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識字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文化素質養(yǎng)成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還關系到開發(fā)兒童的智慧潛能,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而形近字是識字教學的難點,如這個難點不突破,學生就會經常出現(xiàn)錯別字,阻礙識字率的提高,影響小學生的讀和寫。
在小學字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牢固掌握并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詞。在學習生字詞中,學生經常會遇到許多形近字。低年級識字中,學生易寫錯形近字,而要學生正確學會識記這些形近字,并能正確地運用,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他們在運用中經常會錯用這些形近字。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心強,準確性差,識字記得快忘得快,對形近字、尤其是同音的形近字更容易混淆。針對這種情況,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對形近字教學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識記形近字的方法,讓學生區(qū)別形近字效果比較明顯。
一、直觀形象,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缺乏系統(tǒng)、抽象思維的能力,因此,直觀形象的事物更加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為他們所理解接受。在教學形近字時,我根據(jù)形近字的特點,讓學生開動腦筋,采用通俗、有趣的方法幫助學生識義、辨形。這樣學生對這些形近字既產生了直觀認識,說起來又朗朗上口,提高了識記效果。例如,在區(qū)別“桃、跳、逃、挑”等字時,以直觀教法,用動作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利用編口訣的方法來識記。學生是這樣編的:“有木是桃,有足跳得高,有走逃得快,有手挑千斤。”又如,在區(qū)別“抱、跑、飽”這類形近字時,根據(jù)漢字的組字特點和不同字義編出易懂有趣的兒歌:“用手包緊‘抱,有足才能‘跑,食包肚子‘飽”。這樣學生易學好記,既記住了字形,又悟出了字義。
二、分析字形,教給方法
教學不是為了教,而是為了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變學生學會為學生會學。字形教學是識字教學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指導學生獨立分析字形結構是教給學生自學識字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培養(yǎng)學生鞏固識字的技能技巧、減少寫錯別字的有效途徑。我每教一課生字,在學生熟練掌握了筆畫、筆順、偏旁部首的基礎上,把這課生字分組排列起來,通過形近生熟字的對照,用色筆標出不同而易錯的部分,然后,指導學生用部件自己練習分析字形,辨別各組形近字的字形結構、異同點。再放手讓學生互相交流不同的巧妙記字方法。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效果甚好。如,教“睛”字后,就把字形與它相近的“清、請、情、晴”這些字板書出來,并用色筆標出不同偏旁。再根據(jù)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色,啟發(fā)學生用不同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來辨別這些形近字?!般摺迸耘c水有關是“清”,“讠”旁與語言有關是“請”,“忄”旁與心有關是“情”。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他們都帶有“ing”這個鼻韻母,由此歸納出:一般來說,含有青這個部件的字都是后鼻音。這樣既引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又有助于學生掌握辨字方法,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識字的技能技巧和歸納能力。
三、在具體的句子中識記
把一些同音的形近字放到不同的句子中去體會,感受它們的不同,會讓我們更好地識記它們。如,識記同音字“元、園、員、圓”,我就設計了如下四個句子,讓學生來選字填空。第一句:今天,媽媽給我1(元)錢,應選“元”,元是人民幣的單位。第二句:星期天,我們一家要去公(園)玩,應選“園”,公園的“園”是供人游覽娛樂的地方。第三句:小明是一名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應選“員”,員是指人。第四句:(圓)(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夜空,應選“圓”,又大又圓的“圓”是指繞一個點等距離旋轉的軌跡或某個圓形物體。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更快地區(qū)別了這四個同音的形近字。
四、比較聯(lián)系識記法
識記形近字可運用“比較聯(lián)系識字法”,在區(qū)別對比的過程中找出一些字的異同之處來進行識字,即在比較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又如,“人”與“入”可以區(qū)別其形來識記。
五、編兒歌進行區(qū)分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和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給形近字編一些兒歌進行區(qū)分,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學生喜聞樂見,區(qū)分效果也不錯。如,區(qū)分“辨、辯、瓣、辮”時,借助兒歌“中間有點仔細辨,中間有言來分辯,中間長瓜花瓣兒,中間絲線扎成辮”來進行;區(qū)分“棉、綿”時,借助兒歌“木棉花開朵朵白,紡成絲線軟綿綿”來進行;區(qū)分“繞、燒、澆”時,借助兒歌“一根絲線繞呀繞,一把大火燒呀燒,三點水兒把它澆”來進行。類似“池、地、馳”、“密、蜜”、“灑、酒”等形近字都可借助兒歌進行區(qū)分。這些兒歌,雖然有些經不起推敲,但卻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區(qū)分識記不少形近字。
總之,教無定法,形近字的區(qū)分也是如此。在識字教學中,只要在教學中正確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堅持實踐第一,堅持遵循教學規(guī)律,靈活運用漢字的造字法則及內在規(guī)律進行教學,科學合理地選擇教法,便可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牢固地記住形近字的字形,正確理解字義,讀準字音,同時還可促使學生辨析判斷能力日趨精細化,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達到新課標提出的識字要求。
參考文獻:
葉雪潔.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因素及方法[J].中國科技信息,2005(17).
?誗編輯 張珍珍