休。他跟妖怪斗爭的次數(shù)越多,戰(zhàn)斗欲望就越強烈,他跟妖怪糾纏得越久,斗爭的經(jīng)驗就越豐富。也正因為悟空的這種機智,勇敢,百戰(zhàn)百勝,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戰(zhàn)斗意志和戰(zhàn)斗熱情,到西天取經(jīng)后他終于獲得了“斗戰(zhàn)勝佛”的稱號。
二、敢于向一切權威挑戰(zhàn)的反抗精神
皈衣佛門并不意味著他對神佛的無條件服從,他仍然堅守著自己的獨立人格。他雖然不再象大鬧天宮時期那樣犯上作亂,但只要是他認為錯誤的思想和言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堅持斗爭,絕不妥協(xié),和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并無本質的不同。自然的本性使悟空在傳統(tǒng)束縛面前顯得桀驁不訓。他第一次鬧天宮起因在于發(fā)現(xiàn)弼馬溫是最低級的官吏,感到自己受了玉帝的愚弄,便心頭火起,打出南天門,并且干脆樹起“齊天大圣”的旗幟。當玉帝第二次騙他上天庭,給他蓋了“齊天大圣府”,他卻每日云游四海,到處交朋結義。蟠桃盛會沒有請他,使他睜開眼睛看到了神的傀詐,索性把天宮鬧得一塌糊涂,反了出去。即使天庭的大兵壓境,他仍不屈服,甚至在如來面前宣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彼€更進一步叫玉帝讓出天宮,宜稱“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這些無法無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間等一切權威挑戰(zhàn)的反抗精神,桀驁不訓的性格,強烈的自我意識,充分體現(xiàn)了其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
三、具有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漢特色
他掃蕩妖魔鬼怪不僅是為了保護唐僧取經(jīng),也是為民除害。他疾惡如仇,除惡務盡,機智靈活,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取經(jīng)途中,悟空的叛逆、反抗性格得到發(fā)展,升華為同一切妖魔鬼怪斗爭的戰(zhàn)斗精神,他有膽、有才、有識。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隱洞暗穴,他都是視若等閑,他除妖要么是因為妖怪阻礙了取經(jīng)事業(yè),要么是因其危害百姓,悟空就“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 ”。所以他與妖怪的斗爭是正義的、積極的。比如:在駝羅莊,聽李老者說此地有妖怪,便上前唱喏道:“ 承照顧了!”八戒稱他“聽見說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痹谥熳蠂娏藝跽屑{醫(yī)生的皇榜,他滿心歡喜:“且把取經(jīng)事寧耐一日,等老孫做個醫(yī)生耍耍?!笨梢姡蚩諕呤幯Ч砉?,不僅是為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也是為民除害,這種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舉措不是典型的江湖好漢特色嗎。
四、動物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屬性的完美結合
猴子機靈敏捷、頑皮、酷愛自由,勇于反抗的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這一形象十分生動逼真。孫悟空是一只天產(chǎn)石猴,首先他具有自然的屬性:他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現(xiàn)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現(xiàn)了他的社會性;神,表現(xiàn)了他的傳奇性。說他是猴,因而猴子的生物屬性真實而又生動地體現(xiàn)在他的身上。他的外形是孤拐面,凹臉尖嘴,兩腮無肉,羅圈腿,拐子步,活脫脫的一副猴子相。盡管他能七十二變,都改變不了部分的自然屬性:一是猴子尾巴,在與二郎神打斗時他變成廟宇,尾巴只得變得旗桿立在后面,結果被二郎神識破;二是猴子的紅屁股,第四十三回唐僧師徒三人被金角大王捉住,悟空變做小妖去救,而八戒一見就道:“你雖變了頭臉,還不曾變得屁股。那屁股上兩塊紅不是?我因此認得是你”;三是猴子的本能,悟空聽菩提祖師講道,“喜得他抓耳撓腮,眉開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孫悟空是人,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狀態(tài),勇于斗爭反抗等社會特點,樂觀詼諧以及好勝好名、好戴高帽子等性格特征他一概具有。這些完全具備了人的社會心理。所以,他是一個猴、人、神三者融洽的藝術典型,是一個被理想化了的神話英雄。在取經(jīng)路上,悟空與妖魔的斗爭,不僅憑的是神通,還憑借著機警和聰明,無論妖魔如何偽裝,都逃不過悟空的火眼金睛,比如:白骨精變成女子、老嫗、老翁,三戲唐三藏,都被悟空一一識破。以上這些都活脫脫地展現(xiàn)了悟空的機警和聰明,令人感到新穎有趣,而悟空的這些性格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天真爛漫的人的性格特點,反映了被壓迫者勇于反抗的造反精神和勞動人民要鏟除世上一切惡勢力的美好理想和強烈愿望,因此,這個形象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參考文獻】
[1]陳剛主編的《西游記》(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游國恩的《中國文學史》第四冊第111頁。
[3]王強的《中國古典文學卷》下冊第10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