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彪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教師、文本都是對話的主體。其中學生是閱讀文本的主體;教師是閱讀教學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文本是精神客觀物化的形態(tài),也是閱讀教學多元主體對話的載體。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作為很重要。
關鍵詞:閱讀教學;學生;文本;對話;教師;行為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05-0053-02
語文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理念是對話理論要深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部分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出現(xiàn)了太過注重形式,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浮于表面,甚至出現(xiàn)誤讀的現(xiàn)象,需要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有作為。
一、提高自身素養(yǎng),形成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見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但前提是語文教師要有比較深厚的素養(yǎng),反復誦讀課文,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有創(chuàng)意的理解。閱讀教學文本是作者以文字形式表現(xiàn)當時自我的一種方式,教師備課時只有認真的對待文本,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才能讀出獨特的意蘊。師生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捕捉文本中呈現(xiàn)的內(nèi)涵以及作者的本意。所以作為引導者的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必須相應地提高。
“形成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見解”,并不是讓老師一味的有獨特性,這樣會讓文本失去本來的意蘊,出現(xiàn)解讀浮于表面,甚至誤讀的情況。語文教師備課時,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應充分運用文本中的導讀提示、注釋、練習和《教師教學用書》等參考材料,參照其中的課文解說、教學建議、課文賞析等資料精心研讀文本。這是語文教師學習他人、補充自己的過程,融匯貫通后會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獨特見解,把語文閱讀課上出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讓作家、人物以及文章的思想活起來,才能帶領學生與作家、人物一起聊天、對話,走進作者當時的內(nèi)心世界,去認真感受。
比如,解讀老舍的《草原》第一段:“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币龑W生去想象老舍當時看到的情景,感受到那個環(huán)境,再理解和回味那種感覺,對這段文章形成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對文章進行描述,甚至把文本本意給弄錯。
二、投入感情教學,引領學生進入閱讀角色
教師在課前的備課中認真閱讀文本只是完成了教學的第一步,老師對文章有了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但閱讀教學的關鍵還是學生,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積極與文本對話,引領學生進入閱讀角色?
首先,教師自己要有飽滿的情感,積極營造那種閱讀的氛圍,盡量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處理閱讀教材都比較喜歡走一個固定的模式,按部就班,從作者的生平,到文本寫作時代背景、思想內(nèi)容、寫作特色,然后是學生對文本感悟,最后注意這些知識點是否全部落實。
其次,語文教材選編的文章,都是很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每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特殊的情感,這是它們引人注目的原因,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當然是讓學生去體會去感受,這是一種文化的熏陶。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畢竟由于年齡閱歷的限制,還達不到文學作品作者的那種境界,此時教師的引領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不是一味的按部就班走固定模式進行教學。每個語文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文章角色,體會當時作者的意境,感悟文章本身的意蘊,透視作家通過作品折射出的心靈所在,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從而把握人物的形象和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再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自身還要有“角色意識”,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以自己飽滿的情感和對文本角色的理解引領學生進入角色,在閱讀教學中和學生一起進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達到最終的目標——理解作品、理解生活的效果。
三、結合教學實踐,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作者、理解作品、理解生活。語文閱讀教學的課時是有限的,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核心在于“有效”,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關鍵在于確立有效的閱讀教學目標。
制定合理的、明確的、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重要步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努力完成教學目標,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有效閱讀教學。制定教學目標需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體系。每學年、學期、學習單元要有不同層次的總體目標,每課時要有具體目標;總體目標是課時目標的有機整合,課時目標是總體目標的細化分解。閱讀教學中只有選擇最好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才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等各項閱讀教學目標進行有機整合,盡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體現(xiàn)了小學語文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點。閱讀教學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讓學生學會生字生詞,另一個是讓學生體會感受文本的意境。這兩個目的要求教師把它們有機結合,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盡力做到循序漸進地分析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一本教材不只一篇文章,有很多課時,而且教材也不是一本,所以需要教師對各冊教材目標、單元目標、每篇課文目標和課時目標等有機整合,使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樣化,許多新穎活潑的教學形式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意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去。教學中有效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發(fā)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堅持下去,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是完全可能的。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