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方六
盡管沒有雙11,古代快遞員還是很辛苦
●倪方六
快遞,如今在人們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剛過去的雙十一,各家的快遞小哥又經(jīng)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其實,快遞這個行業(yè)由來已久,古代的快遞員不僅工作辛苦,還有掉腦袋的危險……
快遞在中國上古周代時便已出現(xiàn)。當時周王朝的官職中,便設(shè)置了主管郵驛、物流的官員“行夫”,對其職責要求是,“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實際上,早在商朝已有近似于快遞的驲傳制度,并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證實。古代快遞,主要用于政令、軍情的傳遞,民間使用遠沒有現(xiàn)代廣泛。古代最原始最主要的快遞方式之一是“步傳”,即靠人工步行投遞。這在周代叫“徒遽”,與用郵車投遞的“傳遽”正好相對。
步傳又叫“步遞”?!板帷迸c“郵”“驛”“館”“置”意思差不多,都是郵傳、速遞機構(gòu)。
“健步”是古人對快遞員的最常用稱呼之一,健步其實就是郵差,不同時代叫法也不同,秦代叫“輕足”,漢代叫“郵人”“驛足”,宋代叫“遞夫”,明清叫“驛夫”……據(jù)《隋書》記載,陳末隋初有一位叫麥鐵杖的“投遞員”,“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馬”,曾由京城夜送詔書到徐州,“夜至旦還”。
為了預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偽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以秦代為例,當時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缎袝伞分幸?guī)定:“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輒相報也。書有亡者,亟告官?!蓖瑫r對投遞員的素質(zhì)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擔任投遞員。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書都是寫在竹簡上,所以傳遞之前都會將郵件捆扎妥當。在結(jié)繩處使用封泥,并蓋上相關(guān)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則要裝入書袋中。
到了漢代,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有函、篋、囊等,根據(jù)物件的形狀、大小,分別裝入不同的包裝袋中。其中,“函”為一種小木盒,用來裝簡牘,上有木板蓋,刻線三道,鑿一小方孔,用繩子扎好后,方孔處要用封泥封好。
在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要用囊封,尤其是密奏,更要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的作用,還有等級之區(qū)別。一般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表明郵件越重要,所用的速遞工具就要考慮緩急。
宋代,郵件保密制度和技術(shù)更為完善和進步,出現(xiàn)了“字驗”“數(shù)遞”“色遞”“字遞”“物遞”等多種先進的保密手法。
清代郵件封發(fā)、保密和防損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fā)”“匯總封發(fā)”“長引隔眼”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折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序,使用“封桶”“報匣”“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
魏晉時期,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部專門的郵政法規(guī),即魏國由陳群等人制定的《郵驛令》,這在中國郵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到了隋唐,快遞業(yè)更為發(fā)達,由于大運河的開鑿,水路快遞更為突出。在李隆基(唐玄宗)當皇帝時期,全國大約有1639個驛站,其中水驛260個,陸驛1297個,水陸相兼驛86個。有學者推算,盛唐時期,從事驛傳的工作人員約有2萬多人,其中驛夫17000多人。
