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瑪
In recent years, Japanese tea set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ese auction market with its distinctive style, which not only presented the exquisite workmanship but also showed unique Japanese tea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booming market of Chinese purple clay teapots. Whats more, it also made good performance in many auctions.
中國人喜歡飲茶,不僅對茶葉講究,對茶具也一樣講究。近幾年,在國內(nèi)紫砂茶具市場越來越火的情況下,日本茶道具以其別具一格的精致和風(fēng)也逐漸開始受到國人的青睞。
中國茶文化源遠(yuǎn)流長,在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鄰邦日本,也形成了系統(tǒng)的茶道文化。日本茶道很好地吸收和繼承了中國唐宋茶道的遺風(fēng),特別是唐宋飲茶文化中注重茶之載體的特點,十分注重茶道具的制作和使用。日本“茶道具”一詞產(chǎn)生于室町時代中晚期,與“茶道”一詞相生相伴,是日本茶道文化的載體與物化呈現(xiàn)。中國唐宋時代的茶具多為金、銀、銅、鐵等金屬制器,達(dá)官顯貴甚至推崇以“金銀為優(yōu)”。后來這類金屬茶具在中國不再流行,卻在日本繼續(xù)發(fā)揚(yáng)光大,金質(zhì)、銀質(zhì)、鐵質(zhì)茶壺始終是日本茶道具的代表。據(jù)說用金、銀、鐵壺煮過的水含有二價鐵離子,會出現(xiàn)山泉水效應(yīng),口感圓潤、甘甜,可有效提升茶品口感。同時,一把好的日本老壺,具有集雕塑、繪畫、書法、鑲嵌工藝等于一身的完美,儼然就是用浮雕形式來體現(xiàn)演釋的中國畫。
日本茶道具在中國屬于極為小眾的收藏門類,近幾年才開始在拍賣市場上偶有露面,但因為制作精良、價格合理,每每受到藏家的競相角逐。
2009年,日本鐵壺開始在國內(nèi)拍賣場上展露頭角。這一年,在嘉德四季第20期拍賣會“普天同慶·傳世經(jīng)典陳年普洱品鑒茶具”專場中推出了12件日本鐵壺拍品,包括日本知名鐵壺制作堂口金壽堂、龜文堂、金龍?zhí)?、藏六堂的作品。除一件流拍外,其?1把都以高出估價的價格成交。
2010年,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西泠拍賣、上海工美、北京歌德、上海嘉泰、中拍國際等公司都有日本鐵壺拍品上拍。
2011年秋,北京匡時“可以清心——近代茶道具專場”大規(guī)模引入日本茶道具拍賣,令人眼前一亮。其中幾件純金壺拍得了數(shù)十萬元的佳績。在隨后的幾年中,北京匡時持續(xù)推出日本茶道具專場拍賣,逐漸帶動起這一板塊在國內(nèi)收藏圈的熱度。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華辰等拍賣公司也經(jīng)常上拍日本茶道具,使得這一門類風(fēng)生水起。
2012年春拍,北京匡時上拍的日本茶道具更加注重對“堂號”和堂口里的釜師的甄選,名家作品的收藏價值自然更加受到肯定,這場專拍的成交率也從上一季的47.73%一躍升至71.52%。其中,工藤延年造饕餮紋龍紋玉蓋銀壺以184萬元成交,拔得全場頭籌,柳富甚次郎造鐵包銀點金龍紋壺以172.5萬元的成交價位列第二。另有一件極為稀有的“三德堂”鐵嵌金銀花開富貴壺,成交價為32.2萬元。同年,在中國嘉德四季第30期拍賣會的“氣極清芳”茶道具專場中,日本龍文堂安之介造鐵壺以28.75萬元成交、日本石黑光南初代制霰打銀壺以8.97萬元成交。
逐年發(fā)展中,日本茶道具開始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近兩年,日本茶道具市場依然在以不斷卻緩慢的速度發(fā)展,雖然每季上拍數(shù)量不多,但在真?zhèn)?、價格等方面獨占優(yōu)勢,對于喜歡的人而言,每一件來到中國的精品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jī)會。如今,不僅在拍賣市場上,即便在旅游市場上,當(dāng)代制作精良的日本鐵壺也成為很多人熱衷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