唐時已開始流行用快遞運送水產(chǎn)、水果。當時平原郡(今山東境內(nèi))進貢的螃蟹,便是使用快遞。這種蟹是在河間一帶捕捉的,很貴重,在當時一只價值一百錢。為了保證是活的,每年進貢時都用氈子密封起來,捆在驛馬上速遞到京城。
中國快遞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快遞業(yè)務是給楊貴妃送荔枝,詩人杜牧是這樣寫的:“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p>
在古代,快遞主要為皇家、達官貴人服務。明代于慎行的詩句“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江路到長安”,寫的就是快遞鰣魚之事。
如今的郵政投遞員都統(tǒng)一穿著墨綠色的工作服,秦代以水德自命,色彩上“尚黑”、數(shù)字上“尚六”。當時的車同軌一律為“輿六尺”,用于快遞業(yè)務的馬匹則是“乘六馬”;上等投遞員的著裝都是黑色。到了漢代,黑色不受歡迎,投遞員穿紅色工作服?!逗鬂h書·輿服志》記載,東漢驛卒有特殊標記,即頭裹絳紅頭巾、膀戴絳紅套袖。另外,身上還背著“赤白囊”,即一種紅白相間的專用郵包。
在南宋,供職當時快遞公司“斥堠鋪”的,朝廷會發(fā)給春、夏、冬三季衣服。
除著裝外,秦代對郵件快遞的要求也有明確說法?!缎袝伞分幸?guī)定,“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畢,勿敢留,留者發(fā)律論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寫有“急”字的郵件(文書)要立即傳遞,不能有片刻耽誤,普通郵件當天送出即可,不能積壓。如果不及時投遞,要依法懲罰。古代“快遞”對速度要求高,漢代繼承了秦代的做法,“五里一郵,十里一亭”。在“五里一郵”基礎(chǔ)上,又于交通要道上,隔30里建一“置”,即所謂“改郵為置”。
置,即“驛置”,又叫“傳置”。用于傳遞緊急文書,當時的郵驛機構(gòu)已有專用車,這種專用車叫“傳車”。當時,用車快遞叫“傳”,用馬速遞稱“驛”。
馬肯定比馬拉著車跑要快多了。所以,東漢以后,車輛被逐漸淘汰,馬成為快遞的主要交通工具,這叫“馬遞”,這時傳遞文書的機構(gòu)多稱“驛置”。在投遞過程中,一般是“換馬不換人”,投遞員一般跑完全程。古代快遞對里程、速度都有具體的規(guī)定,這叫“程限”。秦漢時期步遞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個時辰要走10里,這是對普通郵件的要求,當天送完。如果用傳車,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二三百里。騎馬的話,對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這是當時的速度極限了,即古人眼里所稱的“至速”。
宋代的快遞“急腳遞”,是在步遞和馬遞基礎(chǔ)上創(chuàng)立的,最早記載出現(xiàn)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急腳遞并非人力的步遞,也是一種馬遞,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遞鋪,更接近今天的快遞公司,程限與宋代一樣。
由于古代快遞多為政令、軍務一類,如果快遞變成慢遞,或?qū)⑧]件遞錯、丟失等,都將被嚴懲。
秦代規(guī)定,如果拆看或偽造文書,未能察覺,罰二甲,即《法律答問》中所謂“發(fā)偽書,弗知,貲二甲”。
在唐代,快遞送晚了,或是不依驛道行走,也要被處罰,最嚴厲的懲罰手段是處死。如果在投遞過程中出現(xiàn)稽程,將根據(jù)時間的長短、公文的性質(zhì)、引起的后果,作出相應處罰。
所謂“稽程”,就是耽誤快遞。唐律規(guī)定,“諸驛使稽程者,一日杖八十,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如果是軍務,“要速加三等,有所廢闕者違一日加役流,以故陷戶口軍人城戍者,絞”。
對失密或私拆、損壞、丟失郵件,唐代也有相應處罰規(guī)定。當時禁“漏泄”“稽緩”“遺失”“忘誤”,其中對泄密處罰最厲害,《唐律疏議》(卷九)中規(guī)定,“諸漏泄大事應密者,絞;非大事應密者徒一年半”。
私拆郵件的,《唐律疏議》(卷二十七)規(guī)定,“私發(fā)官文印封,視書者杖六十,制書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密坐減二等,即誤發(fā)視者各減二等,不視者不坐”。
此后,各朝代對郵遞違規(guī)的處罰規(guī)定,均與唐朝差不多。最后還要提一下的是,古代官方投遞員都持有牌符一類的信物,也就是相當于通行證的馳驛證件,“一證通行”,大大減少了快遞過程中的人為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